好好文库工作报告内容页

新型社区调研报告

2024-05-07 15:00:01互联网工作报告

新型社区调研报告(通用3篇)

新型社区调研报告 篇1

一、区社区养老现状

截止20xx年底,区户籍总人口为93万人,老年人口为20.2382万人,占总人口的22%。近年来,区社区养老工作积极推进,老人们不同程度都享受到了社区养老服务。

1、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在街道层面有6家,社区层面有118个社区设立了养老服务站。其中,符合市标准的有98个,a级(50平方米以上)66个,aa级(面积100平方米并拥有5张床位)16个;aaa级(面积150平方米并拥有10张床位)16个。77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由社区自己运行;19个社区养老服务站是由街道社区提供用房,交给社会组织运行;2个社区养老服务站是由社会组织租赁,街道提供一半租金。有78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的装修费用由街道出资,20个由社会组织出资,通过申请公益创投予以补贴。

2、服务项目开展情况。区各社区养老服务站根据老年人的需求,积极开展照料和托养服务、就餐服务、康复服务、心理关爱服务及文体活动、保健、培训等综合养老服务30余项。金陵六村等37个社区开展日间照料服务;南秀村、大方巷等11个社区开展短期托养服务;工人新村等19个社区开设了“银发餐桌”。38个社区能够开展康复训练;41个社区建立“心灵茶吧”;依托“心贴心”修脚网,建立了16个固定点,成立了14个上门服务组,为1万多名老人开展低偿修脚服务。大方巷社区开展音乐照顾服务,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师生深入养老机构及社区开展活动96场次,服务3000人次。

3、社会资源利用情况。近年来,瑞海博老年康复中心、鹤颜养老服务发展中心、青春助老驿站、朝夕相处养老服务中心等一批社会组织陆续进入社区,开展社区养老服务。目前,全区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共有39家,其中专业负责社区养老服务站运作的有21家。在区政府提供租赁房屋的基础上,引入了“心贴心老年人服务中心”,设立老年茶社、老年影视厅、老年照相厅、老年网吧、免费讲座、老年大学等,服务队伍人数已从最初的30多人发展到400多人,95%以上的人员经过考试获得初级护理员证书,其中30%的人员拥有中级证书。

二、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专业人才匮乏。《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办法》要求每个社区40%的办公用房用于提供养老服务,但在目前社区自身办公用房都没有完全达标的情况下,很难真正执行。有些社区由于用房紧张,1a级养老服务站(50平方米)至今未能落实到位,只能一房多用,社区养老服务站的设施、功能、标准、供养水平都比较低。另外,有些社区养老服务站没有专职人员,就算有一般的工作人员,也大多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岗位培训,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服务水平不高,标准缺乏统一。由于专业人才的匮乏,导致目前从事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很多是下岗职工,其中,又以年龄偏大的下岗女工居多,虽然他们经过短暂的服务技能培训后能够上岗,但是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并不高。而且,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再加上条件限制,各个社区在服务项目的提供上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社区服务项目较多,有的社区服务项目较少,有的服务质量较高,有的服务质量较低。

3、依靠社会偏少,资源利用率低。由于社区养老具有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的特点,社会组织不太愿意参与进来。目前区参与社区养老的社会组织共有39家,其中负责社区养老服务站运作的只有21家,而且运作情况大都比较艰难。就算有社会组织参与进来,政府培育也不够,没有统筹利用好社会组织的各种资源,如医务人员、志愿者队伍等,要是没有更好的补贴政策,就会留不住项目,也留不住人,社会组织最终只能是自拉自唱,自生自灭。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4+2+1”的家庭结构与“老有所养”的需求,要求政府承担更多的养老责任和义务,而我们的思想认识仍停留在只重视gdp和传统的家庭养老理念上。一些职能部门和社区管理与服务部门对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观念落后,没有把社区养老服务事业提高到反映一个社会文明进步水平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持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服务意识较差,导致老年人没有享受到普惠的社区养老服务。

2、体制机制不健全。目前,社区养老在总体上仍属于政府推动型,带有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部分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存在上层弱、中层空、基层虚的现状,机制运行缺乏统一标准,社区权、责、利不一致。同时,政府职能在社区养老中存在缺位现象,政府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对非营利社会组织的培育不到位、投资社区养老服务的民间资本所应享有的相关优惠政策不完善等。

3、财政投入偏低。据统计,区20xx年可用财政收入为49.58亿元,其中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投入总额为2898万元,占区财政收入的0.58%。扣除机构养老的投入,用于社区养老的投入及补贴为463万元,仅占区财政收入总额的0.093%,与机构养老的财政投入比为1:5.26。由于资金投入和扶持不够,社区养老服务站等基础设施破旧更新不及时、建设不到位,服务项目也难以拓展,有些老年饭桌由于亏本无法长期运作。

四、关于完善社区养老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及原因,参考有关政策文件,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经验,现就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提出以下建议:

1、转变观念,增加投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要充分认识发展和加强社区养老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把社区养老作为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满足老年人需求和促进老龄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养老工作的组织领导。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逐年提高社区养老财政投入占财政收入总额的比例,保证每年给予财政上的支持,拨专款用于社区养老的发展和相关设施的建设。

2、统一标准,建设队伍,强化社区依托作用。区政府对社区养老的领导体制要有明确分工,在民政部门指导下对老龄委机构独立强化,成立“关心老一代协会”;在街道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统筹社区养老事务;在社区设立社区养老服务站,具体承担社区养老的服务和管理,最终在全区实现统一服务设施、统一服务内容、统一服务质量的“三统一”标准。每个社区明确1名专职社工,专门从事养老服务工作,每个社区养老服务站配备不少于3名的服务人员,并分批选送他们到高校或培训机构学习老年服务知识和技能,提高做好养老服务工作的能力水平。

3、完善机制,激发活力,强化市场主体作用。尽快建立“党政主导,民政部门组织领衔,相关部门协助,社会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充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社区养老提供菜单式订制服务项目,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社区自筹、机构投资和社会捐助,实现多方位、多层次的资金筹集方式。积极引入社会组织,开放社区养老服务市场,支持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管理运营社区养老服务,开展养老教育培训、咨询评估、标准制定、质量监督以及第三方认证等服务,逐渐将升级后的社区养老服务站交由社会组织运作,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和最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过程。有关资料显示,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1.85亿,约占总人口的13.78%,老年人年均增长率达3.28%。西方国家是“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当社会进入老龄化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强的经济基础,实现社会化养老的能力已经具备。而我们国家则是“未富先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社会化养老准备不足。作为我国老龄人口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离退休干部队伍自身发生着深刻变化,特别是随着“两高期”的到来,高龄、空巢、独居以及生活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老人将越来越多,给服务管理工作带来许多新的课题。为落实国管局的工作要求,探索提高离退休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新途径新办法,我们对离退休老同志关心的机构养老服务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拜访国家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国资委(机械)、国家安全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部委离退休干部局、广电总局机关事务管理局以及市民政局老龄办、区民政局,参观市第一和第五社会福利院、汇晨、东岳、香山、蓰赢、曜阳国际、太阳城银龄、燕达国际等老年公寓及北京寿山福海养老服务中心、金梦圆老年乐园,到海南实地考察市委招待所、武警三亚疗养院、三亚鑫源和爱馨两个老年公寓,向第三协作组各单位发函,同部委机关老同志进行座谈和开展问卷调查等,在对机构养老相关政策、发展现状等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完成了本报告。

新型社区调研报告 篇2

20xx年10月21--29日,大巴山生态与贫困问题研究会邀请四川农大易同培教授一行2人,再次到花溪走马村柏林湾社区开展专家服务工作。易同培教授深有感触的说,此次社区服务工作,社区行动的变化,所见所闻,令人兴奋与激越。二次社区之行对比鲜明,从农户自组织及生活、文化价值追求,看到了中国乡村未来的前景!

针对生态社区营造项目活动中的生物资源保护、生态社区发展规划、湿地植物园、硐寨天然植物园、社区特色园区建设,开展调研、现场指导,工作成果展示与农户互动等活动。通过7天的社区考察,野外实地调研,研讨交流等活动,从社区人文历史、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农户生计、文化艺术等多视角,对“生态社区营造项目”从理论到实践活动,进行了系统诊断,充分肯定项目建设机制、成效与影响,同时为项目深度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在大巴山生态与贫困问题研究会、社区农户的配合下,共同完成了社区5年发展思路、项目规划与方法论述的《生态社区行动纲要》。为社区未来描绘一幅绚烂幸福生活图景,社区农户深受鼓舞与鞭策。

《乡村生态社区营造行动纲要》--社会、专家、社区视角

一、目标与思路(营造“生态优美,社会和谐,生活幸福”乡村)

1、自然环境优美,物种多样,生态优势资源成为社区营造的亮点(特点鲜明);

2、重视生态社区发展长远规划,将在地生态资源融入社区营造活动,并持之以恒坚守环境至上的营造原则。如营造社区公共空间、学校、道路、人居环境、湿地路渠、理水、农圃等美化、可食景观培育。

3、社区人文历史厚重,值得深度挖掘,使之成为生态社区营造在地文化引擎。在社区现有成果基础上,将传统社区优秀文化元素、智慧、技艺植入现实社区生产、生活、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各个层级,艺术提升社区精神品味与幸福感,复兴乡村文化(社区历史、艺术审美、人文尊严价值追求),并形成乡村生态人文自觉。

4、跨文化视角与行动,在全面复兴乡村文明的同时,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与社区内动力释放尤为关键,生态文明与可持续生计是社区腾飞两翼,形成社区独特的人文优势,拓宽乡村生态市场的社会基础。

5、公序良俗,天人合一是生态社区营造的要旨。营造川东北区域独具民俗原生态的乡村本土发展模式。

二、生态社区5年项目行动计划(预算310万元,急盼社会组织及有缘人关注与合作)

1、营造保育在地天然植物园2处。即“湿地植物园、硐寨植物园”二处(预算50万元)。

2、生态文化竹园(面积10亩,栽植观赏竹200种,校社共建。预算20万元)

3、城乡互动生态农场1处(面积150亩,DIY体验式、休闲生态农场。预算50万元)

4、乡村生态美化项目(道路、路渠、家居、农圃、湿地美化与亮化。预算15万元)

5、在地生态资源试验研究、驯化、繁育(战略、战术行动研究。预算10万元)

6、殡葬文化建设项目(2处,文化寻根及殡葬文明建设。预算30万元)

7、社区历史文化遗迹抢救性保护,对外展示(拍摄、声像、出版。预算25万元)

8、社区综合性图书馆(集收藏、学习、科研、展示、教化于一体。预算60万元)

9、社区生态产品(食材)营销站(点)及人员能力建设(预算20万元)

10、生态社区民俗及接待环境、能力建设(预算30万元)

三、生态社区营造方法论

1、充分肯定当下社区营造的组织形式,进一步深化。创造条件让社区每个参与者释放内在潜力,形成社区的内动力与凝聚力。献计、出谋、出资源,扩展资源动员能力和整合能力。开放性社会参与社区营造活动。

2、社区规划及活动,必须建立在对自然的学习和认知基础上,举一反三。学会学习、独立思考,甚至对历史经验的反思,并对行动结果不断完善与修正,社区被认同的结果。可量化,可操作,可验证。在不违背社区人文、自然、社会良性互动原则下,长远惠及子孙与自然的大战略。需要集思广益,逐渐形成在地生态社区规划与行动的文化自觉。

3、重视资源动员、整合,外部环境开拓、推介与社区自我成长相协调,逐渐形成以社区受益对象为主,外部帮助支持为辅的资源储备。构建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监督到位的资源使用机制,形成资源参与良性互动的社区营造环境、强大的.资源社会动员能力。

4、社区营造应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循序渐进,坚持数年。以当下存在的诸多危机、紧迫、生态灾害事件为参照,冷静应对生态、食品、市场、文化价值危机的挑战,增强自我改善意识和行动的有效性。

5、坚信自己的认识与努力一定成功,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坚信城乡优势互补,乡村人文、自然优势独特,独具魔力,是社会发展的人文根基与源头所在;坚信乡村多元治理的文化自信,信仰可以改变未来;坚信持之以恒就会形成乡村文化全面复兴。

新型社区调研报告 篇3

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学科,它起到其他学科所起不到的独特作用笔者力求在较全面的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在《课程标准》指导下,从教育观念,学生自身情况,学校办学条件,教师教学能力,社会环境因素等方面入手,查找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形成的原因,为解决问题依据。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教学现状 生活化 德育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品德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检测学生对学科知识、技能的掌握及运用程度,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教研过程中找准切入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特对洪山区卓刀泉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现状作以下调查、分析。

一、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全校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队伍现状,各班品德与社会课的开课情况,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况以及学生的品德状况,更重要的是了解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上好每一节品社课,使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更快地与新课改接轨,使我们的学生先成人再成才,进而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材。进入新世纪以来,小学的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德育课程改革成效显著,为培养";四有";新人发挥了作用。但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现象,这些问题对我们青少年的成长十分不利,这些现象引起我们对品社课教学的反思。正是基于上述目的、意义,需要力求在较全面的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在《课程标准》指导下,从教育观念,学生自身情况,学校办学条件,教师教学能力,社会环境因素等方面入手,查找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形成的原因,为解决问题依据。

二、调查方法及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访谈调查、问卷调查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形式。

访谈调查:调查的对象是该校校长、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品社课任课教师以及三年级到六年级各班抽出的30名学生。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调查之前与各位调查者不打任何招呼,做到即谈即记录。

问卷调查:对全校小学3-6年级学生(各年级每个班随机抽取学生组成调查样本,三年级到六年级学生人数分别为:30、45、40、35)进行了品德与社会学科的 “普九”质量跟踪测试,采用试卷形式,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结合本学科特点,以闭卷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全面的测查,包括基础知识、创新知识、实践知识等。

教学实践调查:主要通过对四年级、五年级课堂教学时的观察、学生发言情况以及学生亲身的表现情况来发现。

调查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品社课教学取得的成绩、品社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建议。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取得的成绩

1、学生的认知水平普遍提高,行为能力有所加强。据抽样调查,实行新课改以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使儿童不仅要经受认知的挑战,从中获得发展智力的满足,而且更多的是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享受心灵上、上的满足,向生活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回归生活的过程中得到正确的价值观的引领,实现儿童的学习过程成为其认知与情感、头脑和心灵、道德实践全投入的过程。如通过“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的学习,学生们知道了社会生活中必须有道德,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从小就应该养成生活自理,学习自觉,自强自立,不依赖他人,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等方面的知识。行为上通过家校联系,共建“学生成长纪录档案”等活动,让家长和老师对学生进行,同学共同努力,相互帮助。同学们的道德实践,基本上达到同年龄人所应具备的良好标准。

2、品社课教学不再以考试为唯一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实行以来,农村中小学对学生品社课学习效果的,主要是从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两个方面来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大多具有较高的道德认知水平、正确的道德理念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主流值得肯定。他们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于道德实践,他们普遍认为要孝敬师长,对人有礼貌,在家里要做家务,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假期应该帮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别人有困难要给予帮助,要爱护公共设施,诚实守信很重要,讲粗话、脏话不文明,有损形象,拾物要交公或交还失主等。

(二)发现的几个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匮乏,没有专任教师,品社课出现不上不讲的情况。

全校各班几乎没有一名专职的品社课教师,除个别班由兼任品社课,或有任课教师但同时还兼任其他科的教学外,其他班均由班主任兼品社课的教学,这是由该校的生源及教师的编制决定的。班主任既要上好语文、数学,又要上品社,甚至还要上体育、音乐、美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那么一个班主任要完成这么多的教学任务,而其主要精力又要放在“主科”——语文、数学上,其他学科的教学效果势必会受到影响。不上不讲的情况是品社课只是摆在课表上。由于主管部门有失妥当,学校不重视,教师改上其他课,一些学校和教师(包括家长)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语文、数学等上边要考核评比的科目,认为品社课是“副课”,上与不上得看主课的教学情况而定。品社课被语文、数学等学科挤占了。同时大部分教师不备课,85%的品社课被挪为他用。

2、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积极性偏低,独白式的灌输是课堂教学的主流。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对课堂教学的现状表示不满意的占61.5%,说不清的占14.8%,满意的仅为23.5%。当问到现行的教学方法是否需要进行改革时,教师中有77.9%的表明坚决同意的态度,19.8%的认为应学习国外先进教法,1.8%的表示恢复传统教法,仅有0.5%的认为可维持现状。 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课堂观察,都发现独白式讲授法仍牢牢地占据着大多数课堂。承认目前品德课教学“灌输过多,学生学习被动”的教师占本次调查人数的71.6%,在对学生调查中也有44.7%的人认为教师通常是“上课照着教科书、讲”,36.9%的人认为有时是这样,只有18.3%的人认为很少是或不是。试想这种以独白式讲授和灌输的方法让学生被动地接受道德认知、道德规范的教学怎能引发学生道德情感的共鸣,又怎能使学生在体验中自觉地将道德要求内化为道德行为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呢?除此之外,有的教师受教材的制约,仍抱着陈旧的教学思路不放,仍然按着旧的、固定的模式去套上品社课,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气氛单调、呆板,效果不佳。教育理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

新课程走进每一位教师已近二年,很多学校也搞了新课标的培训工作。确实有一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有了很大改观。但仍有一大部分教师还在穿新鞋走老路。传统的教育仍在这些学校、这些教师心里根深蒂固。教师独霸课堂,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本位,以教材为本位,教学过程中不讲方法,只让学生背条条框框,造成学生思维不开阔,能力较差。有很多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育理念,把学生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忽视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缺乏师生民主和谐关系的协调。教师代替学生体验,代替学生思考,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与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背道而驰,这是影响综合科教学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

3、课程内容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谨性、过分注重经典知识的倾向,教材脱离学生生活经验,难以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需要的倾向。

4、忽视主体性道德教育,脱离生活实际,是课堂教学低效的重要原因。

在课堂上教师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特别是脱离学生的道德生活实际的高远的、单一的道德理想出发,将道德教育变为空洞的说教和灌输,一昧地片面强调学生对道德义务、道德责任的认同,而无视义务和权利的对等性,忽视学生的道德生活和需要,忽视引导和机会与情景使学生对个体的人格尊严、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予以体认,忽视主体性的发展,学生受到是来自多方面的不应有的限制和束缚,个体差异、独立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样的教育(学)不仅限制了儿童的智慧更限制了道德的发展。

5、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堪忧。

现在的青少年成长期正面临我国社会变化最剧烈的时期,市场经济和大众传媒的负面,社会矛盾的复杂化,国内外意识形态斗争的尖锐化,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青少年的文化渗透,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封建迷信等消极腐朽的,无一不对青少年产生影响甚至是腐蚀。孩子们有意或无意地感觉到老师讲的和家长说的不一致,上课说的和社会上见的不一样,大人们说归说做归做。孩子们容易被困惑了,受诱惑了。

6、学生品德状况良好,但不容乐观。

由于每天到小学实习,不用访谈我便能感受得到:各班学生都非常文明有礼,尊敬师长,见到客人都能主动问好,并且有良好的环保意识,爱清洁、讲卫生。通过与校长座谈,了解到各校均没有品德劣迹生,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能落到实处。但通过与学生座谈又了解到:有不少同学自理、自立能力差,自己能做的事不能自己做,全部由家长包办代替,还有的同学爱花零钱,没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从该校小卖部的学生买小零食吃的学生络绎不绝就可看出来

(二) 几点改革措施和建议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品社课教学的优化,搞好培训工作,提高师资水平,更新教师观念

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时,一是加强品社课教学人员的配备与基本训练,二是及时发现品社教学人才,三是培养品社课教学骨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品社教学的优化。品德与社会课以“参与社会,学会做人”为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从个人身心、家庭、学校一直涉及到国家和世界,包含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知识、能力和做人的正确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对任课教师的人品与学识均有较高的要求。这样,各学校不仅安排教师时要选择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相关专业知识和较强教学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而且还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环节,教师素质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实施效果。为了防止教师们“穿新鞋,走老路”,为保障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必须搞好培训工作,为新课程培养合格的教师。首先,对教师培养与培训目标进行调整。要改变以往普遍存在的或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或以具体方法、技能传授为主的培训目标,要致力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育观念和实际教育行为、能力的综合提高,帮助教师理解、内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所提倡的基本理念,实现教师实际教育行为的切实转变。

其次,改进教师培训的方法。在培训过程中,不仅适当采用集中讲授的方式,更要充分运用亲身实践、现场观摩、即时反馈、小组研讨等方式,保障每一位任品社课的教师都能接受适当的、有效的、持续的培训,使其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即以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师权威的`教授地位,以教材为载体,教师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3、要实现四个转变

这四个转变是:(1)由过去的灌输向积极地引导转变。过去我们考虑比较多的是教什么,重在讲道理。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考虑最多的是怎样把要教的东西给学生讲清楚。现在应从“重在讲”变为“重在引”,教师要研究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引导。(2)由问题的主考官向积极启发转变。(3)由课堂上的主宰者向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合作伙伴、朋友转变。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要能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对于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不加掩饰,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各种问题。(4)由道德行为的评判者向辅导者转变。对一个事物、一种道德行为不要由教师来评判对与错,而是辅导学生通过比较、研讨,学着自己判断。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学习服务,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道德行为习惯。

4、开足课时,加大监管力度,不欠一节品社课,配齐任课教师

课程标准要求“各学校都应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不得随意减少课时或提前结束课程,并按照班级数额和课时要求配齐教师。”这个规定的提出是有针对性的,以往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有的学校往往认为思品、社会课都不是“主课”,而随意削减。尤其是到考试阶段,即使开设也早早结束课程,让出时间给语文、数学等“主课”。根据我们县的“县情”,各校都能做到开足课时,在配齐教师方面会有一定困难,但不管怎样,各校不能忽视综合科的地位与作用,思品、社会课一定要有人上,而且要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

5、沟通课本内外,学开放型的教学内容。

使用手中的课本时,应注意创造性地使用,既善于利用课本,又敢于跳出课本。其实课本只是一个蓝本,特别是品社课,三分得于课内,七分得于课外。我们的课堂应既包括课本内容,又充满生活内容、现实内容和时代内容。因此,对现有部分教材内容必须灵活变换:(1)教材内容由大变小。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情况,对于他们的品德教育尚处在学会最起码的做人道理、养成最初步的道德行为阶段,因此教育内容要由大变小。(2)教材内容由繁变简。从认知、思维、记忆的角度来说,只有研究对象越具体,人的认识才会越深刻。(3)教材内容由虚变实。教学内容运用故事、寓言等的目的是将抽象的道理通过浅显通俗的形式使之更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

6、多方配合,要提高品德课教学实效,追求整体效应。

品德与社会课与生活联系紧密。有时需要走上社会,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因此,必定不能关门上课,有些内容的学习也很难用课时来划分。所以,各学校应注意本课程与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各科教学以及乡土资源中的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紧密配合,从而使校外课程资源可以有选择地进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平台,以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

要提高品德课教学实效,必须抓住两点: 第一,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按需执教,只有真正树立主体教育,并深入研究主体性水平发展策略,才能带动课堂改革向纵深发展;只有遵循儿童生活逻辑,联系儿童道德生活世界,并以儿童生活的主体活动或游戏为载体,才能真正满足儿童的道德需要并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第二,创设多种活动情境,激发学生道德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多从儿童道德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游戏、表演、竞赛、操作、问题探究等活动情境,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构建知识和能力,杜绝“三多三少”现象,即杜绝“教师讲得多,学生讨论少;结论下得多,学生思考少;理论讲得多,学生实践少”的现象,使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焕发出来,将道德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学习的需要、道德的需要,让学生自觉而积极地将道德他律转化为道德自律,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从而有效地提高品社课教学实教。

7、回归生活,学用结合,注重实践。

在品社教学中做到: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模式“生活化”、教学“生活化”。即教育内容上选择生活榜样,激发学生兴趣;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认识;开展生活实践,内化学生行为。在教学上要内容多项化;标准多样化;主题多元化。这个过程始终需要强调师生的共同参与。这样使得学生在享受中成长,在“真实生活”中发展智慧、在“平等对话”中满足需求、在“亲身体验”中自主构建。老师要强调和引导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参与性。老师也应更多地关注课后实践的指导和检查。比如可举行“环保知识知多少”的知识竞赛,开展“从我做起,拒绝塑料袋”的活动,组织好环保小队,定期交流实践成果等。教师还要注意应随时观察、组织评析、及时表扬,以鼓励学生的行为实践,使学生的行为发展及时得到外界的反馈信息,从而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效地为保护家庭周围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保护环境成为学生长远的自觉行为。

8、家、校共同努力,养成良好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特别是家长的行为习惯对孩子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学校应经常同学生家长联系、沟通,成立家长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卡,以便使学校及时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同时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反馈给家长。这样,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使学生养成勤劳节俭、自立自强,按时完成各种任务等好习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