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文库范文大全内容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方案

2024-06-24 00:24:02互联网范文大全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方案优秀5篇

好好文库小编精心整理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方案,希望这份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方案优秀5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方案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方案(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分子和原子概念,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过程方法】

用边教边实验的方法。首先提出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发思考,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继而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相互交流、分析与讨论,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从而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路过花圃、饭店门口会闻到什么气味?一杯水长久静置会不会减少?若加热这杯水呢?这些现象该如何解释呢?

(学生凭自己的想象、猜测来描述、解释上述现象。)

师:先进的科学仪器已经拍摄到了一些分子和原子的照片,如苯分子和半导体材料硅的原子,见教材的图36、图37。证明物质确实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构成。那么这些粒子究竟小到何种程度呢?我们来看: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有多少?怎样才能把它们数完?需十亿人口、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昼夜不停地数3万多年才能数清。

生: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很小。

师:这是分子的第一个基本性质,下面请同学配合完成下列两个实验。(1)向静置的盛水烧杯中加入品红,观察现象。(2)浓氨水在空气中扩散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实验。

生: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师:而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这就是水受热后减少更快、夏天湿衣服比冬天易干的道理。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为什么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呢?(教师布置学生动手实验:请两学生分别量取50 mL水、50 mL酒精倒进100 mL量筒里,观察现象。)

师:现在是否满100 mL?

生:不满了。

师:那么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师:而且不同的液体其分子间间隔不同,如果把它们混合起来,相互挤占对方的空隙,最终体积不是1+1=2。这说明不同液体的体积不能相加。然而质量却能相加,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组成物质的微粒个数没有改变。来源 WWw.HaoHaowenkU.cOM

师:为什么气球易被压缩,而铅球受压几乎纹丝不动?

生: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大,而液体、固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师:现在同学们应该知道为什么物体受热体积会胀大,遇冷体积会减小了吧?

生:因为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遇冷间隔变小。

师:能否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说明分子的三个基本性质。

(学生稍作讨论并举例回答。)

师:分子、原子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教师向学生展示用硬板纸做出的几种分子模型。),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学习了这些知识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学习了这些知识后,至少我们要能运用这些微观世界的知识来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而且要能借助这些知识更深入地研究宏观世界里物质的变化。前面我们已学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生:有无新物质生成。

师:这是一种宏观的说法。如果我们从分子角度看“有无新物质生成”其内在原因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分析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何不同。并结合教材的图3-11、图3-12、图3-13,推断在上述变化中谁变?谁不变?(穿插演示:把硬纸板做的水分子模型进行分解,多媒体展示x化汞分子分解成汞和氧气的过程。)

(学生分组讨论,达成共识。)

(教师给出以下填空题供学生回答并进行小结。)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______不变,仅_____变了;正是由于_____不变,物质就不变,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不变;若_____变了,物质也就变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就变了。由此定义_____是保持物质_____的最小粒子。

(2)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变了,变成_____,然后_____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可见,在化学反应中,_____可分,而_____不可分,这就是_____和_____的本质区别。由此定义: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_____。)

师(追问):分子能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变呢?

生:不能。例如,同样是水分子组成的水,既可呈液态,又可呈气态、固态,其状态不同,即物理性质不同,但只要是水分子,通电就能分解成氢气、氧气,即它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教师简单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后感】

新课程目标是要通过该课题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再反过来用微观世界的知识去解决宏观世界中的诸多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人教版新教材对《分子和原子》这一课题的设计构思巧妙合理、化繁难为简易,非常有利于教师的演绎讲解和学生的理解接受。

成功之处:①学生实验现象明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有关基本操作能力;②这一课题中由于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再结合教师设计的有关动画效果,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此时学生便能体验到化学变化实际上是分子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为深刻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原子等重要概念做了形象铺垫,加上最后设计的填空题,为学生理顺了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也理顺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关系和根本区别,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

不足之处:本节课反映出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不多,对常见的化学现象注意不够,对一些较为复杂的例子,还难以用恰当的语言去描述。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全方位、多角度来考虑问题、描述问题,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宏观现象想象微观世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方案(精选篇2)

一、教材分析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是对非金属元素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在初中化学中占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根据《课标》要求,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金刚石、石墨和C60,本课题包括两部分:1、碳的单质;2、碳的化学性质。通过这一课题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因此,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在介绍金刚石和石墨的用途时,注意联系学生生活中用到或见到的物质,如玻璃刀、钻石、无轨电车等。本课题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例如,教材中介绍了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C60分子及管碳等,最大特点是图文并茂,许多内容以图代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教材内容,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了解,初步认识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掌握碳在常温下的化学稳定性和高温时的化学活动性。

3、知道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种物质,能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领悟物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4、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培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及用途;

2、引导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3、C和CuO的化学反应。

四、教法建议

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学生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本节教材特点可采取以下教学策略和方法。

1、让学生充分利用对实物的感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在《金刚石、石墨和C60》一节的教学中,可采取谜语,引出碳族“三兄弟”,通过猜谜语,对“三兄弟”有一个初步认识,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教师出示实物钻石、石墨等,学生自己观察、触摸、实验总结出二者的物理性质区别,从而引出用途的不同原因,教师设问:二者组成相同为什么物理性质有那么大的差异?出示结构模型,学生对比──分析──讨论──总结得出结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有的学生有错的认识,这时教师要善于引导,适时评价,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进一步建立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突出实验教学,加强能力的培养。

(1)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加强直观认识的同时,通过反应发生的条件、现象,进一步理解反应的规律,顺利形成要领和确信理论的真实性。为了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教师要明确提出问题──学生猜想──讨论设计方案──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另外,还要强调实验操作安全及应掌握的实验技能等,如在探究C还原CuO反应的实险中,教师先对学生提出问题:①C和CuO都是什么颜色?

②加热,试管中粉末颜色有什么变化?

③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什么现象?④反应后生成什么物质?使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加强其对直观现象的认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理解现象的本质得出:碳具有还原性的结论。

(2)开展探索性实验,增强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既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可使学生在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思考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知识的兴趣,如木炭吸附性,先让学生猜测红墨水中加入木炭的现象,过滤后看到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做两个对比实验,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木炭具有吸附性,使红墨水颜色逐渐褪去。

(3)指导学生做好家庭小实验

让学生通过动手做生活中的实验,亲身体会到化学知识就在我身边,学到书本知识,可以自己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五、学法指导

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的不同内容,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

如采用:

1、对比讨论法;

2、实验探究法

;3、自学阅读法;各种方法并用。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六、应用与拓展

1、金刚石失踪案;

2、猜真假李逵

总之,通过以上教学策略和方法,使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和交流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的体验探究过程。在“用科学”、“做科学”的探究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为社会做出贡献奠定基础。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方案(精选篇3)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据此进行简单的计算,初三化学教案:第四章 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2.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依据,理解内容和形式的辨证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

教学内容:

1.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2.在化学变化中,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各原子质量不变。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用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变化。

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循的原则是:(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2)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4.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化学反应简单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应用和成立原因;

2.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3.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

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2.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探究活动: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及成立原因。

教学过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探究学习:质量守恒原理的证明

发现问题:酒精灯内的液体燃烧后会逐渐减少,生锈的铁钉质量比原先质量增加,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总质量却没有变;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增加,减少还是不变?

提出假设:化学变化前后质量的总质量不变。

设计实验:

(1)参照课本P96图4-13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现象:在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无色氢氧化钠溶液后,锥形瓶中产生蓝色沉淀,天平保持平衡。

文字表达式:硫酸铜(CuSO4) + 氢氧化钠(NaOH) → 硫酸钠(Na2SO4) + 氢氧化铜[Cu(OH)2]

结论:参加反应的硫酸铜和氢氧化钠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硫酸钠和氢氧化铜质量之和。

(2)参照课本P96图4-14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现象:胶皮滴管中的稀盐酸滴入到小试管中的碳酸钙上,产生大量气泡,锥形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逐渐变浑浊,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状态。

文字表达式:碳酸钙(CaCO3) + 盐酸(HCl) → 氯化钙(CaCl2) + 二氧化碳(H2O) + 水(H2O)

二氧化碳(H2O) + 氢氧化钙[Ca(OH)2] → 碳酸钙(CaCO3) + 水(H2O)

结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量没有发生改变。

形成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即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2.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1)根据化学反应的本质,原子的重组,即参加反应的各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质量也基本不变

(2)在宏观上,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也不变

3.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1)必须在化学反应中,如:100g酒精和100g水混合形成200g酒精溶液,并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2)在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注意是参加反应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才相等

如:酒精燃烧后,质量逐渐减少,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话,参加反应的酒精和氧气的质量总和应该与生成的二氧化碳及水的总质量相等,而二氧化碳和水散失在空气中,无法称得质量,所以质量减少,化学教案《初三化学教案:第四章 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而铁钉生锈后质量会增加,则是因为参加反应的铁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铁锈的质量,当然铁锈的质量就会大于原先金属铁的质量。

例题:4.6g某物质R在空气燃烧后,能够生成8.8gCO2和5.4gH2O,请你分析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分析:我们可以用化学式表示该反应:R+O2→CO2+H2O,生成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反应物中的碳、氢、氧元素质量应该和生成物中的质量分别相等。首先能够判断在反应物R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我们就要根据质量来算了:

m(C)=m(CO2)×ω(C)=8.8g×=2.4g; m(H)=m(H2O)×ω(H)=5.4g×=0.6g

氢元素与碳元素质量总和只有3g,而R中有4.6g,所以在该物质中氧元素就要占1.6g。综合上述,该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二、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

1.化学方程式的原则(1)严格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需要化学方程式配平

(2)严格尊重实验事实,不可主观臆造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以P为例 4P +5O2 = 2P2O5

4×31 5×32 2×142

(1)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完全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

(2)每4个磷原子在点燃条件下能与5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3)每124份质量的磷在点燃的情况下,能与160份质量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五氧化二磷

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因此,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前面要配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化学方程式配平后,短线改成等号。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种,这里介绍几种简单的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例如配平化学方程式:NH3+Cl2-N2+NH4Cl

观察上式:左边有3H,右边有4H,氢原子的最小公倍数是12。因此,在NH3前配上化学计量数4,在NH4Cl前配上化学计量数3,即:4NH3+Cl2-N2+3NH4Cl

上式中:右边有3Cl,所以在左边的Cl2前配"3/2"(使Cl原子个数相等);左边有4N,右边的3NH4Cl中有3N,所以在N2前应配"1/2"(使N原子数相等),即:4NH3+ Cl2- N2+3NH4Cl

上式两边分别乘以2,使各项化学计量数变成最小整数比,即:8NH3+3Cl2==N2+6NH4Cl

(2)观察法

先找出化学方程式中原子数目多的化学式,令该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为1

例如:配平化学方程式NH3+O2-NO+H2O

NH3的原子数目比较多,令其化学计量数为1;依据"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数目相等确定其他各项的化学计量数。上式中有1N和3H,所以右边的NO前面应配"1"(使N原子个数相等),H2O前面应配2/3(使H原子的个数相等),此时,右边有5/2个O,所以左边的O2前面应配5/4(使氧原子个数相等),即:NH3+5/4 O2-NO+3/2 H2O。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方案(精选篇4)

教学目标:

1.物质的溶解性

2.固体的溶解度及温度对它的影响

3.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4.气体的溶解度及压强、温度对它的影响

教学重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过程:

[复习]

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2.饱和溶液要在哪两个条件下讨论才有确定的意义;

3.如何判断某溶液是饱和溶液,若该溶液不饱和,怎样才能使它变成饱和溶液。

[引言]

我们已经知道,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里,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也就是说各种物质在水里的溶解能力不同。我们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讨论]

根据生活经验,溶解性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讲述]

在很多情况下,仅仅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是不够的,人们需要精确地知道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最多能溶解多少溶质,这就要用到溶解度这个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分析]

条件:一定温度下;

标准:100克溶剂里;

状态:饱和状态;

本质:溶质的质量;

单位:克。

[举例]

在20。C时,10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36克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了饱和状态),我们就说氯化钠在20。C时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克。又如:在20。C时,氯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度是7.4克,那就表示在20。C时,100克水中溶解7.4克氯酸钾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方案(精选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分子和原子概念,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过程方法】

用边教边实验的方法。首先提出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发思考,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继而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相互交流、分析与讨论,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从而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路过花圃、饭店门口会闻到什么气味?一杯水长久静置会不会减少?若加热这杯水呢?这些现象该如何解释呢?

(学生凭自己的想象、猜测来描述、解释上述现象。)

师:先进的科学仪器已经拍摄到了一些分子和原子的照片,如苯分子和半导体材料硅的原子,见教材的图36、图37。证明物质确实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构成。那么这些粒子究竟小到何种程度呢?我们来看: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有多少?怎样才能把它们数完?需十亿人口、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昼夜不停地数3万多年才能数清。

生: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很小。

师:这是分子的第一个基本性质,下面请同学配合完成下列两个实验。(1)向静置的盛水烧杯中加入品红,观察现象。(2)浓氨水在空气中扩散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实验。

生: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师:而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这就是水受热后减少更快、夏天湿衣服比冬天易干的道理。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为什么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呢?(教师布置学生动手实验:请两学生分别量取50 mL水、50 mL酒精倒进100 mL量筒里,观察现象。)

师:现在是否满100 mL?

生:不满了。

师:那么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师:而且不同的液体其分子间间隔不同,如果把它们混合起来,相互挤占对方的空隙,最终体积不是1+1=2。这说明不同液体的体积不能相加。然而质量却能相加,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组成物质的微粒个数没有改变。

师:为什么气球易被压缩,而铅球受压几乎纹丝不动?

生: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大,而液体、固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师:现在同学们应该知道为什么物体受热体积会胀大,遇冷体积会减小了吧?

生:因为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遇冷间隔变小。

师:能否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说明分子的三个基本性质。

(学生稍作讨论并举例回答。)

师:分子、原子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教师向学生展示用硬板纸做出的几种分子模型。),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学习了这些知识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学习了这些知识后,至少我们要能运用这些微观世界的知识来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而且要能借助这些知识更深入地研究宏观世界里物质的变化。前面我们已学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生:有无新物质生成。

师:这是一种宏观的说法。如果我们从分子角度看“有无新物质生成”其内在原因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分析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何不同。并结合教材的图3-11、图3-12、图3-13,推断在上述变化中谁变?谁不变?(穿插演示:把硬纸板做的水分子模型进行分解,多媒体展示x化汞分子分解成汞和氧气的过程。)

(学生分组讨论,达成共识。)

(教师给出以下填空题供学生回答并进行小结。)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______不变,仅_____变了;正是由于_____不变,物质就不变,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不变;若_____变了,物质也就变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就变了。由此定义_____是保持物质_____的最小粒子。

(2)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变了,变成_____,然后_____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可见,在化学反应中,_____可分,而_____不可分,这就是_____和_____的本质区别。由此定义: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_____。)

师(追问):分子能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变呢?

生:不能。例如,同样是水分子组成的水,既可呈液态,又可呈气态、固态,其状态不同,即物理性质不同,但只要是水分子,通电就能分解成氢气、氧气,即它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教师简单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后感】

新课程目标是要通过该课题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再反过来用微观世界的知识去解决宏观世界中的诸多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人教版新教材对《分子和原子》这一课题的设计构思巧妙合理、化繁难为简易,非常有利于教师的演绎讲解和学生的理解接受。

成功之处:

①学生实验现象明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有关基本操作能力;

②这一课题中由于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再结合教师设计的有关动画效果,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此时学生便能体验到化学变化实际上是分子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为深刻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原子等重要概念做了形象铺垫,加上最后设计的填空题,为学生理顺了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也理顺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关系和根本区别,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

不足之处:本节课反映出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不多,对常见的化学现象注意不够,对一些较为复杂的例子,还难以用恰当的语言去描述。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全方位、多角度来考虑问题、描述问题,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宏观现象想象微观世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