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水利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与时俱进深化改革
努力促进基层水利健康发展
基层水利是农业和县域经济的命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深入发育,观念不新、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效益不高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着基层水利的发展。近几年来,我们坚持把改革作为水利发展的动力,不断更新观念、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千方百计落实改革政策,积极探索基层水利持续健康发展新路子,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不断创新治水理念,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基层水利发展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我们始终把改革思路、创新理念作为水利改革的首要任务,坚持以省厅为主导、市局为纽带、县局为基储水管单位为延伸,以部党组一系列治水新理念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采取会议传达、专题讲座、培训提高等措施,不断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在此基础上,着重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思路。坚持将新的治水理念与湖北水利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完善,形成具有湖北特色的治水新思路。我们提出的坚持“五个同时抓”(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防汛与抗旱、建设与管理、依法治水与科学治水、服务社会与发展自身)、构筑“三大保障体系”(防洪减灾、水资源供给、水环境),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总体思路,较好地融汇了新的治水理念和科学发展观,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采纳。二是搞好规划。坚持用新的治水理念指导水利规划编制工作。在动员组织全省水利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中,我们对编制人员进行了以科学发展观、新的治水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专门培训,并组织到沿海省份考察学习,开展规划思路专题咨询论证,最近,又召开规划技术研讨会,以会代训,统一编制理念,明确编制思路。三是科学布局。研究确定了湖北水利发展“一点两线三区”的总体布局。“一点”就是大武汉,做大做好以水生态修复与治理为核心的大都市水文章,以此为龙头,辐射带动全省水利发展;“两线”就是长江、汉江,继续强化长江综合治理,突出洪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实施汉江流域中下游水利现代化试点建设,以提高“两线”的综合防洪能力为重点,搞好区域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和保护;“三区”就是将全省分为平原湖区、丘岗地区和山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解决水问题。目前,我省正积极实施新的治水思路和布局,以推动湖北水利跨越式发展。
二、改革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探索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新路子
近几年来,我们不断建立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相适应的水利建设管理新体制,逐步形成“两轮驱动”的新格局。一方面,坚持水利的公益性,继续走公共财政供养的路子,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力度。在水利国债项目建设需要大额配套资金的情况下,我省最近几年水利公共投入不仅没有减少,还略有增加。去年省政府将安排定补堤防建设的3000万元改为常补,增加基建投入,今年正在研究增加省水利基建投资问题;为确保国家粮食战略安全,省政府决定继续集中力量办大事,每年筹集5亿元资金,大力加强粮食主产区灌排体系和高产农田建设,并明确规定用于水利建设的资金不少于40%。另一方面,针对新形势下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出现的主体缺位、投入不足等问题,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倡导走“三民水利”发展的新路子。一是民主谋水利。坚持“利益共同、干所急需、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的原则,改变依靠行政手段定项目、定指标、定任务的传统做法,采劝一事一议、民主协商”的办法,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依靠群众自己的力量解决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组织方式与投入问题。二是民营兴水利。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按照“谁建、谁有、谁用、谁管”的原则,以资本运作为核心,以利益驱动为纽带,吸纳民间资金为资本,转化民间土地、物资、人力、技术等资源为资本,共同建设水利工程,开发水资源市常目前,全省民营水利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中小水电资源的开发十分火爆。全省在建和协议开发民资水电项目总投资达148亿元,装机达206万千瓦,相当于1949年以来建设装机的总和。三是民众干水利。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在农村小型水利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坚持民主、行政、市场手段一起上,通过深入发动、周密组织、严格督办,取得了良好成效,不少地方再现了多年少有的万人干水利的大场面。今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粮食主产县暂时保留“两工”,并主要用于水利建设。前不久,我们又报请省政府同意,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下发了《关于大力促进“三民水利”发展的通知》,对“三民水利”的规划布局、质量监控、管理机制、投入政策、用工管理、组织领导以及配套政策等,都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要求,对引导、规范和促进全拾三民水利”健康发展必将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共3页,当前第1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