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化学平衡教案优秀5篇
好好文库小编精心整理必修二化学平衡教案,希望这份必修二化学平衡教案优秀5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必修二化学平衡教案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必修二化学平衡教案篇1
【考纲要求及学习目标】
①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②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③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基础知识梳理】总结到整理本上,上课时展示
1、化学平衡特点
2、条件对平衡的影响
3、平衡常数表达式及其判断规律
4、什么是转化率?请总结随着条件的改变转化率怎样变化?
考点
一、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例
1、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X(g)+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压强和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 Z规律总结:
1、对于在恒温、体积不变的容器里
mA(g)+nB(g)pC(g)+qD(g)当m+n=p+q时,反应初总压、密度、总物质的量、平均分子量就是 的,所以总压、密度、总
物质的量、平均分子量 是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反之,若m+n不等于p+q时,若总压、密度、总物质的量、平均分子量 则可以说明已经达到平衡了。
2、V(A):V(B):V(C):V(D)=m:n:p:q是反应中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基本规律,与是否达到平衡。
3、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判断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用同种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 相等,或用不同种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 相当(其比值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之比);
二是平衡
混
合物
中
各
组
分的
保持不变;
三是浓度商平衡常数。
4、一句话概括:如果是一个 量不变了,就能判断平衡状态
变式训练1:一定条件下2A(g)
+2B(g)3C(g)+D(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生成2nmolA,同时消耗nmolD B、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C、容器内混合气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B,同时生成1.5nmolC变式训练2:在一定温度下A(气)+3B(气)2C(气)达平衡的标志是()A.物质A、B、C的分子个数比为1:3:2B.单位时间内生成A、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单位时间内生成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D.反应速率
考点
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
例2:一定温度下,反应C(s)+H2O(g)
CO(g)+H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下列措施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①增加C的物质的量 ②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③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⑤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⑤ D.③④⑤
规律总结:
例3:在一个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O4 有可逆反应: N2O4(g)2NO2(g)△H>0达到
平衡后 , 改变下列条件达新平衡时颜色变浅的是()
A.将容器的体积减小一半
B.保持体积不变,再充入1mol N2O4气体
C.保持体积不变,再充入2mol NO2气体
D.保持压强不变,再充入1molHe气
规律总结:例4: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2B(g)3C(g)达到平衡后,改变
下列条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恒容时,通入A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B的转化率都增加
B.恒压时,按照1:2再充入A和B,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增大
C.恒压时,再充入3mol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
D.恒容时,按照1:2再充入A和B,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不变
规律总结:
例5: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
B(g)zC(g)平衡时测得C的浓
-1度为1 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1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C的浓度为0.6-1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x+y>z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B的转化率降低 D.A的体积百分含量减小
规律总结:
考点
三、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
例6: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
3B(g)2C(g);△H<0 某研究小组研究
了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下列判断一定
错()
误的是
Ⅰ 时间 Ⅱ
A.图Ⅰ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变式训练3:反应2A(g)+B(g)2C(g);△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变式训练4: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2AB3(g);△H<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
考点四: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例7: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12A(气)+B(气)2C(气),若经2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
-1-1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s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1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例
8、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_____ _。
(2)该反应为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2O)d.c(CO2)=c(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规律总结:化学平衡常数
1、K的求算:列出FeO(s)+CO(g)Fe(s)+CO2(g)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2、K只受 影响:温度升高,吸热反应K,放热反应K。
3、Qc>Kc VV逆,平衡移动。
Qc=Kc VV逆,平衡移动。
Qc<kc v正="" v逆,平衡="" 移动。
变式训练5: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0.0%,与反应前的体积相比,反应后
体
积
缩
小的百
分
率是...
()A、16.7% B、20.0% C、80.0% D、83.3%变式训练6: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 Y(g)Z(g)
变式训练7: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____________,二氧化硫转化率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速度____________(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
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
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____。
(4)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用文字表达)10 min到15 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
可能是_________(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化学平衡课堂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1 mol X和1 mol Y进行反应:
2X(g)+Y(g)Z(g),经60 s达到平衡,生成0.3 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 mol/(L·s)B.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
2、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X(g)+Y(g)Z(g)+W(s);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
3、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平衡的可逆反应2A(g)2B + C(△H>0),若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下列
判
断
正
确的是
:
()A、B和C可能都是液体 B、B和C肯定都是气体
C、B和C可能都是固体 D、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
4、下列方法中可以说明
2HI(g)H2(g)+I2(g)
已
达
到
平
衡的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③百分组成ω(HI)=ω(I2);
④反应速率υ(H2)=υ(I2)=1/2υ(HI)时;
⑤ c(HI):c(H2):c(I2)=2:1:1时;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②③⑤ B、①④⑦ C、②⑦⑨ D、⑧⑨⑩
5、对于反应
2X(g)+ Y(g)2Z(g)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
所示,下
列
判
断
正
确的是
:
()
A、T1<T2,p1<p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T1<T2,p1>p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T1>T2,p1>p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T1>T2,p1<p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X2(g)+4Y2(g)2Z2(g)+3Q2(g)的反应,其中X2、Y2、Z2、Q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0.4 mol/L、0.2 mol/L、0.3 mol/L,反应达到平衡,各物质的浓度不可能为:()
A、c(X2)= 0.15 mol/L B、c(Y2)= 0.9 mol/LC、c(Z2)= 0.3 mol/L D、c(Q2)= 0.6 mol/L
7、在一密闭容器中,aA(气)
bB(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化学计量数关系a>b
8、在10 L密闭容器中,1 mol A和3 mol 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气)+xB(气)2C(气),2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共3.4 mol,生成0.4 mol C,则下列计算结果不正确的是:()
A、平衡时,物质的量比A:B:C=2:11:4 B、x值等于4C、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 mol/(L?min)D、A的转化率20%
二、填空题
9、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达到平衡,若:
(1)A、B、C都是气体,减少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
(2)A、C是气体,若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应为 态;
5(3)A、C是气体,而且m+n = p(4)加热后,可使C(选填―放热‖或―吸热‖)。
10.在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
B(g)3C(g)+D(g),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ω。若保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以下配比作为起始物质:
① 4mol A+2mol B ② 2mol A+1mol B+3mol C+1mol D③ 3mol C+1mol D ④ 1mol A+0.5mol B+1.5mol C+0.5mol D⑤ 3mol A+1mol B(1)达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ω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小于ω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若发生的反应为2A(s)+B(g)=3C(g)+D(g),即A的状态,由气态改为固态,其他条件不变,则C的体积分数为ω的是________________。
(4)若起始时加入amol A、bmol B、cmol C、dmol D,要使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仍为ω,则a、b、c、d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5)若将题中―保持体积和温度不变‖改为―保持压强和温度不变‖,则C的体积分数为ω的是___________。
11、(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_________________,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值___________(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人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 CO(g)十H2O(g)CO2(g)十H2(g)十Q(Q>0)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图,则 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
=______ mol/(L·min)(3)t℃(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上表。
①表中3min—4min之间反应处于_________状态; C1数值_________0.08 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②反应在4min—5min问,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单选),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单选)。
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浓度
荐上教版
九
年
级
化
学
教
案
全
套
荐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很实用)荐化学
教
学
设
计
范
例
荐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案例与反思(3000字)荐初三化学教案
必修二化学平衡教案篇2
2-2-2 化学平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常识性理解化学平衡常数。
(2)理解图像方法表示可逆反应从不平衡状态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过程、基本类型等。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分析图像、解释图像,提高剖析化学平衡图像的能力,培养形象思维能力。(2)通过对炼铁高炉的改造史实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3.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是剖析化学平衡图像问题。[教学过程]
见ppt文件。
课堂练习:
1.当把晶体N2O4放入密闭容器中汽化并建立N2O42NO2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再通入若干N2O4气体,待反应达到新的平衡,则新平衡中
[NO2]与旧平衡相比,[N2O4]其比值()。(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2.在一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如下反应:
A(气)+2B(气)2C(气)
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和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
(A)40%
(B)50%
(C)60%
(D)70% 3.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2SO2+O22SO3,如果温度保持不变,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增加SO2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保持不变(B)增加SO2的浓度,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C)增加SO2的浓度,平衡常数增大(D)增加SO2的浓度,平衡常数不变
4.某温度下将2molA和3mol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g)C(g)+D(g),5min后达到平衡,已知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关系有[A]a[B]=[C][D],若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器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时,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B的转化率为()。
(A)60%
(B)24%
(C)30%
(D)40%
5.在t1℃反应2A(g)B(g)+Q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1,t2℃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2,则当温度从t1℃升到t2℃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M1>M2,则平衡向右移动,Q<0
(B)若M1<M2,则平衡向左移动,Q<0(C)若M1>M2,则平衡向左移动,Q>0(D)若M1<M2,则平衡向右移动,Q>0 6.对于可逆反应: mA(气)+nB(固)pC(气)+qD(气)其反应过程中,其它条件不变时,产物D的百分含量D%与温度T或压强P的关系如图 所示,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温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使D%有所增加
(C)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m
(D)B的颗粒越小,正反应速率越快,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7.如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Q 达到平衡状态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b→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若增大压强时,把反应速率变化情况画在c→d处。
8.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
FeO(固)+CO(气)
Fe(固)+CO2(气)-Q。
其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O2]/[CO],已知1100℃时K=0.263。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
关,不随浓度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1)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高炉内CO2和CO的体积比值____,平衡常数K值_____(本小题空格均备选:增大、减小或不变)(2)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 mol·L-1,c(CO)=0.1mol·L-1,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____(选填“是”或“否”),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υ正___υ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___________。
课堂被充练习答案
1B,2A,3D,4D,5C,6AC,7.升温;减小SO3浓度;如图2-2-5。
8.(1)反应的正方向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平衡常数K=[CO2]/[CO]要增大。所以答案为:增大,增大。
(2)平衡时,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浓度比值等于平衡常数,若比值不等于平衡溶液,就处于非平衡状态。将c(CO2)=0.025 mol·L-1,c(CO)=0.1mol·L-1代入可得:
c(CO2)0.025==0.25<0.263 0.1c(CO)所以此时不是平衡状态,为了使浓度值等于平衡常数,二氧化碳浓度将增大,一氧化碳浓度将减小。所以,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必修二化学平衡教案篇3
高二化学化学平衡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对变化规律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建议 化学平衡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化学平衡的建立,这是本章教学的重点。第二部分为化学平衡常数,在最新的高中化学教学大纲(2024年版)中,该部分没有要求。
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是很重要的,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教材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采用图画和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化学平衡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充分利用教材的章图、本节内的图画等启发学生联想,借以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教学可采取以下步骤:
1.以合成氨工业为例,引入新课,明确化学平衡研究的课题。
(1)复习提问,工业上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2)明确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并提问可逆反应的定义,强调二同即正反应、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强调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对任一可逆反应来讲,都有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
(3)由以上得出合成氨工业中要考虑的两个问题,一是化学反应速率问题,即如何在单位时间里提高合成氨的产量;一是如何使和尽可能多地转变为,即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以及各种条件对反应进行程度的影响化学平衡研究的问题。
2.从具体的化学反应入手,层层引导,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如蔗糖饱和溶液中,蔗糖溶解的速率与结晶的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
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有何特征?让学生讨论。最后得出: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此时化学反应进行到最大限度)。并指出某一化学平衡状态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3.为进一步深刻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可以书中的史实为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得出在一定条件下当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增加高炉高度只是增加了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并没有改变化学平衡建立时的条件,所以平衡状态不变,即CO的浓度是相同的。关于CO浓度的变化是一个化学平衡移动的问题,将在下一节教学中主要讨论。从而使学生明白本节的讨论题的涵义。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在本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和化学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本节的教学,系统性较好,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便于学生接受。
本节重点: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难点: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因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内容,不仅在知识上为本节的教学奠定了基础,而且其探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可迁移用来指导学生进行本书的学习。所以本节教材在前言中就明确指出,当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就会发生移动。同时指出,研究化学平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持平衡状态不变,而是为了利用外界条件的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有利的方向移动,如向提高反应物转化率的方向移动,由此说明学习本节的实际意义。
教材重视由实验引入教学,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结论。反之,则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并在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出平衡移动原理。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材中采用对合成氨反应实验数据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教材在充分肯定平衡移动原理的同时,也指出该原理的局限性,以教育学生在应用原理时,应注意原理的适用范围,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熏陶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必修二化学平衡教案篇4
高二化学平衡教学反思
曾宪基
对化学平衡这节课,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来看,我觉得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网络资源的辅助性和必要性在这节课上得到了体现。下面我从以下两点进行反思。
首先,处理较好的一些突发事件。在用Excel做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的时候,出现了很多情况,比如,有的组只取了一个点来做图;有的组没有从零点开始找点,有的组只找了起始点和变化点,从这点可以看出来,有些学生对如何选取点来做图还不清楚,也就是说他们对数学中的函数图像还根本没有理解。有的组只做了正反应随时间变化的图像,那说明有的学生还没有理解可逆反应中存在着两个速率。有的组把速率和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做到了一起,那说明有的学生还没有理解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含义,事实上,还是在数学上的一些基本概念上不够理解。对于这些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我采取先找到一张做的比较准确的图像,带大家一起来分析如何找点做图像和图像的含义。在大家对准确的图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后,再找出一些有问题的图像让大家一起来分析问题所在。一方面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概念,;另一方面,加深了同学们对做图的理解和记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找了其中的几个例子来进行分析。
接下来谈谈这节课上出现的问题。课件上出现的问题。蔗糖溶解实验课件中,应该是不断向水中加入蔗糖,直到从宏观上看到加入的蔗糖不再溶解为止。由于时间关系,这点做的不够完整、准确。在蔗糖溶解的微观过程,开始溶解时和溶解一段时间后的课件中,小球逐渐减少的过程是不断重复的,这样容易给学生造成错误的印象,应该到最后画面停止,然后放个重来一次的按扭,让学生理解开始溶解时和溶解一段时间后,蔗糖的溶解速率都是大于结晶速率,所以加入的蔗糖最后都溶解了。
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堂的应变能力不够。整节课有点前松后紧。在上课前应该预计到学生做图用的时间应该较多,而当时没有采取一定的变通措施。比如可以由原来的每个人做一个图像变为两个人做一张图像;或者课前做一定的准备,在做第二张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的时候,可以由老师提供一个做好的c-t图来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因为在做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的时候,学生已经了解到了怎样用excel做图了,已经实践过了。
还有一点,大家在课后分析和讨论时产生了争议,就是在讨论和分析蓄水池进水和出水平衡的时间分配问题上。有的老师觉得课开头的引入加上这个内容相当于这节课有两个引入,而这个内容用时过多,所以致使这节课后边的内容较为紧张;而我认为,开场白是这节课的引入,那么化学平衡本身就是比较抽象的内容,所以让学生上来对化学平衡感兴趣是非常必要的。那对于蓄水池进水-出水问题,那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动态平衡,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多花点时间让他们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动态平衡。而使课的后面出现较为紧张的原因我自己觉得主要应该是在做图的过程中。
必修二化学平衡教案篇5
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形成的条件、适用范围、特征。
2、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其表示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转化率的表达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4、理解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5、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涵义。
6、了解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简单判断依据。重点难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化学平衡状态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1、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一个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2、不可逆反应:
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能向一个反应方向进行。而有的反应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也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但却是不可逆反应,比方“电解水的反应”和“氢气在氧气的燃烧”,因为它们不是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个一定要注意。
说明: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的区别
可逆反应可以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两个反应方向进行反应,且存在化学平衡,是动态的平衡,在改变反应条件和物质浓度及其他外部因素时,化学平衡会移动。不可逆反应只能向一个反应方向进行,不存在化学平衡。知识点二: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注意:
①化学平衡只研究可逆反应。
②化学平衡状态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学习化学平衡一定要树立“条件”意识。③化学平衡状态的实质是“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无论可逆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始[即v(正)>v(逆)],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即v(正)<v(逆)],都可以建立化学平衡[即v(正)=v(逆)]。< p="">
④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当然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的质量、质量分数、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也都不再变化。
2、化学平衡的特征以及判断依据
(1)化学平衡状态具有“等”、“定”、“动”、“变”四个基本特征。(2)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根本依据是: ①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②各组分的的浓度保持不变。(3)化学平衡的移动
①概念: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被破坏,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是外界因素改变了反应速率,使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通过反应,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可用下图表示:
平衡移动的方向与v(正)、v(逆)的相对大小有关,化学平衡向着反应速率大的方向移动。②外界条件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
● 浓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压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 温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方向移动。注意:
A、固体及纯液体物质的浓度是一定值,反应速率不因其量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增加或减少固体及纯液体物质的量,不影响化学平衡。
B、改变压强是通过改变容器体积,进而改变气态物质浓度,进而改变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平衡的。所以,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质是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下列情况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a).平衡体系中没有气体物质,改变压强不会改变浓度,平衡不移动。
(b).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的可逆反应。如:
H2(g)+I2(g)2HI(g)改变压强同等程度改变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
(c).向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充入不参加反应的气体(如惰性气体He、Ar),压强虽然增大了,但气态物质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C、只要是升高温度,平衡一定移动,且新平衡状态的速率一定大于原平衡状态的速率。D、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改变后正、逆反应速率仍相等,所以它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没有影响。但它能改变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③勒夏特列原理
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以概括为平衡移动原理,又称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知识点三:化学平衡常数与转化率
1、化学平衡常数:(1)化学平衡常数的表示方法
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 n B p C + q D。其中m、n、p、q分别表示化学方程式中个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这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表示为: K=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浓度的关系依上述规律,其常数(用K表示)叫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2)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①平衡常数的大小不随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改变而改变,只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②可以推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K很大,反应进行的程度很大,转化率大
K的意义 K居中,典型的可逆反应,改变条件反应的方向变化。K 很小,反应进行的程度小,转化率小
2、转化率: 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某反应物的转化浓度(等于某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和平衡浓度的差)与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比值的百分比。可用以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知识点四: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焓变和熵变的不同:
焓变(△H)指的是内能的变化值,常以热的形式表现出来。熵变(△S)指的是体系的混乱程度。S(g)>S(l)>S(s)
2、自发反应与否的判断依据
△H-T△S<0 正反应自发反应 △H-T△S>0 逆反应自发反应 【规律方法指导】
1、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
以得出以下规律:
①改变一个影响因素,v正、v逆的变化不可能是一个增大,另一个减小的,二者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只是变化大小不一样(催化剂情况除外);
②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并非v正增大,v逆减小,等等。
【经典例题透析】
类型一: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对于可逆反应2HI(g)I2(g)+H2(g)。下列叙述能够说明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2∶1∶1
B.压强保持不变的状态
C.断裂2mol H-I键的同时生成1mol I-I键
D.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时
解析: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v正=v逆。从速度的角度看,可逆反应是否已达平衡状态,则必须给出正、逆两个速度或与其相关的条件。A.项是错的,平衡状态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是v正=v逆的结果,并非含量相等,更不是浓度比与系数比相等的状态。同理可知D.项是正确的。对选项C.描述的均为正反应,非平衡状态
C.也不正确,而将C.项改为断裂2molH-I键的同时断裂1mol I-I键才是平衡状态的标志。
选项B.对该反应讲,不管是否达平衡状态,只要温度和体积不变,压强均不变,这是
由于该反应属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对于合成氨反应 N2+3H2 2NH3,选项D.才是平衡状态的标志。
答案:D 变式练习1: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D.气体总物质的量
解析:该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气体分子数相等。也就是说,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压强与气体总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混合气体的压强也始终不变。
反应物A是固体,其它物质都是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体系中固体和气体的总质量是不变的。若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则固体A的质量也不变,可说明反应已达平衡。根据混合气体的密度公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公式:,因为v、n 都是定值,所以它们不变就是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
答案:BC 强调:分析反应的特点,熟悉各种物理量的计算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类型二: 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2在500℃ 1.01×105Pa条件下,将SO2与O2按2∶1体积比充入一密闭容器中,达平衡时SO3的体积百分含量为91%。求:
(1)平衡时SO2和O2的体积百分含量;
(2)若温度和容器的体积不变,求平衡时压强;
(3)平衡时SO2的转化率。
解析:设开始时有2mol SO2、1mol O2,平衡时有SO3 2x(2)在容积、温度不变时
(3)SO2%(转化率)=(2x/2)×100%=93.8% 答案:6% ;7×10Pa;93.8% 变式练习2:(广东高考题)在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气体和1mol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A(g)+ B(g)2C(g)达平衡时,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5/6,则A 的转化率为()A.67% B.50% C.25% D.5%
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同温同体积时,气体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1)mol=2.5mol。
设达平衡时,B反应了xmol,根据
则(2-2x)+(1-x)+ 2x=2.5,x=0.5 α(A)=×100%=50% 答案:B 强调:将题给条件中的压强关系转化成气体物质的量关系是解题的基础;本题利用了“三段式”(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的化学平衡计算的基本模式。(2007山东高考)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常用的化工原料,但也是大
气的主要污染物。综合治理其污染是环境化学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
2SO2(g)+O2(g)2SO3(g)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2.0mol SO2和1.0mol O2置于10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MP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_____。
②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______K(B)(填“>”、“<”或“=”)。
解析:化学平衡常数是重要考点。用来表示化学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浓度的关系。注意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
-1 答案:①800L·mol ②=
类型三:外界条件变化与平衡移动的关系(上海高考题)可逆反应:3A(气)3B(?)+C(?)(正反应吸热),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和C可能都是固体 B.B和C一定都是气体
C.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
D.B和C可能都是气体
解析:由于正反应吸热,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B和C都不是气体,则反应体系中只有气体A,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根据分别讨论:
若B、C都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气体总质量m(g)不变,而正反应使气体体积增大,即气体总物质的量n(g)增大,所以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减小。
若C为固体,B为气体,则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n(g)不变,气体总质量m(g)因为生成固体C而减少,答案:CD 也将减小。所以C、D选项正确。
5:(全国高考题)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解析:平衡后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即压强减小到原来的一半,A、B的浓度都变为原来的50%,达到新平衡后,B的浓度是原来的60%,说明减压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的质量、质量分数、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分数都增大了。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加的反应,所以b > a,应选A、C。
答案:AC 强调:将压强对B的浓度的影响理解为两部分:①减压的一瞬间,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倍,浓度变为原来的50%,这时不考虑平衡移动。
②平衡移动使B的浓度从原来的50%增加到原来的60%,并据此分析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变式练习3:(08广东卷)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
H2(g)+Br2(g)2HBr(g)△H<0。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a与b的关系是()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解析: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前者恒温,后者相对前者,温度升高。使平衡向左移动,从而使Br2的转化率降低。所以b
6: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p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图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 时,温度T和压强P与生成物C在混合物中的体积百分含量 的关系曲线。
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T2,P1>P2,m+n>p,正反应放热
B.T1>T2,P1<P2,m+n>p,正反应放热
C.T1<T2,P1>P2,m+n<p,正反应放热 D.T1>T2,P1<P2,m+n<p,正反应吸热
解析:分析图像可知,每条曲线的起点到拐点表示C随时间不断增加,是建立平衡的过程;拐点后的水平线表示C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说明从拐点处巳达到平衡。用建立平衡所需时间长短判断T1、T2和P1、P2的大小,再根据T1、T2和P1、P2的大小及不同条件下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反应前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及反应的热效应。
分析T1、P2和T2、P2两条曲线,在压强相同时,T1温度下反应速率快,先达到平衡,所以T1>T2。根据平衡后T2温度下生成物C的体积分数比T1温度下大,判断升温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放热。
同理,由T1、P1和T1、P2两条曲线可得P1<P2,m+n>p。
答案:B 强调:本题是不同温度、压强下,生成物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问题,这种图像能反映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在分析时,既要独立分析温度、压强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又要注意两者的内在联系。
变式练习4:(08全国Ⅰ卷)已知:4NH3(g)+5O2(g)=4NO(g)+6H2(g).△H=-1025kJ/mol该
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解析:此题结合化学平衡图像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的原则,选项A、B正确;根据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逆反应方向移动),可确定A、B正确;根据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无影响,所以选项D正确。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