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康的教学反思【10篇】
教学反思的内容涵盖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授课内容的设计和组织、学生参与和反馈、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关于健康的教学反思10篇,希望你喜欢。
关于健康的教学反思篇1
根据教学环节设计的目的性,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反思: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方面: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不同的教学理念,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活动,不同教学效果。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在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达到实效。本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如下:
1.以人为本,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习兴趣,化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唤起他们主体参与意识,从而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
2.动手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在实践操作或深入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学习,让学生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自主探究知识,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
3.信息技术参与教学活动,恰到好处的动画演示,是任何语言和手势无可替代的,在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的同时使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二)教学内容框架设计方面: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掌握一定的饮食卫生常识。
(2)了解不良饮食习惯对身体的伤害,掌握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一日三餐。
(3)使学生掌握一些在家遇到火灾等危害时对付处理方法,有一定应变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实践体验活动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他们树立关注饮食健康、关爱自己、珍爱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方面:
针对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水平,本课教学以体验式学习为主,主要有录像、小组交流、实验演示、模拟体验。
1.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中演练,解决生活问题
2.有效利用媒体资源,激发学生情感
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安全的重要性,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了解更多的'安全常识,认识到危险是可以预防的,通过课件视频播放知道遇到危险的应急措施和自救措施。
总之,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我以上的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课堂节奏快、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相信通过反思我会明确方向,争取更大进步!
关于健康的教学反思篇2
上一周,教育局在我校明德小学组织了教学视导活动,此项活动是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的,每位年轻教师都积极参与。目的是为了给学校教师搭建一个个人展示才能和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创新能力;来检查教师对“生本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课堂上的运用情况。
在这次活动中,我讲解的是泰山版的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的第三课《饮食与健康》,通过自己的讲解、学校领导老师们的评课、县教育局王老师的点评,看到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下面我拿出几点来写一下自己的感悟:
(1)因为内容安排较多,使得课堂时间拖延。本课的饮食与健康看似内容较少,但是真正讲解起来却有很多的学问,应该把本课内容分成两节课进行讲授。
(2)导入新课时所使用的视频和教学目标没有完全吻合。本课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现代健康饮食观念,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判断什么是好的和不好的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导入新课时的视频仅讲了视频安全的危害,没有讲解到如何科学、合理的安排饮食。
(3)因为内容多时间紧老师指导不到位,使得有些关键性的知识学生没有真正弄明白。整堂课我都放手让学生进行,在最后安排讨论时间,但是课堂效果不佳,学生汇报研究总结时有些片面,同时教师也没有给予适当的总结和评价,最后的讨论话题时间,学生也没有放开讨论,导致课堂效果没有活跃起来。
(4)要注意课堂管理,使课堂有效进行。课堂使学生学习知识和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教师是课堂上的主持人。课堂上学生表现的好坏,教学过程进行的顺利还是不顺利,都和教师的课堂管理、课堂驾驭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课堂上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时表现太随意了,教师在这方面缺少了适当的引导和管理。
(5)因为自己初代科学这门课,没有经验,还在摸索和学习的阶段,故使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瑕疵。今后我一定要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多请教他们,以求早日完善自己。
总之,在这次活动中我收获很大,以后要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教研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关于健康的教学反思篇3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和载体,是中小学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的一种有益补充。那么心理活动课究竟应该怎么上?怎样才是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活动课?这是我每一节课都在思考的问题。
“活动”和“体验”是心理活动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还不在于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以达到影响他们心理,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对于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教育是一种以体验式学习为主的教育。
心理活动课可以运用的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如游戏、情境剧、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沟通、行为训练、心理测试等等。但我在活动的选取上根据主题的需要,选用了以下教学方式:
一、故事导入 引心情:
引入新课时,我设计了一个《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故事情节中了解到“嫉妒心理就是看见他人比自己强,心理就不舒服,甚至产生强烈的憎恨,总想排除别人超越的地位,破坏别人超越的状态。”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嫉妒的心理现象,变抽象为形象。
二、情境剧中 见情境。
情境剧与现实相结合,使学生转变观念,接受心理训练。
情境剧表演是学生喜欢的形式,特别是心理健康课中,一些生活故事更适合学生表演。而每一个故事中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它使学生在愉悦的.故事情境中明白了道理,转变观念,接受心理训练。在本课中通过情境剧表演,总结出了克服嫉妒心理的技巧:宽宏大量,善于帮助别人;心胸宽广,热情赞扬别人的长处等。使学生明白: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世上很多的事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想法,可以说是一种快乐的选择。
三、引导反思 改错误。
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说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理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我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从而调整自己,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初步的解决。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纠正旧我,寻找新我。
四、精心设计 净心灵。
精彩的结束不仅仅是全课的总结升华,更是对学生寄予无限期望与启迪,所以本课我在结束时设计了《美丽的心愿》这一环节,让学生许下一个心愿,让孩子们在舒缓的音乐里净化心灵,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应该怎么来做,相信在课件背景小女孩子的祈祷中,在柔和的乐曲里,孩子们一样许着美丽的心愿,并且愿意与大家一起来分享。从而达到心理健康课净化心灵目的。
五、课堂结构巧安排
对于小学高段的孩子来说,嫉妒心理可能有些不好理解,孩子们感受到的,不一定可以说得出来,我在课堂教学中却有些过急,或者情绪不够饱满,没有带动课堂气氛,孩子们处于很茫然的状态,或者是因为这种课堂结构设计对孩子们来说过于复杂,他们所能感受到的身边的嫉妒太有限,至使学生的发言不够勇跃,这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努力避免的。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个崭新的、又极被孩子们所需要的学科,因此觉得肩头的责任,所以每一次课后,我都会努力反思自己的一些做法、想法。永远做一个优秀的、进步的、努力的心理健康课教师,成为我——美丽的心愿!
关于健康的教学反思篇4
这是一节小班的健康活动,主要是为了幼儿了解吃蔬菜的好处。大多数幼儿不爱吃蔬菜,觉得蔬菜不好吃。在这节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观察蔬菜的颜色、形状,以此来吸引幼儿对蔬菜的观察及讨论,让幼儿从地里长出来的菜我们都叫蔬菜;并让幼儿知道蔬菜里有很多营养的东西,能帮助我们长高、长漂亮,并帮助我们消化;这个活动的`目标就达到了
通过让幼儿品尝各种蔬菜来引出活动主题,然后老师引导幼儿认识这几种蔬菜,比如:白菜、胡萝卜、西红柿、芹菜等各种蔬菜。通过几个小事例的分析,让幼儿知道吃蔬菜的好处,鼓励幼儿要多吃蔬菜,吃蔬菜对我们身体有益等。
但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在介绍蔬菜的时候,如果能加入“小动物”就更好了,幼儿就更有兴趣,更容易认识蔬菜。比如:小白兔最爱吃胡萝卜,因为胡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小白兔每天都要吃它,可好吃了!小朋友吃胡萝卜可以保护眼睛,有故事情节幼儿才会更感兴趣,还有一点不足之处就是在这次活动中没能为幼儿准备各种蔬菜让幼儿亲自去品尝,但是在午餐的时候明显感觉以前不吃蔬菜的宝宝也吃的很香,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一定会注意每个环节,力求做到让每个幼儿都感兴趣,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
关于健康的教学反思篇5
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因为它渗透在人生成长历程的每个环节当中。中学阶段更是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任何一个教育的环节都可能影响学生心灵的成长,因此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就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上,同时还要做好学生课下辅导工作。
一、重视课上讲授,引发学生激情,引起教与学双方共鸣
1.抓住学生心理,以趣促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在教一年级心理健康课时,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在教学时笔者就创设出各种情境,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使教学内容贯彻其中,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领悟心理健康知识的内涵。
例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一课,笔者先在黑板上画出七色的彩虹,告诉学生这节课要带领大家到彩虹桥上取彩虹,请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把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留在脑海里的。笔者先用食指在彩虹桥上用力一抹,美丽的彩虹便到了笔者的手上,然后笔者再用中指把彩虹涂抹在脑门上,告诉学生美丽的彩虹已经进入到笔者的脑海里了。然后问学生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天上采摘自己喜欢的色彩呢。学生们兴奋不已,跃跃欲试。笔者便组织学生站排依次到彩虹桥上来采摘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回到座位上,这时笔者就让同学们互相观察,谁把颜色留在脑海中,谁把颜色留在了脑外,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应该如何把自己喜欢的颜色留在脑海中而不留在脑外。很快就有学生得到了答案,应该在取回彩虹后变换手指,由于学生在活动前没有认真观察,所以把颜色留在了脑外。
这是一节简单的观察能力培养课,笔者把整个教学内容以活动的形式贯穿其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兴趣和重视,达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目的。
2.明确游戏规则,以纪保学
心理健康课经常会根据需要组织各种相应的活动,活动的开展必须以学生遵守纪律和规则为基础。由于中学生自律性不强,不懂得主动遵守纪律和规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活动的有效开展。为此,笔者在在教学中一直遵循一套特有的规则:
(1)老师说“大眼睛”时,学生齐说“看老师”,目的是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现在有好多学生直接就叫笔者“大眼睛”老师,这种引起学生注意的方法很有实效性。
(2)每次活动前必须听好游戏规则,如果是个人原因没有遵守游戏规则就会被自
然淘汰,这是课前跟同学们商量时,经过大家同意的,这是对不守规则的同学的一种约束。由于规则是大家一起商定的,所以并不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3)特殊活动的参与者以平时积分高者优先,这是对课上表现突出者的一种奖励。
除此之外,笔者还以在学生桌子上画星星的方式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例如,课上笔者会让积极参与活动并能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学生在课桌上画一颗星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笔者还会给没有认真听取他人发言的同学扣掉一个星星。
关于健康的教学反思篇6
我执教的《饮茶与健康》这一内容,是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认识到合理的饮食与健康密不可分,从而建立起健康的饮食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才选择了这样的一个活动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是以主题的形式呈现出来,一个主题的完成要经历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交流阶段,一般情况下,完成一个主题的研究至少要在一个月的时间。今天我这节课体现的是第一阶段,活动开始阶段,帮助学生生成问题(主题生成),是课题的准备阶段。
很多老师在我上完这节课的时候都没弄明白这是上的什么,甚至觉得这节课老师也没教什么啊,这就完了啊。大家这样想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大多数老师不教这门课,对它的课程特点不了解,可谓不知者不怪,如果老师把学生应该在活动中了解的内容都在课堂中包办代替的话,那就违背被了这门学科设置的初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标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方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调查”、“实验”、“探究”、“服务”、“劳动”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的创新能力。
现在是信息社会,有的孩子的电脑水平是很多老师的所望尘莫及的;很多孩子的科技制作的想法是出人意料的。在传统教育里,这些孩子的天赋很可能就被埋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为这些孩子开辟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也为众多孩子潜能的开发创造了教育的条件。那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里,教师要做什么呢?教师当然不是无所作为,指导、引导、组织、参与就是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角色、身份。
纵观本节课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生动的情境创设为整节课的学习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是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前提。课标指出“教育要回归生活,要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其中特别关注的是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本节课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喝茶场面为例引出研究主题,孩子表现出极大的研究兴趣,为下面开展的研究活动奠定了基础。这里要感谢网络研讨这个平台,我的教学设计是在研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形成的,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2、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特点:发挥学生自主性
课标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学生的实践活动贯穿始终。”因此,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六年级的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已有了三年的基础,对实践活动的开展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在课堂上,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进行这个环节。课堂上学生自主选择研究主题,自主选择研究小组,自己选择研究的方式、内容、结果的呈现形式,自主选择指导老师,而我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和指导者,不包揽学生的活动。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孩子们才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
3、关注活动过程,发挥教师的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没有教师的指导,再好的课程也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学生分组这个环节中,有一个小组只有三个学生研究,而有的小组的人员又比较多,教师发现这一情况后,及时调整,以利于下一阶段研究内容的有效开展。引导学生如果对这个内容感兴趣,也可以加入这个小组中来,在教师的引导下,有两个同学又主动加入进来。老师也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加入这个小组的研究中。教学中我还重视了对活动主题确定的指导、研究方式、方法的指导,为下一阶段主题的顺利实施指明了方向。
值得思考的地方:
教学前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充分的预设:
在此基础上,再发散孩子的思维,指出:除了刚才我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围绕“饮茶与健康”你还想研究哪些方面的问题或者还有什么想要问的问题呢?并让学生在小组进行充分的讨论。这个环节按照我的预设,应该是本节课最难把握的一个环节。因为孩子的思维一旦活跃起来,有时教师都很难把握,我在试讲的过程中,孩子们提的问题真是五花八门,教师在这个环节上是要费一定的时间,一方面要知道孩子的心声,还要把学生的问题有效的梳理成研究的主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为此,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假设,以防孩子在提出问题时,考虑不全面,不好把握。
但在本节课中,这个环节中孩子只提出了(不算前面提出的两个主题)四个问题,其中还有一个是饮茶的危害的主题,再经过和学生的探讨后,成为一个研究主题,这样的话一共就出现了五个研究主题,再问及学生的时候,孩子竞没有再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分析其原因,我想有这样两个方面,孩子在众人面前可能想问不敢问,再就是受“饮茶”这个话题的影响,出现了思路中断,总之这个环节真是意料之外的。这个问题让我的思考是:是不是主题生成后不用再引,而就是围绕“饮茶与健康”你想研究哪些方面的内容,这样是不是能让学生的思路更加宽一些。我将在进一步的实践中摸索,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
在这里也肯请各位领导、同行多提宝贵意见,让我们的教学为达到更有实效性、更好的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共同努力。
关于健康的教学反思篇7
这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如何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整理得较好,整理成了三大类别,但这三大类别,或者说三个问题都是比较大的,其实,下健康还可以有一些小问题,老师应该把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归纳到大问题之下,而不应该把这些小问题删掉,学生可以从大问题中选择感兴趣的小问题进行研究,因为,往往问题越小,越容易操作。
二如何进行小组合作
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学习与协同学习。为了提高本堂课的学习效率,老师可以分成几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可以分成几个小组,分别研究不同的问题。相同的问题可以在一起研究,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这样效果更好。
三如何更有效地交流。
应该说,这堂课,教师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很重视,但学生的交流方式比较单一,特别是研究之后的结果,因为时间关系,很多学生没来得及上传,集体交流基本没有。整合以后,交流形式应该更丰富:生生交流、生机交流、师生交流等等,应该是一种立体化的交流模式,这一点,老师做得不够。
四如何进行评价
评价不应该是形式,不应该简单为:你收获了什么?还应该对学习过程中自己的各方健康表现进行反思,不仅仅对个人进行反思,对小组、集体的活动进行反思。这一点,在本堂课上是做得不够的。
这是一堂较为成功的综合实践课,我觉得她主要的成功之处在于:
一、坚持活动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位老师健康向学生的生活实际(你每天的早餐是什么?)引出研究课题,早餐与健康的关系,应该说,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了兴趣,学生才有了研究动因。同时,在课堂的最后,在学生经过初步的研究活动后,又回到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如何健康更有营养的早餐。
二、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体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1、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且有自己的选择权,可以研究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
2、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有些问题不一定能很好地开展活动,教师在活动中应该注重问题的整理和删选,这对学生以后自己学会选择问题,整理问题是非常有好处的。
3、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自主研究提供了支撑。
信息社会中,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四大支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学生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自己的学习服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与认知的有效工具。
综合实践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而在这堂课里,网络为学生自主研究提供了
可能,学生利用网络:获取和贮存信息(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资料进行浏览,突破了时空的局限,信息量大,且可供选择),整理信息(学生在WORD里修改,整理等),交流信息(学生利用BBS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同伴、老师交流)。这些都是非常可取的。
三、摆正了教师的地位和角色。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和评价者。在这堂课上,教师注重了研究方法的指导,注重了活动过程中的巡回指导,对学生提出一些方法上的建议,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有序高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的亲和力也非常强
关于健康的教学反思篇8
这堂课上过多次以后,我不断地反思,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的切入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对生理变化的接纳、与异性交往的技巧、男生女生心目中的理想异性形象,等等。这堂课我采用了团体活动课的形式,利用学生喜爱的游戏、小品(心理剧)的形式,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情境,渗透异性交往的主题,每个环节活动的主题要点层层递进。
活动之前我做了一些准备:
1、了解班中异性交往的情况,以及对待异性交往的'态度。
2、调查在学生中能够坦诚与异性交往的同学是谁?
3、活动前让学生任意选择座位组成若干小组。
责任时大家可以变得严肃起来,冷静地思考。这才是性教育应该达到的效果。”马航说,“中国性教育远远没有达到一个正常的水平,真诚希望在我们这一代可以改变。”
学生在进入青春期以后,生理、心理上均发生了许多变化,随着这些变化的产生,随之而来各种心理和生理的困惑,让他们迷茫,不知所措,甚至会因此焦虑不已。这一课就青春期产生的一些普遍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解疑答惑。课题针对性较强,切合学生需要,教学目标完成较好。不足之处就是问题类型并没有一一涵盖,需要做好后续工作。
关于健康的教学反思篇9
健康教育课不同于一般文化课,它的授课方式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授课内容、方式、语言等等都与别的文化课有很大的区别。而且涉及的知识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以整合,灵活运用,才能使健康教育课体现其科学性。
如何上好健康教育课,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知、情、意,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经过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摸索、总结、思考、调整,我逐渐形成了以下的思路和想法:
1、抓住学生心理,以趣促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面对从未真正接触过健康方面知识的学生,我在第一堂课里以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为内容。从梦到星座,从“肢体语言”到“从众”,引起了学生对心理世界的好奇,进而讲述提高心理素质的好处:提高学习效率;合理调节情绪;形成良好性格;学会与人交往等,同时说明这些也是健康教育课以后要涉及的内容。这堂课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兴趣和重视,阐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和目的,并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心理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也为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坚持核心原则,形散神聚
健康教育课的重点在于活动中的体验,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应该有主题,有核心。健康教育课也应该坚持一个核心,并围绕这个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学习和体验到对自己的终生发展有价值的核心观念
3、聆听他人故事,因势利导
健康教育课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得的心理体验和感悟程度。学生总是非常关注他人在同一问题上的表现,喜欢聆听他人的“故事”。
(1)心灵感悟:在课堂上,我经常会给同学们同龄人的“故事”。试图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别人都有,自己有也很是正常的,并相信这些问题可以解决,进而学习和掌握方法。其实学生在聆听的同时,也在审视自己。
(2)自我开放:如果健教教师能在适当和必要的时候,作真诚的自我剖析、自我开放,学生也会真实地表达自己、安全地探索自己。不过作为一名健教教师,其最重要的角色始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自我开放应该有一定的原则和限度。
以上是我在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中,经过实践的几点看法和做法。当然,要真正上好健康教育课,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还有很多问题有待发现和解决;要真正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需要更多、更强关注学生健康的力量。
关于健康的教学反思篇10
我很尊崇孔子的“每日三省吾身”,一个人德行的积累离不开反思,同样教学的进阶也离不开反思。下面我就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进行一下阶段反思,以便扬长避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这学期我利用两次课的时间来做适应环境的活动课,第一次训练学生对学习的适应,第二次是探讨对学校环境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
1、我之所以把学习适应单开一节课,是考虑到初中的学习与小学有较大的不同,比如学生提出,中学的科目多了、课时多了、笔记多了、作业多了、背诵多了、听写默写多了、学习难度大了,要让学生有自我认识,并着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先让学生听听各自的解决之道,体现出同伴互助的作用,然后老师指出初中的一大变化,就是要提高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师生共同罗列出学习需要适应的几个环节,每人找出自己的问题,纠正提高。
2、在另一节的适应课中,我联系学校的具体实际来设计课程,比如学生提出了操场小、饭菜不可口,特别是如厕不满意的问题,我谈了一个观点“改变你能改变的,适应你不能改变的”,如果你既不能改变也不去适应,只能使自己增加不良情绪,身心受损。
针对同学提出的高年级学生存在的抽烟、骂人等问题,我提出并辨析了“适应不等于认同”的观点,促进学生思考、选择和适应。
还有的同学有个误解,以为在短期内结识很多高年级的同学就是交际能力好的表现,我提出了不同的参考意见,建议学生在对高年级同学不了解的情况下,先以“静观”为主,长时间观察、了解之后再做选择性的交往,以免结交不理想的同学受其不良影响。
二、九月十日是教师节,我在有的班开展了“教师节与感恩”活动,请同学谈感受和想法,同学记住的多半是小学高年级的老师,而对自己低年级的老师和启蒙老师往往忽略,对批评过自己的老师往往印象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带领大家探讨,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是不是批评过自己、对自己严厉的老师就不是好老师?对学生理解中学老师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对待学生好习惯的培养,我从细节上严格管理要求,比如上下课起立仪式,让学生安静收心,起立不规范和无精打采的就要重来,争取每节课有个良好的开始。
四、对出现的问题课内不能解决的,课下及时解决。一次上课起立时发现一个女生起立慢,心不在焉,就点了她一下,不料坐下后,她就开始摔书,还眼泪汪汪的,我觉得她有点反应过度,沉了一下没去理会,下课后马上找她谈话,才知道她课间跟一个男生闹矛盾,很窝火,我及时做了解决,学生心理也宽松多了。
五、我一直设有各班教学评价表,每次课后填写,包括主题、游戏活动、发言分享情况等,对于了解班级状况,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在教学上,每学期我都有一些新改革、新的举措,并不断改进,还需要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