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建设方案(通用3篇)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 篇1
为加快推进文化强县建设,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经研究,开展20__农村文化体育建设提升年活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完善农村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提升文化队伍工作水平、健全农村文化体育工作机制为目标,通过农村文化体育建设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净化农村社会风气,促进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繁荣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我县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阵地建设
1.打造一批文化品牌镇。按照“一镇一品”的要求,各镇(街道)立足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围绕促进产业经济发展和繁荣农村群众文化,深入挖掘提炼培育区域文化品牌,打造一批文化品牌镇(街道)。各地要围绕提升区域文化品牌内涵,认真制订工作方案,设计工作载体,细化工作内容,抓出亮点特色。要围绕打响文化品牌,通过举办活动赛事和设计文化标识标牌,进行广泛宣传推广,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2.创建一批文化样板村。突出典型示范,选择一批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的行政村,集中部门和镇街资源力量,培育打造文化样板村。样板村要达到“十个一”标准,即要有一所文化礼堂、一个百姓舞台、一片门球场、一个灯光篮球场、一个室内电影放映点、一个文化广场、一家农家书屋、一支农民文艺队伍、一首村歌和一片文化墙。
3.评选一批文化特色村。立足各地实际,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排摸出一批群众文化活动活跃、具有较好文化特色的行政村。通过梳理文字、图片、影视等资料,进一步提炼特色村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县里将组织举办十大文化特色村评选活动,集中进行宣传展示,丰富全县文化建设内容内涵,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
4.新建一批农村文化礼堂。发挥农村文化礼堂在提升农民素质、打造“精神家园”、繁荣城乡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坚持结合实际、彰显特色,挖掘当地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将地域特色文化、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进行有机融合,做到破立结合、继承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礼堂品牌。
5.完善一批文体活动设施。以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加大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县、镇(街道)、社区(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20__年,要完成县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县体育馆和游泳馆建设,开工建设县职工文化活动中心,进一步完善社区文化中心、图书分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二)创新队伍培养
6.实施“群星计划”。加大“种”文化力度,做好基层文化体育骨干和带头人的培养。*年开展大型文化类培训辅导不少于30 场;开展体育技能类的辅导培训不少于20场。加强农村文化礼堂“八大员”培训,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经常性地组织市民宣讲团等团体到各地文化礼堂宣讲。通过辅导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文化体育服务队伍的业务水平,提升农村文化体育活动质量。
7.开展“春风行动”。坚持重心下移,建立部门单位和县级文艺骨干联片挂钩制度。指导各镇街成立基层文联组织,开展县级文艺人才下乡创作采风活动。加强对基层文艺团队、文化志愿者的引导和扶持,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将符合条件的社会文艺团队和民间职业团体纳入政府文化服务购买范畴,开展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精彩的文化下乡活动,发挥主力军作用。
8.健全“培养机制”。建立健全文艺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出台《进一步扶持社会文艺团队的实施意见》。开展以“深入生活、扎根农村”为主题的“学、采、送、种”活动,帮助和指导基层开展文化活动,促进我县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健康开展。
(三)繁荣文化活动
9.农民文化节。根据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精选一批为农村群众量身订制的文化活动,举办首届农民文化节,吸引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活动项目主要有:农民达人秀、农民趣味运动会、农民排舞展演、农民歌王赛和美厨娘大比拼等。通过各类活动和赛事,挖掘发现优秀的草根文艺人才和文化体育团队,充分展示我县农村新面貌和农民新形象。
10.体育运动季。有针对性地开展老年人门球巡回赛、健身操比赛等体育活动,提高中老年人的参与度。组织开展武林大会、游泳、乒乓球、篮球、羽毛球、钓鱼和象棋等单项活动,力争做到“月月有赛事、季季有盛会”,激发群众健身热情,充实人民群众业余文化体育生活。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地各部门要站在落实“四个全面”,加快文化强县建设、实现农村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农村文化体育建设提升年”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县宣传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有关部门要抓好任务分解落实,镇街要重点打造“一镇一品一活动、两村一特一样板”,社会各界要积极主动参与,形成共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合力。
(二)精心指导,营造氛围。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将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切实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力度。建立各级干部联系挂钩制度,及时指导和帮助解决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部门单位、镇街要根据农村文化发展实际,根据总体实施方案任务分工,制订切实可行的细化工作方案。新闻媒体要开辟专题专栏,加大宣传报道和舆论监督力度,动员全社会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村文化体育建设提升年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创造良好舆论环境。
(三)完善机制,务求实效。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体育建设工作机制,加大农村文化体育建设投入,加强基层文体队伍培养。把农村文化体育建设提升年活动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加大日常督查和年度考核力度,确保取得实效。各地各部门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对接,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等资源支持。要加大信息报送力度,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和工作亮点,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推进活动深入持续开展。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 篇2
一、建设基础
学校重视数字化资源建设工作,学校所有教室、机房、部分实训室、工场已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校园网络采用三层管理技术,用千兆骨干网络将13个楼宇用光纤连接起来,采用VLAN技术对校园网网络进行了划分。学校教师和学生电脑桌面100M接入校园网络,接入点达1500余个。自校园网建设以来,我校在校园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积累了一定量的信息化资源和建设经验。
二、建设目标
完善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建立公共信息系统,提供先进数字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功能齐全的教学管理系统;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提高全校师生信息化水平素养,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服务社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三、建设内容
(一)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
通过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聚集优质教育资源,可以使教师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共享,可以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具体包括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互动资源管理平台建设、网络教学系统建设三部分。
1.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
建设学校共享型教学资源,建成集素材、教学课件、试题库、常用软件等为一体的,与课程改革配套的教学核心资源库,与行业企业联合研发的多媒体课件,建成包含4个重点建设专业在内的9个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此项任务和内容具体见4个重点建设专业的建设方案。同时继续加强馆藏图书、电子图书、期刊等文献资源库建设。争取到20xx年重点建设专业的课程均有一定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2.互动资源管理平台建设
互动资源管理平台主要有临时交换文件夹(用于教师临时存储资料,交换资料,可删可增,权限公开。每位教职工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文件夹,教师之间存取、交换资料,临时放上课用素材,课件等,作用大,是老师们用的最多的平台之一)、个人资料文件夹(用于教师个人保存一些个人的资料)、校迅通(发布学校通知、公告、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无纸化管理)等功能。
3.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争取到20xx年底建成网络教学平台,包括网络课堂教学、仿真实训、选修课堂、学生作业、学生评价、成绩管理等。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入数字化教学,同时促进高水平的师生互动,促进主动式、协作式、创新型的学习,从而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管理平台建设
学校利用学分制系统及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对全校的所有师生的教学数据实行统一管理,包括有教师任课、学生信息、学分成绩等一系列信息的网络化查询服务,真正做到教学管理信息数字化。
(三)数字化校园办公系统建设
逐步建立完善的办公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校园内办公数字化,提高办公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使学校的校务、教学、德育等方面建设成规范化、标准化、系列化的数字化办公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局域网服务学校各部门,而且可以借助教育局系统的办公网络直接为教育局有关部门提供服务。
四、资源库建设的初步成效
在学校资源库建设领导组的领导统筹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添置了独立的资源库服务器,配齐所有教师电脑,所有教室配备电教平台,购买了部分多媒体素材,提供了一些教学资源的下载服务等。
(二)采用各种方式对全校教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教师信息化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现代化教学意识得到了加强。
(三)学科动态资源和学生作品已初具规模。教师的电教作品在上级举办的各类评比中有多个获奖。
(四)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尝到了应用资源库上课的甜头,更激发了教师参与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
五、保障机制
(一)制度保障。制订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规章制度,明确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规范、意义和责任。健全调整各项考核、分配和奖励制度,做到导向正确、政策透明、及时兑现、适时调整。通过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和改革,不断完善我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完善健全现有的监控机制,做到师生参与、专兼结合、内外联动、赏罚分明,使项目建设质量实现最大化。
(二)组织保障。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以学校信息中心负责人为责任人的工作小组。做到职责分明,实行职责责任制,各司其职,统一指挥,做到信息畅通、运转协调、统筹兼顾,实现项目建设各项工作制度化、信息化、规范化。
责任校领导:
责任人:
成员:
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目前还存在着诸如各学科发展不平衡、全员参与度不够、制作水平参次不齐的状况,特别是独立开发制作的高水平课件太少。因此今后还需采取各种措施,加强领导与组织,鼓励广大教师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制作更多适合于教学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源,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学资源库。我们还将努力推进软硬件建设,提高网络安全系数,最终建立起具有职教特色的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为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服务。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 篇3
第一章 总则
为了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推进我市"名师工程"建设,促进全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头人,根据《滁州市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及其他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我市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
第二章 名师工作室职责与任务
一、工作室指导思想
以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培训为重点,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指导、辐射作用,形成以名师为核心的高层次骨干教师团队和专家型教师群体,通过整合资源、强化管理、团队培养、整体提升,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配置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名师队伍,从而促进我市教育工作更好、更快可持续地发展,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贡献。
二、工作室及各类人员职责
1、名师工作室的主要职责
(1)成立组织。设立名师办公室,为名师研究提供场地和书籍、电脑等用品,建立名师工作档案,制订工作目标、制度、职责。工作室结合成员的自我发展情况,为成员制定专业发展的规划,签写名师工作责任状,促使每位成员尽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校本研修能力和科研能力,推动成员的专业成长。
(2)教学引领。工作室成员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成为学习型人才,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开展专题研究,引领学科发展。工作室要不断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使全体成员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课题研究。以名师的教育教学特色和研究专长为基础,以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共同智慧为依托,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课题式研究。工作室将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开展一项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工作,并以论文、研究会、报告会、名师博客、公开教学、专题讲座、媒体报道、现场指导等形式向外辐射、示范,形成研究过程资料汇编。
(4)教师培养。采用导师制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作为学员、其他教师的导师,与双方结对子,培养学科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要同每个成员签订中青年教师培养责任书,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和途径,努力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教学业务精、创新能力强的骨干教师。
2、工作室主持人职责
(1)主持名师工作室的工作,确定本工作室研究发展方向,拟定名师工作室的顺畅运行的等各项规章制度,负责管理和使用工作室经费。负责开展研修人员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建设,引领工作室成员提升综合素养。
(3)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每学年组织专题研讨不少于2次。指导成员开展研究课题,或指导成员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三年内完成1项以上科研课题。每学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论文1篇以上,任期结束时要有工作室成果汇编。
(4)负责对工作室成员和学员的考核、评估和评价工作,采取学年中初评、学年末终评的办法,对不履行工作职责,不适应工作,教学业绩较差的成员、学员提出调整意见。建立成员档案,向学校总结汇报,接受主管部门的指导、检查、评估、工作室的年度考核和终结性考评。
3、工作室成员职责
(1)树立良好的师德,倡导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工作室主持人的引导下与工作室其他成员合作交流,共同成长,遵守名师工作室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每学年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做好各种研修记录,提交研修总结。
(2)在工作室主持人的引领下,不断改进学科教学,总结教育教学方法、经验,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实现自我成长,成为学科教学的示范者。每学年进行1次以上公开教学展示,提交1份以上优秀教学设计或优质课例实录。
(4)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三年内参与完成1项市级及以上科研课题,积极参加天长市级以上各类教学竞赛,努力取得好成绩。
(5)指导和帮扶青年教师。每名工作室成员必须结对指导至少1名青年教师,经常听课、评课,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并有记录存档,并积极参加在线互动研讨。
第三章 名师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一、领导组职责
市教育局成立天长市名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名师工作室的组织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董启湖副局长担任组长,教研室主任赵树杰担任副组长,成员由教研室各相关学科教研员组成,领导小组下设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研室,具体事务由魏为秋老师负责。主要职责是:
1、审查名师工作室培养发展计划、年度活动安排,检查名师工作室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审查名师工作室工作报告和经费使用情况。
2、协助协调各名师工作室大型研讨及展示活动,组织名师支教等活动。
3、对名师成果进行总结、宣传和推广。收集汇总名师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课程建设方面的成果。
4、负责对名师工作室进行考核。
名师工作室日常工作由主持人进行组织与管理。
二、经费管理
名师工作室经费标准为每个工作室每周期(三年)3万元(含主持人工作津贴)。由市教育局按年度下拨到主持人所在单位。名师工作室经费由主持人所在单位代为管理,主持人负责经费开支,主持人和所在学校校长(主持人为校长的由其委托一名负责财务的副校长)共同审签,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工作室的各项业务活动,包括主持人工作津贴、添置书籍和办公用品、专家授课、课题研究、学术交流及与培养工作有关的公务出差等。其中主持人工作津贴为每年20xx元在市教育局列支。工作经费接受教育、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检查监督。
各名师工作室所在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提供配套经费,创造基本条件,支持名师工作室开展活动。
三、考核制度
名师工作室年度考核由市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和主持人两级负责。
(1)天长市名师工作室工作领导小组考核名师工作室,进行每年一次的过程性评价和工作周期结束时的终结性考核评价考核。采用到工作室所在校听课、座谈、查看网页、资料等形式,依据工作室成员培养规划实现情况、成员的科研成果、教育教学或管理业绩、对成员的考核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考评。对工作业绩显著的名师工作室给予表彰;对工作无进展或经费使用不当的工作室,由市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办公室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将取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资格。
(2)工作室成员的考核由其工作室主持人负责,由成员所在学校根据其思想品德、理论提高、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提升水平等方面综合考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考核不合格者则调整出名师工作室;同时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