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文库范文大全内容页

《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2024-02-29 09:18:02互联网范文大全

《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9篇

在教学过程中,反思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行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洞察教学中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希望你喜欢。

《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精选篇1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2和5的倍数特征,这是一节概念课,对学生来说是极其枯燥无味。于是我在备课时深入分析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学中,我首先让同学们通过观察百数表,用○和△分别划出5和2的倍数,通过与同桌讨论来交流2和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然后请同学总结各自的发现。在这样的观察——发现——归纳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很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在练习时,我通过与同学们的互动游戏,使同学们对所学知识得到强化和巩固。我任意说一个数字,请同学们通过击掌迅速判断出它是不是5的倍数,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一个个全神关注的听我报数,迅速做出反应,学习的气氛非常活跃。趁着同学们高涨的学习热情,我又让同桌间一个报数,一个做出反应,来判断出2的倍数。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认识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好好文库发布 WwW.HaOhaOwenkU.COM

《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精选篇2

本节课在学生已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我围绕“2、5倍数的特征”这一教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创设“老师和一名学生进行比赛,准确而迅速地判断一个数是2或5的倍数,其中有什么奥妙”的问题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探求欲望,创设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让学生写电话号码,列举生活中的数等,使学生真正领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不失为一堂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课,但作为教师,总怕学生在这节课里不能很好的接受知识,所以在个别应放手的地方却还在牵着学生走,除此之外总结性的语言也显得有些啰嗦。

《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精选篇3

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让学生了解科学的数学研究的过程。一堂课的知识目标是很容易达成,但是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或科学的研究方法,就提出了较高要求。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现在“百数表”中找规律,再再比100大的数中举例验证。通过“猜想——验证——结论”三个流程进行研究,最后得到正确的数学结果。经过于老师的倾心评课,以下几点问题需要思考实践:

1、对学生已经发现的的问题不需再重复,这样就可以节省出教学时间。

2、偶数的定义需要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对奇数的定义理解一定要讲解透彻,为以后分辨质数打下基础。

3、0,2,5排能够被5整除的数要说说排序方法,以免丢漏数。

4、第一题的问题要求再明确一些,学生答题可能会更快。

《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精选篇4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并体会运用特征解题的优越性,明白优化知识的便捷性。

1、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努力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首先利用六一儿童节学生表演三种集体舞这一教学资源,创设了问题情境,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又让学生利用百数表这一学具自主探究2、5倍数的特征,把数学和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

数学学习过程中充满了观察、实验、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由于5的倍数的特征比较容易发现,我便把它调到2的倍数的特征前面来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独立写出100以内5的倍数,独立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很容易发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而这只是猜测,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我们不能满足于学生能够得到结论就够了,而应该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结论仅仅适用于1100这个小范围。是不是在所有不等于0的自然数中都适用呢?还需要研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认识到还要继续拓展范围,研究大于100的自然数中所有5的倍数是不是也是个位上的数字是5或0。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知道了在进行一项数目巨大的研究过程中,可以从小范围入手,得到一定的猜想,然后逐渐扩范围大,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样,当下节课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就会大胆猜想,并有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了。

3、精心选题,发挥习题的探索性和趣味性。

习题的设计力争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体现趣味性、基础性、层次性、灵活性、生活性。本节课教师设计了5道练习题。在巩固练习部分,第(1)、(2)题是基本题;第(3)(4)题目的是让学生根据2、5倍数的特征灵活解决问题。第(5)题是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精选篇5

这节课新授知识较为简单,很适合让学生预习。所以课前我印制了百数表让学生圈出5的倍数和2的倍数,并设计了两个问题:

1、观察5的倍数,想想这些数有什么特征?

2、观察2的倍数,又有什么特征呢?一上课就小组交流这两个问题,同学们兴致高涨,足以看出预习效果是很好的。

通过这样的教学,节省了很多时间,课堂作业可以当堂完成。从作业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做得还不错。一小部分同学运用知识的能力欠佳,比如:写出5个奇数是这样写的:5、15、25、35、45.虽然这样写不能算错,但是这些学生可能对5的倍数与奇数的概念有些混淆。在0、1、5、8,四张卡片中选出两张数字卡片,按要求组成两位数。

1、组成的数是偶数的有()。

2、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的有()。

3、组成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有()。

这道题部分同学答案不全,想想还是正常的,其实这道题对于中等以下的学生来说确实有难度的。

《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精选篇6

本节课教材安排了让学生从1~100的自然数表中找出5的所有倍数和2的所有倍数的活动,并要求说一说自己找的方法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找出的数,从中归纳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和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进而概括出2、5倍数的特征。接着,通过对“想一想”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了解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2和5倍数的特征是在学习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好找因数、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分等知识。因此,掌握能2、5的倍数的特征,对于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精选篇7

本节课中,我采用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大课间活动中各种活动的人数,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通过一系列有序的观察、比较、讨论、合作等手段,从百数表中探究发现2和5的倍数的特征,进而推广总结出所有自然数中2和5的倍数特征,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交流中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整节课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验证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力求把知识的传授、思维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机融为一体。把数学和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精选篇8

这堂课主要目标是引导孩子经历探索“2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总结及概括能力,初步体会“不完全推理”的一般方法。在课前独立研究前,我首先布置了这样的两个问题:思考“我们怎样去找2的倍数的特征”、“我们采取什么方法去找2的倍数的特征?”然后再让学生按书上的要求在百数图中独立的找出100以内2和5的所有倍数。这样孩子很自然的想到“找几个2的倍数来看看”,孩子就能够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在百数图上找2的倍数,找到这些数之后,也会自发地去思考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征,而不会像牵线的木偶任我们摆布。在预习作业中我还布置了另两个问题:自学书本,弄清偶数和奇数的含义;思考能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但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出现了让人啼笑皆非的事,课始,我问学生,你知道这节课我们将会研究什么问题吗?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在两个班中学生的回答如出一辙——“研究偶数和奇数”,有同学在位置上窃笑,我没有立即否定,接着问,那你知道什么叫偶数和奇数吗?(我的本意是在让学生作出正确回答后再顺势而导,偶数和奇数都是与哪个数有关,哪我们这节课只是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吗?让他自己发现回答的不全面)可没想到的是又来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回答:2的倍数是偶数,5的倍数是奇数。既然学生的预习效果如此不理想,我决定临时改变教学策略,跳出“学程导航”的模式,重新用老方法让学生在课上再一次经历探索的过程。但是从课堂的练习看,问题还是比较严重。

于是我就有些困惑,究竟是我的教学安排出现了问题,还是在预习作业的布置中语言的交代上不够清楚呢?我们虽然主张“先学后教”,让学生课前自主探究,提倡整体预习。但我还是认为,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阶段,还是需要在一定的情景中在老师的引领下合作探究,而一味盲目地让孩子独立研究,而老师又不在旁边加以及时的指导和纠正,而在认知形成的初始阶段,一旦在认识上有偏差产生错误的结论,再想反它纠正过来往往是很困难的,因为第一印象很重要。现在强调课前预习我并不反对,毕竟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更明确了,长期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肯定会得到提高,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上有些弱化,另外,缺少了在具体的情景下学习,总觉得知识的习得过于直接,学生容易遗忘。因此,数学预习应因学习内容而宜,因年级而宜。

《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精选篇9

每周四都是学校里听蹲班课的时间,尽管刚刚结束中秋假期回来,但是仍旧没有中断听课,由于这次蹲的是我的另一个班,因此在假期里就查阅了一些相关知识。

关于蹲班课,我的态度是无所谓,不想尽很大的力去准备,倒不是因为不重视,相反,我更想呈现出日常上课的状态,这样才能暴露问题,评课时大家积极发表建议,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才能落实下去。

今天讲的是2,5的倍数的特征,其实我在课下做过调查,很多同学都能够准确说出2的倍数的个位是0、2、4、6、8,5的倍数的个位的0、5。那么这节课还需要让学生知道什么呢?后来我把重点放在“为什么2、5的倍数的特征只需要关注个位就可以了?”这也是在为后面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做铺垫。

整节课上下来,听课的老师们给出了很多建议,总结如下:

1.从课堂内容来讲,可以引导学生积累推理能力的经验与策略,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概念、数数、举例、数的组成等方面来进行对于数字5的倍数特征的验证,然后把2的倍数特征的验证放手让学生去做;

2.将课后习题进行归类,可以在预习时让学生尝试分类;

3.在课上突出落笔,可以由学生去讲台上板演,然后让做的快的同学上去批改,如果有不会做的同学可以找台下的同学“搬救兵”(救兵小声讲明白了,还由原来的同学完成);

4.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由于双减政策的实施,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尝试编写一些有趣的问题,讲给同学们听;老师也要把手中的辅助材料用好,不是一味地给学生做题,可以把一些有价值的好题放到课堂上完成。

5.增加课堂上的生生互动,小组化学习还有所欠缺,教师的课堂语言还需要再精简。

6.在讲解习题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只说思路,不要特殊化学困生,保护高年级学生的自信心。

目前存在的困惑:如何才能在课堂上梳理出推理策略的多样化:概念、数数、举例、数的组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