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文库工作报告内容页

技术调研报告模板

2024-05-06 23:27:01互联网工作报告

技术调研报告模板十篇

技术调研报告模板 篇1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意义与背景分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及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一观点,顺应了信息科学发展的潮流——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即把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应用到当代教育实践之中,是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又是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

采取整合方式,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它学科的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这也是我国信息技术课教学将来的发展方向。

我校拥有一个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所有教室都有计算机—实物展示台组成的多媒体系统,先进的硬件建设为实验得以开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本课题将针对这些现状来进行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研究。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有效整合实验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把信息科技更好地融入学科课程教学之中,并致力于相关学科课程教学与信息科技的整合研究,促成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革新;建构现代信息科技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与新型教学结构,以新型教育学习理论为指导,创建理想的教学环境。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利用信息的技能素养,并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协同合作与实践创新的学习能力;在充分尊重学习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激发学习兴趣并促成动力支持下的良性循环。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熟练掌握并运用现代信息手段,进一步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基本形成一支有现代信息素养的科研型的师资队伍。

4、通过研究,基本构建起以学校校园网为信息平台和信息载体的学科资源教育网,达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目的。

5、通过课题研究,深入探讨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内容和方法,并形成一定数量的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经验材料。

三、研究内容:

1、研究利用信息模拟技术描述学科内容;利用信息模拟技术研究学科课程教学中不同条件、不同过程控制下的多样性结果;利用信息模拟技术研究学科课程教学中现实条件下不可控项的可控化;利用信息模拟技术研究学科课程教学中不可实现内容的现实化(虚拟化);利用信息模拟技术研究学科课程教学中资源利用的合理化和化。

2、探究教育过程中各学科知识的融合,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中,充分强调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将更加重视各学科知识之间的渗透与融合,借助网络达到对各科学的知识的更深层次的把握。

四、研究过程和实施步骤:

(一)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1、加强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对教学经验的积累。聘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座。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阅读、学习有关知识。课题组定期分发教育科研信息摘编。利用请信息技术人员对学科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再培训和辅导,提高技术水平。

2、继续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目前,我校的大部分教师能使用powerpoint、word等来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有的教师已经掌握了用frontpage、dreamweaver、flash等软件。我校将继续进行有关信息技术的专业基本功的培训,力争普及与提高。

3、创设情境,为教师提供研究的平台。学校将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网页制作培训、课件制作评比等。青年教师现场制作课件与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拓展教师网上搜集信息、运用教学实践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空间,推动青年教师上网搜集、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开展教师“网上论坛”评比活动。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进行开放的、动态的交流方式,促进全体教师网络技术水平的提高。

(二)以应用为目的,探索整合方式。

1、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整合。

(1)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

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广泛应用,无疑是注入了时代活水。通过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限度的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跳出只学课本内容的局限性。在课前可将相关资源作一些整理,保存在文件夹下或学校局域网络上,让学生访问该文件夹或网站去获取有用信息。随着学生信息水平的逐渐提高,可为学生提供网址,搜索引擎等,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素材。

(2)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的整合

教师充分利用各种素材编制适合自己教学的演示文稿和教学课件,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于理解的内容,或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知识的形成过程,或用外接传感器来演示一些当时当地无法看到和无条件演示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另外,我们将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深入钻研教材,选择合适的内容,精心设计整合方案,夯实整合的基础。

针对整合的跨学科特点,在实验的设计中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选定内容,做好准备工作。

由于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用信息技术来学习知识,所以要求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都要有一定的水平。我们分工合作:老师确定整合的学科内容,信息技术老师负责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来学习的基本技能与习惯养成。

我们将把研究对象分成低、中、高年级三个年级段,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信息技术与教材内容的整合,各课题组成员对本年级段的教材内容,慎重筛选,确定能够整合的教学内容。内容细化到某一单元的某一特定内容的某一片段。课题组将整合内容系统整理,列出目录,制定整合方案。

(2)研讨方案,形成整合设计。

在网页制作和教案设计方案初定后,我们将请课题组成员反复研究、讨论整合的教学结构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最后拿出集大家智慧于一体的、较成熟的整合方案。

(3)实践设计,完善整合方案。

理论需要实践的检验。课题组成员进行研究课的实验。全体人员根据现场的教学反映,进行剖析与评价后,再进行改进后的实验验证,直至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4)实施过程性的评价方式

实验评价实施的过程是:确定对象与目标,设计和发布量表,然后处理分析和综合评价,最后及时反馈。

实验过程的评价和评价内容的设计都有很大优势,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记录和收集学生学习过程的信息,帮助学生实现过程性评价。

(三)开展实施“整合”的学科教学平台与资源库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开发专题教学资源网站是实施整合、开展信息学习最有效、可操作性的一种模式。我们将高度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库建设。要求教师们努力收集、整理和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已有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在必要时由教师自己开发研制。形成电子素材库、电子教案、电子题库、网络课件等形成学科资源网站,进行相关网站或子页的链接、导航,达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目的。

五、课题研究的结果及结论的形成:

1、构建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教学的基本模式。

(1)实验发现模式

实验发现模式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结合教材内容,自主地参与实验和发现过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主要适用于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例题等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体现学生参与发现过程的主体地位,注重了发现知识策略和方法的培养。其中“实验”可以有测量、计算等。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加强了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在整体结构上突出了“猜想”的环节,而这正是数学发现中的基本策略和途径。在这两个环节中把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的训练与培养结合起来,体现了数学的两重性。根据教学内容和条件它可以采用多种教学设计,教学形式可以一人一机,两人一机,也可以利用计算器网络分合结合地教学。它为学生知识、能力、个性的充分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2)开放探索模式

开放探索模式是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一个数学问题在解决以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变化条件、变化结论、寻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发现共同的规律或新的结论自主地去探索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条件它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这种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讨论,把课上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

(3)应用探究模式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另一个重要途径。而数学建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也就是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认真审题,去粗取精,弄懂题意,联想有关的数学知识,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通过对这个数学问题的求解,然后再回到实际问题中去。数学建模的意识、思路和能力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强化这种意识和能力。

2、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发展。

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实验,学生在问题的情景中积极探索,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可以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以静窥动,以动驭静,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同时,又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使之在更广阔的背景下理解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比如,为学生提供了数学实验的条件,为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自参加数学实验和跨时空实验提供了技术支持。学生可以在数学对象的多种表示形式之间进行自由转换,游刃有余,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在建构知识和探索问题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三年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各种培训和学习,教师更加灵活和熟练的掌握信息技术设备和应用技能。所有教师建立了自己的博客,主动参与区教育局的网上互动教研;所有的教师基本熟练地掌握了多种办公软件、媒体处理软件,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利用网络选取素材,处理素材和应用素材的能力,为教师更加深入的开展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校积累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校级资源库,包括课件、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录像等多方面内容。利用校园网络,教师将日常教学中积累下来的各种素材归类上传到网站,共享教学成果和经验。利用校园网站,教师非常方便的查询和调用各种素材,达到了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目的。

5、形成了科学、合理、高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原则。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展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法,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

利用信息技术把重点、难点的内容设计的更加醒目,或让“固定的”几何图形运动起来,提供丰富的感知信息,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思考。通过动画模拟,解除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凭空想象、难以理解之苦。他们积极思维,寻找图形中的内在联系和进行公式推导的能力大为加强。

技术调研报告模板 篇2

引言:20xx年x月x日、四月间,我校承担的省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县域中小学艺术教育协同发展研究》,在课题负责人陆正启、李苗老师的率领下,课题组全体成员分成5个小组,重点调查了我县x所小学、x所初中、x所高中的艺术师资配备情况;艺术教室、教学器材的拥有使用情况;信息技术设备、资源的拥有使用情况;近三年开展的艺术类教学教研活动及取得的成果情况。

本调查报告研究,旨在对县域内中小学美术、音乐教育和信息技术设备、资源状况进行摸底,收集课题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资料。接下来,课题组将依据调查资料,结合相关文献理论,提出县域中小学艺术教育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制定操作规程,并针对性地施以各项干预措施,进而论证课题研究的前期预设,实现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县域内城乡之间、不同学校之间艺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协同并进。同时,本调查报告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区域中小学艺术教育协同发展问题提供借鉴,验证其有效性、可行性。

一、研究背景

1、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

艺术教育:这里专指美术、音乐教育;协同发展:协调多所学校相互协作完成共同发展目标,它可以是以强带弱,也可以是强强联合;信息技术环境:指基于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用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图像、声音信息的方法和设备环境;县域:指xx县辖区范围。中小学:以研究小学、初中两个学段为主,高中为辅。

2、问题的发现与提出

我工作三十余年,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区、从初中到高中的美术教育生涯。三十余年来,我的工作地始终不出生我养我的这片热土,目睹了xx县中小学艺术教育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全部过程。我既是县域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的见证者,更是直接参与者。1990年10月,xx县中小学艺术教育研究会的成立,是我县中小学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分水岭,具有里程牌意义。那时我参加工作不久,是一名研究会成员,在研究会负责人的带领下,做了大量县域中小学艺术教育协同发展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如今快三十年了,社会在转型、在发展,城乡面貌已发生巨大变化。县域中小学艺术教育也出现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做好县域内中小学艺术教育协同发展研究工作,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次新挑战。经过周密计划与部署,我们决定再出发、再研究、再提升。

二、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1)培养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思动脑,使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对美术、音乐的学习成为自主探究、实践创新的过程。以在线课堂、网络教育模式为主实施远程教育,在多媒体网络课程为核心的教育环境下,使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逐步建立起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模式与思维方式。

(2)培养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教师通过云盘、局域网、公共账户等方式建立共享资源库,收集包括教学设计、课件、微课、课例以及来自网络的音频、视频、微电影等信息资源,供大家整合利用,推进艺术教育信息化。并以报告、讲座等培训形式对组内、组外校内、校外县内艺术师资进行相关培训,促进艺术教师县域流动与协同发展。

(3)中小学艺术教育协同发展:通过培养提升学生和教师信息素养,师生均能很好地运用现代教育信息化手段,共享网络教育资源,进而优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促进县域内中小学艺术学科发展。改善县域内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现状,促成城乡之间、不同学校之间艺术教育协同发展,齐头并进。

2、研究内容

(1)抽样调查县域内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设备、资源拥有使用状况;艺术教育师资配备情况(含人数、性别、年龄、学历结构等);艺术教室及器材的拥有、使用情况;近三年各种美术、音乐类活动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教研成果等。

(2)采集样本学校(新桥中心学校、泊湖中心学校、雷阳中心学校、华阳中心学校、沈冲中心学校、赛口中心学校、凉泉初中、高士初中、赛口初中、雷池初中)以上四项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形成本调查报告结论,供课题组进一步开展各项研究活动参考使用。

技术调研报告模板 篇3

依据局党组制定的主题教育调研方案,x月-xx日,由教育局副主任科员赵×宇同志带队,对部分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随后会同县联通公司、县移动公司等单位人员座谈,并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范围

滨泉凤亭小学、第三中学、崇德学校;第一幼儿园、第五幼儿园。

二、调研方式

听取学校主管领导汇报、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等形式。

三、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1、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

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教育信息化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xx年以来,全县投入资金近千万元,新增学生用计算机846台,教师用计算机675台,多媒体设备262套,光纤新接入12条。全县10个乡镇学校新装备了48台标准的计算机教室。目前,全县多媒体设备共496套,多媒体教室设备普及率达98%。宽带接入共26条,其中,带宽百兆及以上学校22所,宽带覆盖率达100%。

全县共建成录播教室2个,分别为滨泉中学和滨泉凤亭小学。20xx年以来,为全县26所学校1765名教师录制“一师一优课,一课一”课程近2,000节。录播教室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化的摄录平台,满足了全县教师公开课、优质课等课程视频制作需求。

目前我县师生主要依托国家基础教育云平台获取教学服务和教育教学资源。计划未来2-3年建成xx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统筹推进实名制、可管可控的网络资源学习空间建设,实现“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

2、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

xx县高度重视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为提升全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高教师信息化手段教学积极性,20xx年以来,举办了“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等活动。依托国家省市等资源平台,推进“专递课堂”、“课堂“、“网络课堂”等新型课堂模式建设。陆续组织了“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专题培训”、“电子白板应用专题培训”、“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等,共培训教师近2500人次。全县积极开展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目前全县共有5所学校276名教师和652名学生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xx县滨泉中学和滨泉凤亭小学教育信息化试点校建设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本次调研和近年来在工作中了解掌握的情况,我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1、学校重视不够,信息化工作效能低下

目前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实质仍是考试成绩,部分学校领导对信息化工作不够重视,工作权责不清,管理制度不完善,无教育信息化工作激励机制,各项工作效能较低。有的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高,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积极性和水平不高。部分学校在多媒体设备管理方面还存在问题,存在资源闲置现象。

2、基本保障难度大,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需要得到保障。目前,我县班班通、计算机教室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入很大,但售后服务工作跟不上,没有建立售后维修基金或采取其它行之有效的措施,导致故障较多。一些设备老化、损坏无法及时更新,导致当初高价买来的设备因维护管理麻烦、电费负担较大而被束之高阁,这种现象在乡镇学校尤其严重。

信息技术师资力量薄弱,因学科专业技术性强,很多学校存在信息技术教师不足、专业不对口问题,使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设备维护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五、今后的发展方向

1、提高认识

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对信息化先进科技的了解和认识,让信息化与业务工作的结合更紧密,更有实效。

2、推进“两平台”建设

加快xx县教育资源平台和管理平台建设步伐,尽快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以解决全县教研问题和资源建设问题,提高教育现代化管理水平。

3、加强“班班通”等多媒体设备售后维护工作

建立健全适合学校教育信息化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和发展的相关机制,及时维修、更新硬件设备。

技术调研报告模板 篇4

一、背景

教育信息化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应用的阶段,各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结合新技术的教育管理创新及教学模式应用的探索上,随着移动互联网及云平台等新的信息技术支撑平台及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日益普及,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工作者的信息化管理与教学支撑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教育信息化培训的现状

基于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系统各类人员的能力要求,我们对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的教育信息化相关培训的现状做了一次调研。

1.调研目的

(1)了解近几年教育信息化培训的现状。对国内电大系统、中高职院校及部分高等院校以及企业等其他机构组织的与教育信息化培训相关的活动进行较大范围的调研,获得近三年教育信息化培训开展情况的真实信息。

(2)挖掘培训的真实需求。期望通过对这次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培训对象结构、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与不合理之处,并从中挖掘出教育信息化培训的真实需求。

2.调研对象

有全国43家电大院校系统提供的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教育信息化相关培训、100家高职院校提供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100家中职院校提供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20多家教育服务类机构和企业开展的有关教育信息化培训活动。

3.调研方式

通过对调查对象公开网站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培训信息、招生简章、通告通知以及学员公开发表的培训心得等进行搜集和整理,统计出全国44家电大院校、200所中高职院校以及多家教育服务类机构近三年来开展过各种级别和类型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培训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归类分析。

4.调研内容

调研信息内容涉及培训的主办单位、培训规模、培训对象、培训时长、培训方式以及全部能了解到的具体培训课程内容。

5.调研结果

此次调研涉及了43所电大院校、200所中高职院校及部分师范院校,另外一个重要部分是调研了20多家教育服务类企业,获得与教育信息化有关的培训共153期,其中以师范院校和电大开办为主,高职院校有不定期的内部培训活动,而中职院校一般是外派型培训。

(1)在开办规模上,根据培训班类别的不同会有两种较大的差别,一种是对外的招生培训,影响力较大。一般由电大和部分师范院校举办,诸如面向全省或全市的集体培训,也有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形式,但规模都相对较大。另一种是对内的培训,影响面也较窄。主要是面向校内的教师或教学管理和辅助人员,培训规模基本在几十人以内。

(2)在培训方式上,除了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及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展过为数不多的在线学习及视频会议方式的培训之外,其他院校和机构进行的均是线下的课堂面授培训,并且一般是一至两天的短期培训。

(3)在培训对象上,主体可以分为学科教师、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三类。这里培训对象是按照培训机构开设课程针对的目标人群进行的分类,其中,管理人员针对的是各院校校长、教务处领导及其他教学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包括教务教学系统管理人员、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图书管理员等,还有其他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人员、社会上信息技术爱好者。在此次调研获得的153期培训中,针对学科教师的培训有88期,面向技术人员的有63期,而面向管理人员的只有7期。

(4)在培训课程内容上,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培训内容也会呈现明显的偏向性,但总体可以分为三类:理论理念类培训、技能类培训及应用类培训。就目前的开展情况来说,以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培训居多,面向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以及面向管理人员的统筹规划与实践应用类的培训还比较少。

(5)对于培训内容的发展趋势,可以通过培训课程内容的三个分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行调整,并得到近三年教育信息化培训关注热点的转移情况。

A.理论理念类培训

从20xx年到20xx年,教育信息化培训课程经历了一个较为快速的发展和转变,从一开始对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认知到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理念和思考,仅仅一年后的20__年在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行业便开始关注到信息化与课堂教学创新、信息化管理的反思与改进、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原则的研究、信息化学习方式的探讨以及在线学习、终身教育等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知识领域。

B.技能类培训

技能类的培训也经历了从计算机基础、网络软硬件知识、多媒体制作技术、教育管理及教学信息化平台操作、网站设计与开发培训转向课程开发技术、互联网资源的高效获取与利用技能、课件制作与课程建设技术、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智能交互教学方式、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等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的培训内容。

C.应用类培训

应用类的培训主要集中在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平台的培训以及信息技术在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从统计结果来看,平台的应用和管理培训较多,而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信息化能力提升上的培训还比较欠缺。

6.调研的不足之处

此次调研主要以网络调查的形式展开,没有进行培训主体的直接探访。只对公开发表的信息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对于没有在网站或其他公共渠道上发布消息的培训并未作统计,因此所搜集到的信息也可能是不完全的。但这只作为我们对教育信息化培训现状总体上的把握,而各院校培训开展的情况和总体趋势是基本一致的。

三、调研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总结分析,我们发现目前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呈现以下特点:

1.培训项目缺乏长期稳定性

由目前的调研结果来看,短期的培训课程较多,定期的培训项目较少,缺少能够提供长期稳定培训的机构和组织。各级各类院校举办培训活动的随意性较大,外派培训对于参训人员的选择上也存在很大随机性,不能满足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升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的需求。

2.培训覆盖面较窄

教育信息化培训的对象主要有三类人员――学科教师、技术人员及教学管理人员,目前的培训活动主要是面向学科教师,针对管理人员和教学服务技术人员的培训目前还比较欠缺。

3.培训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

在调研得到的培训信息中发现,现阶段的教育信息化培训课程集中在网络化信息化软硬件的操作使用等新技能的培训上,缺乏涉及学校信息化统筹规划与设计实践能力的培训。

4.缺乏科学的培训教材

纵观历年来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学院学习的教材大都来自培训讲师个人制作的PPT,没有经过专家多方论证的统一学习资料,在内容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全面性上难以得到保证。

5.培训方式没能与时俱进

虽然现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成人教育的主流发展趋势,但从调研中发现现阶段的培训绝大部分是短期的面授课程,很少有通过线上学习的形式进行培训课程的引申和延续。

四、对教育信息化培训的建议

不管是国家教育部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规划与部署,还是时代科技进步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能力要求,教师及教育管理和辅助人员对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都呈现出极大的需求,根据对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方式调研得知,受教育工作者欢迎的提升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学习方式依次是参加培训(59.61%)、团体协作(16.94%)、专家讲座(13.68%),这与实际方式自学(56.68%)形成很大反差。因此,形成长期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兼备的教育信息化培训渠道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切身需求。

1.形成长期稳定的培训体系

教育信息化发展到现在,规模庞大,所需求的教育管理、教学指导与应用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教育工作者当时所接受教育的能力范畴。应急性、零散的随机培训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工作者提升自身教育信息化能力的需求。因此,对于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这一长期性的需求,必须建造能够满足教育工作人员需要的规范性培训体系,不仅要有传统的面授课堂培训,还应有与面授课程相关联的在线学习资源做培训的引申和后续应用及反馈,教育信息化培训现阶段亟需专门性的培训渠道来提供长期稳定的培训服务。

2.开发针对具体岗位和人员的专门性培训教材

教育信息化能力需求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但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教育信息化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别,同时,不同工作岗位对于教育信息化能力的职责和要求也不尽相同。要保证教育信息化培训的有效性,就需要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教材,不光要考虑地域和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同时也要将职业教育信息化自身的特点纳入到培训内容之中。另外,在教材审核上,应将能否适应具体工作岗位的需求作为衡量标准,同时,由于科技更新速度的加快,培训内容也要跟上持续更新的节奏。

3.线上与线下结合

目前来说,市场上具有良好学习体验的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培训还没有较为典型的案例。教育信息化学习人员需要的不仅仅是门户网站上的招生通告和报名表,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培训内容是不是所需要的知识,能不能找到相关的学习资料进行个人的预修,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个圈子方便共同讨论困惑的难题,以及培训结束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经验总结,能不能依托线上的学习通道反馈给讲师和更多的学院,进行持续性的讨论研究,共同进步。因此,在筹备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之初,就将培训的延续性作为设计的最重要原则。

4.培训资源共享

培训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是极其耗时耗力的事情,但大部分培训班在面授课程结束后便束之高阁,利用率与开发成本严重不相符,由于知识更新的加速,课程本身被再次利用的机会也比较小,也造成了培训费用昂贵的现状。在网络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学历教育如网易公开课等已经开始引进各种优秀资源,充分发挥平台的作用为学习者服务,作为教育信息化本身内容的培训工作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线上的网络渠道将开发的课程通过免费或收费的方式进行有效传播,同时也将培训课程本身曝露于公众的审核与评判之下,大浪淘沙,优质的内容能够得到更多的肯定与推广,更有可能被应用于工作实践当中,进而获得更多的反馈和关注。

技术调研报告模板 篇5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总体工作安排,常委会财经农经议事组和咨询委财经农经工作组成员组成调研组,对全市质监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先后听取了市质监局工作情况汇报并与局班子成员、有关站科所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召开了由市直有关部门和部分企业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走访了部分人大代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质监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和质监工作相关部门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认真贯彻执行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法律法规,认真履行产品质量、计量、标准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工作职责,积极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努力营造良好的行政执法环境,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全面强化质量基础工作。一是深入开展“质量兴市”活动。以《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的实施意见》为总抓手,积极推进以提高质量、振兴经济、促进发展为主要内容的质量兴市活动。鼓励企业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全面加强质量管理;不断开发新产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引导企业争创产品,形成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目前,全市有中国2个,山东省38个、山东省服务11个,居烟台各县市区之首。拥有山东省食品通用实验室和山东省建筑密封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两个省级质检中心,均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先进的设备和过硬的技术,为本地企业产品检验提供了便利。二是努力做好标准化工作。以消除无标准生产为主要内容,积极向企业宣传国外先进标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引导和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目前,我市有27个产品获得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证书;全市生产企业主持(参与)起草、制定了国家标准67项、行业标准33项。近年来,还先后制定、申报了长把梨、大葱、富有柿子等地方种植标准,为我市特色农业的标准化种植和管理提供了标准依据。三是切实搞好计量服务工作。指导、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对强检计量器具做到全面覆盖,确保量值准确。以节能减排工作为契机,对全市9家重点耗能企业采取边检定边登记的方式,指导企业建立完善能源计量档案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引导企业将节能降耗向纵深推进。深入开展“关注民生、计量惠民”活动,对社区、学校、医院、眼镜店等单位的计量器具进行了监督管理。近年来,共组织6家单位参加了“诚信计量示范单位”申创,并通过了上级部门的验收。

(二)以食品和特种设备“两个安全”为重点,认真履行质监工作职责。一是以确保群众“食无忧”为目标,加强全市食品企业监督管理,确保食品生产安全。建立健全了食品监管长效工作机制,将每个企业划分到具体监管人,明确了监管人员和企业的责任,指导企业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相关制度,按照规定进行定期巡查、回访和分类监管。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了企业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种类和添加量的行为。近年来,针对我市粉丝、葡萄酒、即食海产品、食用植物油等十类重点食品行业,指导企业全部建立使用食品添加剂登记台账,全市150多家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未出现过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的现象。二是以有效监控、安全运行为目标,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确保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为切实做好日常安全监察工作,建立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网络,健全了企业特种设备档案,与全市所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采用定期巡查、定期回查和安全宣传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以特种设备的安装、运行、受检和安全隐患排查为重点,全面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力度。积极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检查。近年来,市质监局等部门每年都根据不同的专项检查安排,对全市压力容器和管道、汽车罐车、起重机械、电梯、锅炉等重点特种设备进行专项检查,有力维护了全市安全生产良好形势。

(三)深入开展质量专项整治行动,着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以打假治劣、净化市场、推动全市经济健康发展为目标,着力解决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是积极介入重点工程开展执法服务。对全市在建的重点工程、民生工程的建筑材料进行抽检,重点对耐火材料、建筑门窗、电线电缆、钢材、水泥等进行把关,年均抽查样品近200个批次,有力地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二是认真开展农资打假行动。有关部门每年都集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重点检查农资生产销售企业的标签标志是否符合规定、农资产品的真伪和质量好坏等,同时要求经销者要严格把好质量关,从正规厂家和批发商进货,并按要求验货,不得销售手续不全、过期和失效变质产品,保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适时安排专项整治活动。集中开展了桶装饮用水、粉丝、地沟油、乳制品、电线电缆、地条钢、“黑心棉”等专项整治行动50多次,查处案件100多起,较好地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当前,我市质监工作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仍有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部分企业产品质量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近年来,有关部门在帮助企业建立产品质量体系方面推出了一些新举措,但是与企业的愿望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产品质量体系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企业对这方面知识了解较少,多数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计量检测体系、标准化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自检能力不足,管理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产品质量。

(二)依法行政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一是执法方面的自由裁量权有时不能正确把握和使用,在公正执法上还存在一定问题。调查中有企业反映,个别执法人员在收取费用时标准不一,存在弹性空间大、收取“人情费”,甚至趋利执法、超标收费等问题。二是监管执法还不是十分到位。目前,我市质量监管工作主要集中在大中型企业,对小微企业的质量监管还不到位。调查中了解到,全市1800多家企业,市质监局的技术服务和执法监管对企业的覆盖面只能达到40%左右。如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后,对食品小作坊的界定和管理出现了“真空”,真正纳入管理的只有140多家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三是“多头执法”使企业疲于应付。质监局由于“三法一条例”执法任务重,内设站所分别承担不同的检查、检测、检验任务,内部协调不够,使企业频繁接待各站所的各种检查,耗费精力大,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质监干部队伍素质还需进一步加强。一方面,少数干部服务意识淡薄,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能力偏低,突出表现在重处罚、轻服务,重权力、轻责任,重利益、轻义务等方面。另一方面,随着形势发展,依法监管的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部分干部接受新知识、新技术不自觉、不努力,习惯于老常规、老办法,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难以适应当前质监工作的要求。

三、对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当前,我市正处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建设“实力龙口”、“幸福龙口”的压力很大。质监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必须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创新方法,进一步增强质监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进一步巩固在全省县域经济中的领跑地位提供质量保障。

(一)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经济中心意识和服务大局意识,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好本部门的职能作用、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强对全市企业有关人员法律知识、业务知识、技术技能的培训。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转变观念,提高服务水平。要增进与企业之间的相互理解,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进一步改进对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服务和指导,推动企业产品质量规范化管理工作。继续深入开展“质量兴市”活动,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鼓励企业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帮助企业积极采用先进标准,制定具有竞争力、高于国家现行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

(二)严格依法行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建立从源头抓质量的长效监管机制,尤其是要加强对小微企业的产品质量监管。采取分类指导的方式,切实加强计量、标准化和认证等基础性工作,帮助中小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监管水平。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小作坊的监督管理,明确监管责任人和重点监管区域,强化日常巡查和重点抽查,加强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小作坊的食品安全卫生条件、产品销售范围、原料和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的管理,提高我市食品安全质量。探索建立质监局各站所之间的联合执法机制,尽量避免“多头执法”现象的发生。认真贯彻落实好各级关于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规定,特别是对有关规费的收取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严格依法办事。积极改进工作方法,认真处理好管理与责任、服务与收费的关系。同时,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切实为全市各类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

(三)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推行阳光型、服务型机关建设,提升系统行风廉政建设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质监干部队伍,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一是加强思想建设。树立为企业服务、为全市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提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加强业务建设。加强对质监工作人员的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岗位技能。三是加强作风建设。认真改进服务态度,规范工作行为,创新监管手段,提高执法工作水平。严格把握标准,增强规费收缴的透明度,杜绝违规收费和“人情费”现象,树立质监部门良好的对外形象。

技术调研报告模板 篇6

xx年我处确定了实现__个亿收入的宏伟目标,其中:处里下达给我们公司全年的收入指标是____*万元。为此,我们班子结合实际认真分析了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一致认为挑战与把握同在,风险与成功并存。我们将紧密围绕我处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继续深化好内部管理,不断探索,持续创新,重点抓好“管好”和“理顺”工作,写好“做精常规作业、做强措施作业和做大高新技术”这三篇文章,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技术素质一流的施工队伍,确保年收入突破____万元,争取年增加产值__*万元以上,为推进我处建设和谐企业做出我们不懈的努力。

第一部分:我们完成____万元收入的优势与把握

06年1-10月份共修井__*口,其中检下泵井__*口,热注井__*口,冲砂检泵井__口,防砂井*口,挤灰井*口,找堵水井*口,创产值____万元。后两个月预计修井__*口,创产值__*万元,其中采油厂常规作业井__*口,创产值__*万元,合作开发措施井__*口,创产值__万元。

目前来看,我们有“四大传统优势与必胜信心”:

一是全年日均交井__口、年产值__万元的生产经营水平的能力优势;07年,我们在现有队伍数量不变和市场份额不减少的基础上,在全年日均交井保持在__口、全年完成__万元收入方面,我们是有必胜信心的。

二是地域近、井况清、人员熟和经验多的服务优势;在现有用户不变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的地缘优势,与用户实现互利共赢,在满足用户新需求方面,我们也有充分信心的。

三是有5台轮式修井机和__台履带式修井机,具备适应各种中小修作业施工的设备优势,在承接一般中型修井和复杂技术施工作业任务方面,我们也是有很大信心的。

四是有一支具有连续5年保持最佳创效单位、能打硬仗、用户口碑很好的队伍优势,充分挖掘技能专家技师多的技术潜力,继续打造安全、环保、优质、高效的作业队伍,在建设一流作业队伍方面,我们还是充满信心的。

第二部分:目前,我们完成__*万元收入的弱势与难点

从06年作业工作总量来看,我们公司完成的常规作业井比重偏大,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措施井比重偏小,由此表现出我们的小修作业对采油厂的依赖性较大。随着采油厂的常规作业井逐年减少,措施井逐年增多,我们小修作业的工作量必然要相应减少。由此可见,在作业技术服务单一的情况下,我们要实现____万元的收入目标,将受到采油厂常规小修井减少的制约,这是我们面临最大的难点。

目前,我们存在三个方面的弱势与工作难点,对全年8000万元收入的完成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一)在生产管理方面的弱势与难点

一是大多数区队还不能完全达到措施井作业的技术需求;二是稀油区块施工难度大、工序衔接还不够严密,施工进度未完全满足用户需求;

三是职工安全意识较低、自我保护意识差,一般性习惯违章还存在,虽然遏制了恶性事故的发生,但一些小磕小碰的问题依然存在。

(二)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弱势与难点

一是安全就是效益,质量就是效益和满意服务也是效益的观念在职工队伍中还没有形成绝对的主流意识,品牌意识还不够强,无功作业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二是成本全员控制上,单井核算没有实质性推进,与发展的全新理念相比还有差距。

(三)在队伍管理方面的弱势与难点

一是一些基层干部的执行力不强,使一些生产指令和安全防范措施不能100%执行到位,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二是职工培训的内容单一,学习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渠道好没有新的突破,仍有很大的局限性;三是基层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不是很规范,离现代企业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第三部分:我们必须做好的“三篇文章”和实现的“三个历史新跨越”

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精细化管理,变不利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是我们的第一选择。所以,我们必须确定新的发展方向,构思新的发展谋略,实施新的发展计划,主要做精、做强、做大主业服务,培育作业技术品牌,扩大措施作业总量规模,增强创收能力和创收渠道,扩展我们的生存发展空间。

我们要做好的三篇文章是:一是做精常规作业,稳固住现有常规作业的服务市场;二是做强措施作业,逐步扩大措施井作业的服务市场;

三是做大高新技术,运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拓宽新的服务市场。

第一是做精常规作业井这篇文章

每年至少要完成中、小修常规作业井__口,交井优质率和用户满意率达到95%以上,力争产值收入____万元。

第二是做强措施作业井这篇文章

我们将重点在各种措施作业井上多下功夫,完成各种措施井50口以上,一次成功率和用户满意率达到__以上,力争产值__*万元。其中:完成挤灰井__口以上,创产值__*万元左右;油井防砂__口以上,创产值____万元;找堵水井__口以上,创产值__*万元左右;化堵*口以上,创产值__*万元;水平井5口以上,创产值__*万元。

第三是做大高薪技术服务这篇文章

我们主要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和样板队建设,加大投入力度,鼓励职工岗位成才,扩大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普及面,重点教好、学好、用好sagd技术,全面提升全员应用新技术的整体素质。力争措施井至少年增长1/3以上,高新技术应用至少2项10井次以上,从而扩大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范围,扩展市场影响,增强竞争实力。在做好上述三篇文章的同时,我们力争实现“三个历史新跨越”。

一是要适应新形势,创新管理机制,经营承包指标要实现历史上的新跨越。

在06年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管理工作要全面创新,重点放在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和向管理要发展上下功夫,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准,确保主要的经济技术指标力争超过06年,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历史上的新跨越。

二是要开拓新思路,适应未来发展,扩展市场份额要实现历史上的新跨越。

我们要以建设稳定和谐和持续发展的作业公司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拓管理新思路,主要在完善管理规范上和丰富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加大深层次的`改革创新力度,用全新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推进公司的持续发展,力争在扩大市场份额和抢占市场制高点上,续写新的辉煌,实现历史上的新跨越。

三是要夯实新基础,浓厚文化氛围,加强基层建设要实现历史上的新跨越。

我们在06年创建局处两级基层企业文化建设样板队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典型示范,规范基础工作,通过思想引导,机制激励,考核约束,使企业文化建设在公司全面开花结果,力争有50%以上的区队达到勘探局制定的基层企业文化建设样板队的水准,在全面提升队伍素质上实现历史上的新跨越。

第四部分:我们力争完成____万元收入目标、做好“三篇文章、实现“三个历史新跨越”的基本思路

为完成____万元收入指标,达到超额__*万元目标,打牢最坚实的基础,提供最有力的保障。我们公司主要从创新管理入手,在精细化管理上舍得投入,在整治薄弱环节上肯下功夫,围绕写好做精常规作业、做强措施作业和做大高新技术这三篇文章,认真制定了“三个三三”的基本思路。

第一是做精常规作业这篇文章,重点完善“三个机制”,实现“三个进步”。

做精常规作业,是指常规的检泵、下泵、热注准备、冲砂、注灰、简易打捞、补孔、射孔等施工周期在一般两三天的期限内组织完井,从现场准备到施工操作直至交井投产,全部达到精品井的质量标准,方案符合率和施工一次合格率都能达到100%,全优率、用户满意率和结算率都在96%以上,无功作业控制在1%以下。用我们大面积的精品井服务,赢得用户信赖,打造出我们一流的常规作业井的服务品牌。从而减少无功作业和产值流失,提高常规作业产值的结算率。经过我们测算:我们的精品井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产值收

入和产值损失就会各增减____元左右。

为此,做精常规井作业是我们必须做好的第一篇文章。我们重点实施精品服务,通过完善“三个机制”,力争实现“三个一流”。

一是继续完善单井奖励机制,鼓励精品作业,减少服务瑕疵,完井质量创出同行业的一流水平。

我们在继续完善24小时优质高效交井奖励、当月产值损失奖励和超深井高效交井奖励以及高难度复杂施工井嘉奖的基础上,要继续深化单井奖励机制,实行精品井加倍奖励政策,同时,实现非精品井加倍处罚。合理运用奖励约束这个经济杠杆,充分引导区队、班组多交精品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杜绝人为责任的工序返工和无功作业,作业交井质量力争创出公司历史最好水平,并居于领先地位。

二是继续完善现场考核机制,深化三标作业,赢得用户好评,现场规范创出同行业的一流水平。

我们充分利用全局创建基层企业文化建设样板队的东风,抬高工作起点,完善具有全局先进标准的现场考核机制,抓好213和212两个区队的典型示范,强制推行先进文化理念的施工现场,用全新的现场文化,重新规范我们公司整体的现场标准,力争全年有90%的施工现场达到96分以上,有50%的现场达到97分以上,用户对施工现场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整个公司的施工现场水准力争达到领先水平。

三是继续完善监督保障机制,倡导绿色作业,打造一流品牌,服务信誉创出同行业的一流水平。

我们重点健全公司、区队、班组和各个岗位的安全、环保和质量监督保障体系,继续完善监督保障机制,编制各种防范、预警、抢险和处置实施方案,建立具体有效的操作应用流程,加大防范措施的投入力度,在提高防范能力上下功夫,重点实行岗位责任风险承包,发现隐患就按事故处理,力争从根本上杜绝“三违”行为,为彻底消除井喷污染、人身伤害和工程事故的隐患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从而实现规范化操作,无害化施工,打造讲安全、重环保、保质量的服务品牌,整个公司的服务信誉创出一流水平。

第二做强措施作业这篇文章,主要做到“三个推进”,争取“三个提高”

做强措施作业,是指油井的酸化、压裂、找堵水、防砂、复杂打捞、挤灰等施工周期一般在三天以上的期限内组织完井,从施工准备到施工过程直至交井投产,全部符合用户的设计要求,方案符合率和施工一次合格率都能达到100%,全优率、用户满意率和结算率都在96%以上,无功作业控制在0.5%以下。用我们优质高效作业的服务,赢得用户信赖,打造我们一流的措施井的作业品牌。通过我们不断扩大措施井的服务品种,来增加措施井作业工作量,从而提高产值,达到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我们的措施井每增加一口,产值收入就会增加10万元。

为此,做强措施作业是我们必须做好的第二篇文章。我们在做强措施作业上,做到“三个推进”,保证“三个提高”。

一是扩大服务领域,推进技术更新,提高服务种类

在做强措施井作业上,我们要把目前能够承接的酸化、压裂、找堵水、防砂、复杂打捞和挤灰等措施作业逐步做好做强。同时,还要在其他措施工艺上做出新的尝试,从而增加措施井的服务品种,扩大措施井的服务领域,增强措施井的服务实力。07年,我们力争在增加措施井服务种类上有所新的作为,至少在三口井上成功完成新的措施作业,增加30万元以上的产值收入。

二是满足用户需求,推进规范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在做强措施井作业上,我们在扩大措施井作业规模的同时,重点落实“环环相扣,工序紧密,措施有效,一步到位”的服务方针,进一步完善措施井的施工准备、施工现场、施工操作和交井投产的服务规范,把措施井的规范化服务再推进一步,把措施井的服务质量再提高一个层次。实现严密组织,科学安排,精细操作,措施准确,施工有效,从而把措施井服务质量做强。保证每口措施井都能做到:施工措施一步到位,交井投产一次合格。力争缩短施工周期,为用户赢得宝贵的投产时间,为我们获得产值和利润的最大化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实施完美服务,推进品牌建设,提高市场信誉

做强措施井作业上,我们在增加措施井服务种类和服务规模的同时,重点加强措施井服务品牌的培育,进一步推进措施井品牌建设,进一步提高我们公司措施井服务的信誉。我们主要通过加强单井核算、质量承包、成本控制、工序监督和强化责任的管理手段,在措施实施上、缩短施工周期和保证完井质量上,力争达到用户100%的满意,实现完美服务,无效措施为零。我们要初步打造出具有作业二公司特色的措施井服务品牌,从而提高我们公司措施井的品牌信誉,提高我们在措施井上的竞争实力。

第三是做大高新技术这篇文章,力争实现“三个转变”,促进“三个提升”

做高新技术,是指我们把引进最新的井下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操作法和新装备等及时应用到服务实践,获得用户认可并不断扩大应用规模,从而壮大我们创收的技术实力。为此,做大高新技术是我们必须做好的第三篇文章。在做大高新技术上,我们要实现“三个转变”,促进“三个提升”。

一是转变职工培训观念,促进队伍技术素质的提升

我们主要在掌握和应用作业新技术上,继续实施“人才本土化”培养战略,加大培训力度,给干部职工搭建一个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平台,全面提高整个队伍的技术素质,使其能够适应油田的快速发展。我们主要通过深化技术培训、创新教学方法和开展多元化培训等渠道,逐步培养整个队伍掌握sagd技术和大中修技术的实践能力。我们的培训目标是,措施井技术培训的普及率达到100%,sagd技术和大中修技术培训的普及率达到80%以上,努力培养“会学习、讲方法、能使用、重实践”的实用型人才,为做大高新技术服务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撑。

二是转变技术管理策略,促进外闯市场能力的提升

我们以曙工处外闯哈萨克斯坦大修作业市场为契机,重点改变以小修为主的技术服务格局,逐步向中修服务、特色技术服务和外闯国内外市场的多元化技术服务格局发展。07年我们要在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争取装备一套适应中修作业的施工设备,同时,准备一个能够胜任中修作业的施工队伍,最好的打算,能够完成3—4口中修作业井,实现公司历史上的新突破,从而,壮大公司争取外闯市场的技术能力。

三是转变技术服务理念,促进技术应用效益的提升

我们要抓好sagd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从而实现高新技术零的突破。首先,我们要选派最好的作业队伍参加新技术培训,抓好sagd技术的典型示范。然后,再逐步扩大应用的普及面,拓展新技术运用的新市场。我们将通过请专家授课、看教学光盘、印发辅导资料和现场操作以及岗位练兵等方式对sagd高新技术进行集中学习、消化和吸收,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新的技术服务。我们应用sagd技术的目标是年施工__口井,每口产值在__万元左右,全年可增加收入__*万元。

综上所述,这是我们作业二公司实现年创产值8000万元以上及实现公司持续有效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初步打算,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处领导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____公司

二〇〇六年十一

技术调研报告模板 篇7

为了创建我院高职教育的特色和品牌,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实用性人才,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掌握各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人才规格结构、学历层次,以便为我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办学模式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我院、系曾多次组织系教学负责人、有关教师,就软件技术专业社会需求问题分赴沿海、长沙等城市考察。考察期间,考察团一方面向当地教育局、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了解人才需求信息,另一方面了解我院毕业生就业情况,分发和投放我院毕业生推荐材料1000余份。调查反馈信息如下:

一、 软件技术专业社会需求现状

信息产业部调查显示,中国的IT产业在过去5年经历了平均年28%的增长速度,是同期国家GDP增长速度的三倍。目前国家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已达20万,这个需求将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而目前中国的高校每年有仅5万名IT专业毕业生,预计毕业生数量的增幅每年也仅在7-8%左右。因此未来5年合格软件人才的需求将远大于供给。到20xx年,我国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国内市场销售额要达到2500亿元市场目标,从业人员规模上要形成80万人开发人员队伍。然而现有的统计调查显示,我国国内企业现有软件技术开发人员大约只有20万人,要达到20xx年80万人的规模,至少需要补充60万的人才缺口。

二、 企业对现有软件人才的需求情况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计算机类岗位的招聘条件正日益苛刻。如调查中,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几家大型的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从要求应聘者具备“实战,此外,由于计算机专业的广泛性,计算机行业的任何一项产品和成果均非个人能独自完成。因此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很多用人单

位将应聘者是否具备与他人合作的潜质作为考察标准之一。正如许多企业负责人在调查报告中所填写的那样,作为一位在企业从事计算机方面工作的人员首先要具备的素质为:有创新性,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工作范围内专业问题的熟练处理,合作精神。

三、 毕业生对学院教学情况的反馈情况

1、毕业生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意见和希望

调查中,毕业生对学院这一调查活动的开展表示了欢迎和全力支持,他们普遍认为学生的知识结构主要由基础知识、英语应用能力、专业业务处理能力三部分组成。

2、毕业生对实践能力的要求

调查表明,毕业生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普遍感觉自己的动手能力差,都有一个感觉会做却做不好的阶段,自己有种眼高手低的感觉。他们认为学院的教学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 总结

综上所述, “软件技术专业在中国是一个新事物,很多人还在观望,关键是要办好”。有些专家就此谈到,“一些软件企业反映,计算机应届毕业生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因此他们不愿招应届毕业生而愿招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如果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的毕业生也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还需要工作几年才能适应,那么它的意义就不大了。所以现在比追求学生数量更重要的是切实把这个专业办好,办好了,软件企业愿意要它的毕业生,报考自然会踊跃了。”千秋基业,教育为本。在21世纪,信息系全体师生充满信心,决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时俱进,从为学生着想出发,为把我系建设成专业特色明显、学科优势突出的名系、大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而奋斗。

信息工程系计算机软件教研室 20xx年8月

技术调研报告模板 篇8

近年来,由于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我县畜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畜牧经济逐年增长,__年畜牧业产值实现41.9亿,占农业总产值的65%,畜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但随着现代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而现有的技术人才储备严重匮乏,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县畜牧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有效解决这一矛盾问题,引进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已刻不容缓。现针对我县畜牧兽医技术人才引进方面特作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人才现状

(一)人员分布基本情况。平昌县畜牧食品局成立于1981年5月,现为县政府组成部门,内设8个股室,直属站所5个,共有干部职工348人。人员分布情况为机关管理人员12人,专业技术人员318人,工勤人员25人。

(二)人员文化程度情况。在文化程度上,现有硕士生1人,本科14人,专科学历34人,中专(高中)学历216人;在专业技术职称上,有副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22人,初级职称190人。

(三)人员年龄结构情况。年龄35岁以下91人,36-54岁的190人,46—54岁以上的30人,55岁以上的8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年龄日趋老龄化。据调查,局属4个现有专业技术人才年龄在56岁以上的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6%,36-55岁的占66.4%,而35岁以下的年轻技术人才仅占28%,人员呈现老年化;另外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仅占总数的1.4%,具有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的40.8%,初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的58%,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比重偏低。

(二)专业知识陈旧老化。进年来,由于经费等方面因素制约,我县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中,从未安排过脱产10天以上专业技术培训学习,现有专业技术知识基本上都是干部职工参加工作前在学校获得的,少量零碎的则是通过网络和报刊杂志自学获取,专业技术知识长期得不到更新,知识陈旧老化,对现代畜牧兽医技术掌握较少,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难以适应畜牧业快速发展和动物防疫高标准、严要求的需要,专业知识更新迫在眉睫。

(三)直属单位人才短缺。局属4个单位现有编制76人,实有编制61人,空缺编制15个,其中,动物卫生监督所现有编制23人,实有人数19人,空缺编制4个;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现有编制23名,实有人数15人,空缺编制8个;品种改良站现有编制14人,实有人数13人,空缺编制1个;饲草饲料站现有编制16人,实有人数14人,空缺编制2个。

(四)人才引进渠道呈短板。由于一直以来人们对畜牧行业偏见,导致畜牧工作人员身价受损,社会知名度较低,许多优秀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不愿到畜牧系统从事工作,然而现行招录政策门槛也较高,要求本科学历以上,加之待遇较低,不利于人才引进。

三、对策和建议

(一)适当降低人才引进门槛。建议组织、人社部门适度放宽人才引进范围。根据需要,从招录本科学历降至专科,采取多渠道引进人才,尽可能从基层选调优秀的技术人才到相关单位,也可以跨行业引进人才,已便夯实人才队伍。

(二)准确建立人才信息库。建议主管部门应摸清现有人才情况,对现有的技术人才专门建立档案,并对他们的专业特长、专业爱好、工作成绩做详细的调查了解,然后根据他们的专业技能安排工作岗位,做到人尽其才,使具有专业特长的技术人员,在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自觉磨炼自己、提高自己,最终学有所成。

(三)切实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建议主管部门每年集中开展1—2次畜牧兽医技术专题培训,聘请专家和教授开展专题讲座,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推荐年轻的技术骨干到大专院校进行函授,并分期分批派技术骨干到外省参加有关学术交流和讨论,及时吸收新知识、新技能,全面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

(四)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建议政府和主管部门打破常规,对现行用人体制进行改革创新,对那些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才,应进行重点选拔和培养,并推荐到重要领导岗位上任职,对相对弱势的专业技术人才,应加大奖励资金补助标准,积极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甘愿为加快我县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步伐献计、献策、献成果,把他们的技术优势真正转化为振兴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

技术调研报告模板 篇9

为了满足社会对机电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加快了机电专业的建设步伐,并且对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了广泛地社会调研。

一、机电专业简介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集成应用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等学科的强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机电技术,已成为当今工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械技术可以承受较大载荷,但不易实现微小和复杂运动的控制,而电子技术则相反,不能承受较大载荷,却容易实现微小运动和复杂运动的控制。所以,传统意义上的机电,主要指机械与电工电子及电气控制这两方面的一体化,并且明显偏重于机械方面。所以说,一件真正意义上的机电产品,应具备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产品中要有运动机械;二是采用了电子技术,使运动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因而,机电技术是自动化技术与机械设备紧密结合的产物,也是机械设备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应用范围涉及了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国防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机电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开发的深入,伊犁州已成为国家能源重点开发基地,现已有数十家国有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集团入驻伊犁,专业技能人才每年缺口达万人以上,其中机电专业人才缺口占其中80%。

据报载,我州机电技术工人正面临着“青黄不接”的严重局面,原有技工年龄已大,中年技工为数不多,青年技工尚未成熟。在制造业,能够熟练操作现代化机电技术人才已成稀缺。

据统计,目前我州机电操作人员中,高级技工占3.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60%。而发达地区技术工人中,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这表明,我州的机电技术操作人员在未来5-10年内仍会有大量的人才缺口。

从典型的机电产品来看,一方面,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技术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需要机电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另一方面,机电技术的应用面广,在诸如农、林、牧、渔产品的深加工企业,食品加工、造纸、印刷以及交通运输以至现代商业企业等都离不开机电技术。机电专业作为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等专业的补充与延伸,机电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企、事业单位急需一线技能型操作人才,尤其是综合技术应用人才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调研表明,我州对机电专业的中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因此,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急需,对机电技术专业进行了改革调整,该专业以社会发展对机电专业中职人才需求为着眼点,建立一个科学、完善、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突出应用性、整合性、实践性、先进性、综合性的原则,使毕业生既能掌握机电设备的使用、制造、维修、检测、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又能熟练进行机电产品的维修及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及维护等实际技术。教改后的机电技术专业以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新途径,提高课程的整合性、技术的先进性、知识的综合性,加强实践性,使该专业的毕业生明显的具有技能型人才特色。

三、机电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机电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需要机电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

2.机电技术急需机电技术应用性专门技术人才

近几年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机电专业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就业前景一片光明。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内,对机电人员的需求将会是有增无减。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加大对机电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力度,迅速扩大在机电人才培养市场的份额。

3.机电设备维修行业对机电技术人员的需求

近些年,各职业学校为企业培养了许多机电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人才,但是在机电设备,尤其是大中型机电设备,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的维修领域中,更是缺少维修人员。机电维修行业从业人员中,具有中职及其以上学历水平的技术人员仅占很小比例,许多厂家不得不高薪聘请国内外专业人士,但还是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为此,应加强机电设备维修行业人才的培养,加大改革力度,为企业的发展及时输送应用性专门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4.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大量的专业人才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已面向人才市场,面向社会,打破地区、行业限制,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其中许多毕业生要到南方沿海地区条件好的机电企业谋职,这势必也会加大人才的需求量。

四、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

(一)专业设臵的指导思想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机电制造行业,从事机电设备装调与运行、管理营销等工作的中等技术专业人才。

(二)机电专业的社会需求

我们正处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产生。技术进步对社会职业的种类和职业活动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导致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不断更新、变化,新旧工种的更替周期加快,职业流动愈加频繁。作为培养一线生产和管理岗位人才的职业技术学校,更应关注职业需求的变化趋势。调研情况表明,传统的机械工业已增加了新的内涵,产品的加工制造手段也逐渐被新技术所取代。机、电技术的融合交叉越来越多,以往的学科体系和过细的专业教学已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

从几个单位调研的产品中看出,产品科技含量愈来愈高,不但包括机械、电子、微机、光电技术,还有激光、通信、各种新型传感器等内容,这些单位的产品已不是某单一技术领域的产品。这些产品已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的用人要求也随之而变,机电专业改革和调整正是弥补了这种不足,并突出了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更能适应企业与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需求。我们通过对各企事业单位调研资料的汇总,发现用人单位急需以下岗位人才:

(1) 机电产品的制造加工;

(2) 机电产品的组装、调试;

(3) 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

(4) 机电产品的销售、技术服务、检验与管理;

(5) 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维护等;

(6) 生产一线服务人才;

(7) 生产现场工艺技术人员。

上述岗位在原有传统行业中融进了高新技术。有些机电产品和大型生产线应用了微机、软件、PLC,微电子、激光技术,并采用各种新型的传感器来检测和控制,其产品的制造手段也不断更新,如激光加工、数控加工等等。这些岗位群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突出了应用性和综合化,所需要的人才是能直接有效地服务于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

技术调研报告模板 篇1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x市积极实施科教兴文战略,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工业企业)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力军,其创新活动的普及和活跃程度对提升x市工业整体创新实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x年,全市工业企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技术创新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基本情况

(一)研发企业数量增加,大中型企业占据绝对优势。x年,x市工业企业中有14家企业开展了研发(即研究与试验发展,也称R&D)活动,比去年增长27.3%,占全部工业企业的3.4%。全市4家大型工业企业中有3家开展了研发活动,占大型企业的75%,远高于中型企业(10.40%)和小型企业(1.26%)的水平,大型企业因为具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所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占据明显优势。

(二)研发人员队伍稳步壮大,结构进一步优化。研发队伍继续壮大,从事R&D活动人员数量明显增加。x年,全市工业企业从事R&D活动的人员1740人,比上年增加60人,增长3.6%。以投入工作时间计算的R&D人员全时当量1425人年,比上年增加45人年,增长3.3%。从事R&D活动人员素质明显提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R&D人员数量稳步增长。x年全市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R&D人员数达到486人,占R&D人员总数的27.9%;其中博士10人,占R&D人员总数的0.6%;硕士40人,占R&D人员总数的2.3%;本科436人,占R&D人员总数的25.1%。

(三)R&D经费内部支出较快增长,投入强度稳步提高。R&D经费是工业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血液,是影响工业企业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近年来,x市企业自主创新意识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筹集经费,结合本企业的产品特点开展技术创新活动。x年,工业企业投入R&D经费2.43亿元,比上年增加0.63亿元,增长25.93%;R&D投入强度(R&D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0.24%,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企业资金占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较大,从R&D经费内部支出的来源渠道占比情况看,企业自筹资金所占比例为98.69%;其余为政府资金,占1.31%。由此可见,企业自筹资金是x市R&D经费最主要的来源形式。

(四)R&D项目数大幅增长,自主创新项目研发趋于活跃。x年全市工业企业开展R&D项目166项,比去年增长25.8%。从R&D项目来源看:企业自选科技项目是主要来源形式。x年全市自选R&D项目数占规模以上工业R&D项目的比重最高,为95.2%;其次是地方科技项目,为3%;其他科技项目为1.8%。从R&D项目合作形式看:独立研究是主要合作形式。x年全市独立研究的R&D项目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项目的比重最高,为89.95%;其次是与国内高校合作项目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项目比重为5.72%,与境内独立研究院机构合作项目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项目的比重2.41%,与境内注册的其他企业合作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项目的比例为1.92%。从R&D项目成果形式看:自主研制的新产品和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新工法是主要成果形式。x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项目中,有49.2%的项目成果形式表现为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新工法;有45.8%的项目成果形式表现为自主研制的新产品原型或样机、样件、样品、配方、新装置。两种成果形式的R&D项目数占R&D项目总数的95%。从R&D项目技术经济目标看:开发全新产品是主要技术经济目标。x年开发全新产品项目数占规模以上工业R&D项目的比重最高,为55.7%,其次是增加产品功能或提高性能,为38.9%。

二、创新产出成果及新产品产出情况

(一)专利授权数量增长,专利申请质量逐步提高。x年,全市工业企业共申请专利171件,比上年增长1.2%;其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22件,增长22.2%,发明专利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0.7%提高到12.9%。截至x年底,工业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53件,比上年底增长28%。

(二)出版科技着作数量及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数量稳步增长。x年全市共出版科技论文18篇,比去年增长11.11%,占威海全市的9.28%;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数7件,比去年增长16.67%,占全威海市的7%。

(三)新产品生产及销售情况良好。从新产品的生产情况看,x年新产品产值42.27亿元,比上年增长24.2%。从销售情况看,新产品销售收入39.98亿元,比上年增长25.1%。

新产品出口额达9.8亿元,增长18.8%,扭转了上年下降的局面。

三、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小型工业企业开展R&D活动单位占比偏低,其自主创新意识有待增强。x年全市有417家工业企业单位,17家有科技活动,14家开展了R&D活动,开展R&D活动的单位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的3.4%,比例较低。全市开展R&D活动单位占比过低主要是受小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意愿不强的影响。x年占全市规模以上单位数76.3%的小型工业企业中仅有1.3%的企业开展了R&D活动,大多数的小型工业企业未开展R&D活动。这暴露出x市小型工业企业创新意识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二)政府资金占比偏低,其引领和放大作用有待增强。x年,虽然全市R&D经费内部支出中政府资金实现增长,增幅达21.2%,但政府资金占内部支出比例依然不高,仅为1.3%,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5个百分点。政府资金占比较低,将影响其引领和放大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高素质研发人才相对匮乏。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执行者,缺乏优秀的人才,创新就无从谈起。x年x市工业企业R&D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R&D人员数为486人,占R&D人员总数的27.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2.3个百分点。这表明企业在创新活动中,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相对匮乏。

(四)研发投入强度相对偏低。研究开发的财力投入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资金支持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每年都在增长,但是仍然存在投入强度偏低问题。据国际通行标准:当R&D投入与销售收入之比达到1%时,企业才有长期生存的可能;达到2%3%时,企业才有发展的潜力;达到5%时,企业才有竞争力。目前,x市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平均为0.24%,企业R&D投入偏少,使得技术创新资金不足,影响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新产品的研发。

(五)发明专利数量偏少。x年,工业企业中,申请1件及1件以上发明专利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2.1%;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件及1件以上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2%。可以看出,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和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量虽然与上年同期相比所增长,但就整体而言,企业发明专利数量依然偏少,在威海市所占比例也较偏低。

四、对策与建议

(一)拓展自主创新资金来源渠道。政府应实施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在制定产业规划、构建创新体系、出台扶持政策等方面加强引导,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为技术创新融资提供渠道。一是挖掘财政潜力,加大政府对企业科技活动的扶持力度。二是完善相关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拓展对企业的金融服务品种,开展信贷服务。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设立政府主导的风险投资和担保基金及相应机构、为商业银行贷款提供担保,承担竞争风险。

(二)培养建立自主创新人才队伍。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的创新研发机构和科研水平较高的工程技术人才,企业才能具备较高技术的开发能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山东曲轴总厂有限公司,一直以来注重人才的培养,到现在已经培养出各种专业技术人才600多人。以前对于引进的先进设备的改造维修,都需要请外国专家,但是现在对引进国外设备的改造维修自己就能搞定。他们自主研发的以锡代钼高强韧性球墨铸铁加工曲轴工艺,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山东省科技发明一等奖,使每支曲轴的成本价格降低了700多元,仅此一项,企业年增效益上千万元。

(三)引导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企业要对项目进行动态管理,无论是任何形式的科技创新,其最终目的都是要转化为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服务。企业要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及时获取和掌握市场信息,随时调整科技项目的研究方向;并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举行科技成果展示会、产品推介会、召开成果转化交流会等形式,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科技成果,大力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取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生产。

我县技术创新情况汇报材料工厂班组建设暨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工作报告企业技术创新情况调研提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