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文库心得体会内容页

标杆企业学习心得

2024-04-17 14:18:02互联网心得体会

标杆企业学习心得

  开展学标杆工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如何客观评价各成员企业以及经理人的问题。你知道学标杆心得体会范文是什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标杆企业学习心得,希望你会喜欢!

  标杆企业学习心得(一)

  为了响应深圳市政府16号文件的号召,为了加强全市的安全生产,深圳市政府特选出部分企业在中介服务公司的技术指导下在规定时间里面进行整改,再由区领导对进行整改的企业进行验收。

  在这次企业的整改、验收的过程中,我们深圳市世和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共技术服务5家企业,分别是:高帆高档家私有限公司、嘉发高档家私有限公司、绅士豪宅家具厂、富迪邦电镀有限公司、金隽电子有限公司。为了我能让这5家企业在很短的时间里面顺利的通过验收,我们公司特成立了标杆企业的达标小组,组长由我们公司的董事长直接挂帅,技术总监2人,专职的工程师10人,工程师7人,在人员的调配上、工作的分配上公司都作出了重要的举措。

  技术总监负责总个项目的进行,工程师按照工作的需求被分配到相应的各个小项目中,实习的工程师将按照要求对企业的每天的整改项目进行拍照,回来后将前后对比的照片做成文档存档。在企业的服务过程中我们会把他们在整改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时的与工程师进行交流和汇报,再将他们提出方案提供给公司。我们还要向我们的技术总监汇报企业每天整改的近况,时常第二天我们会带着工程师给我们布置的任务赶到企业。

  在整改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我们还自己组织专家组对企业进行自评分,对于新发现的隐患我们将制订不同的整改措施和方案。在整改的现场、在电脑桌前都会看到世和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殷勤劳动的影子。可喜得是,我们公司负责的5家企业顺利的,提前的通过了区政府的验收,在工作的评比中也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这就是我们公司的技术员,有缘和他们在一起同事我感到更多的是开心。

  标杆企业学习心得(二)

  学习也会学死,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现时中国市场环境下诸多中小企业盲目学习病症极可能导致的恶果,当我们把学习当作一种时尚、一种点缀、当我们感觉学习仅是一种形式时,企业收获这种“恶果”的可能性正在大大提高,不能把握原则、找到方法、结合实际的学习是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危险陷阱,陷进去,暗无天日、迷乱彷徨,跳出来,阳光灿烂、海阔天空,我们要怎样选择?

  一、中小企业当前的学习乱象及危害:

  1、迷信标杆:迷信标杆是中小企业学习误区中首当其冲的乱象,这些被迷信的标杆大多数是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尽管这种领先能否代表企业的综合能力还非常值得商榷(多数是机会型成功的偶然性所致),但也并没有影响到他们好为人师、指手画脚的自我标榜,一些经过加工且含有大量水分的所谓管理理念和营销动作往往被诸多行业内的中小企业当成圣经和行为准则,这些对标杆企业来说不用负责任及承担任何风险的指点使中小企业本就不够清晰的思路更加混乱,学习的结果要么是效果甚微,要么是多走弯路,使企业距离打造自身优势的成功之路越来越远。

  2、盲目从众:市场环境的变化是导致中小企业盲目从众的重要原因,当大多数企业受这种变化的驱导向同一个方向前进时,中小企业的反应常常是从众的,他们打着市场导向的名义学习其他企业的发展方向甚至市场动作,粗看起来是必然,实则使企业尚失了通过对自身的清晰定位实现突破式发展的良机。

  3、无知模仿:模仿不等于学习,它是学习形式下的无知变异,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很多中小企业对模式和市场动作的模仿没有成效的原因了——如果不搞清楚学习对象的资源和能力条件,将主要关注点放在形式本身、进行生搬硬套,必然会使企业囿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事倍功半,我们要知道,即使在同样的资源状况下,管理者和执行者的管理水平、经营能力等的不同,也会造成千差万别的结果,更何况企业运营的难点并不在于采用何种模式和采取什么样的市场动作,而在于能否使它们成为企业优势体系的一部分并产生持续效用。

  4、迷失自我:当我们还不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的时候,试图通过对外的参照和学习取得成功的想法只能是镜花水月,很多中小企业的学习正是陷入了这种迷失自我的状态中,它会使企业在缺乏对自身资源和能力的基本认识前提下无法有效辨识大量的外部资讯,于是,追随潮流、人云亦云成了企业学习的常态,结果却是企业发现自己转了很多圈之后依然在原地徘徊。

  5、舍本逐末:当狼性团队、企业文化、执行力等相对先进的管理理念成为近年来中小企业热烈追捧的焦点时,正昭示着我们陷入了舍本逐末的误区无法自拔,中国的企业家和管理者是相当聪明的,但恰恰是这种聪明使他们容易跳过很多市场营销与管理的基本常识,依靠在本就没有多少根基的实践上获得的粗浅认识指导企业行为,这必然会随着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感到力不从心,于是,学习成了明智的选择,基础当然不屑一顾,“先进”才是首选,殊不知,这样的学习不仅大多无效,甚至有害。与追随潮流和对不合实际的先进的膜拜相比,中小企业对基础的营销、管理常识的学习和进一步认知才更有重要——不搞清楚组织结构的设置、授权与分权、合理的激励制度及企业战略的制定、目标客户群定位等企业运营的基本要素,我们就无法逐渐摆脱机会型成功的枷锁、回归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上来。

  标杆企业学习心得(三)

  4月21日至26日,为期6天的标杆企业学习,先后到过广东两家具有典型特征的民营企业,分别是深圳华为和顺德美的集团。虽然都是两家民营企业,有很多类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自己能够亲身体验,再加课堂老师讲解,深有感触。

  两种截然的不同发展战略

  华为至始至终坚持技术领先战略。从人力物力到财力,大量投入技术研发研究。员工总人数15万,将近一半都是研发人员。

  美的集团采取低价格成本领先战略。一开始并不是做电器,而是从塑料起家。80年代初期,通过买电风扇技术,开始加工生产电风扇,之后一直坚持通过购买技术,快速进入市场,通过迅速扩张,赢得成本领先。比如,有的产品,低价格进入市场可以5年不赚钱,目的就是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但随着市场规模继续扩大,市场容量总有一个上限问题,成本总是存在下限问题。美的集团发展进入了一个成长瓶颈,近三年销售收入始终保持在1200亿元左右。为此,从年开始,美的集团开始战略转型,准备开始成立中央研究院。

  一些启示:成本领先战略对占领市场是有效的,但从可持续发展而言,存在一定局限性。

  选人育人用人励人之道

  华为坚持技术领先战略,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耐人寻味。

  招聘喜欢校园招聘,更愿意招聘大学毕业生,没有行为习惯,易于培养。当然,很看重是否符合企业价值观,因此,面试官有一个是“闻味官”,主要负责新招聘员工是否符合团队文化,具有一票否决权。一般由老员工担任。

  培养人才始终贯穿华为的每个岗位,特别是管理岗位培养人,是很有特点的。对于管理人员,需要从三个方面考核,一是培养接班人,二是成为企业内部讲师,每年有60课时授课考核标准,三是稳定骨干员工。任职资格培养体系很有特点,能够有效推进,企业内部培训师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分不开。当然,敢于应用考核结果,做到考核责任落实,真正体现执行力。

  用人不拘一格,这是成功企业用人之道。不论资历、学历。在华为,学历不是问题,年龄不会成为阻力,全凭业绩和能力。典型例子是李一男,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两天时间升任华为工程师、半个月升任主任工程师、半年升任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两年被提拔为华为公司总工程师/中央研究部总裁、27岁坐上了华为公司的副总裁宝座。

  华为始终以高薪吸引人才,同时,也不让雷锋吃亏。在任正非眼中,华为是“三高”企业:高效率、高压力、高工资。他坚信,高工资是第一推动力,重赏之下才有勇夫。其实,华为给员工的不仅有高工资,还有股权和其他待遇。当然,如何保持组织活力,避免利益群体固化,华为经常“搞运动”。任正非常挂在嘴边的词汇中有一个是“沉淀”。在他看来,一个组织时间久了,老员工收益不错、地位稳固就会渐渐地沉淀下去,成为一团不再运动的固体:拿着高工资、不干活。因此他爱“搞运动”,任正非认为,将企业保持激活状态非常重要。

  一些感悟:人才是关键 关键会“裁”人

  从此次学习,不管是华为,还是美的。人才是关键,这众人皆知。但这两个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做法,那就是善于“裁人”。

  一是如何裁剪人才,那就是善于培养人才,靠竞争,靠培训,靠制度。

  二是如何裁减人员。华为提供高工资的同时,更主要的是高压力,从而促使企业能够在高待遇的前提下,始终保持着高压状态。也就是说,不仅提供胡萝卜,也在使大棒。按另外一种说法,改变一个人行为,有两个原因,一是趋利,二是避害。
 

看了“学习心得”还看了:

1.

2.

3.

4.

5.

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