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文库工作报告内容页

关于交通的社会调查报告

2024-07-18 19:09:01互联网工作报告

关于交通的社会调查报告(精选3篇)

关于交通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1

一、活动主题及宣传口号

“关爱生命、文明出行”

“文明交通,绿色出行”

“文明出行每一步,关爱生命每一天”

二、实践活动的目的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保障市民的安全出行,提高公众绿色出行保障人身及财产安全的意识。全面推进“文明交通,绿色出行”建设,增强首都市民现代交通意识和文明交通观念,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我社会实践小组决定,深入地组织开展“文明交通,绿色出行”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根据社会实际要求,结合社会实际,号召广大市民、学生积极参与,身体力行地为营造哈尔滨良好的交通环境和文明秩序做出贡献。

三、社会实践的意义

1、倡导学生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式出行,即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如:乘坐公共汽车、步行、骑自行车、文明出行等,提高学生对“绿色出行”生活理念的认识,从小开始实践并影响其家人,从而将“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的概念根植于孩子心中,从小培养其节约能源的好习惯。

2、号召人们文明交通遵守交通规则,养成良好习惯注意个人安全。

3、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上网调查查找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和调查的方法,能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总结,并写出调查报告。

4、体验研究学习过程中与同学们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培养社会实践的能力,增强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总结出课题研究的成果。

四、活动内容及流程

(一)校内:

1、发出一份倡议:在校园内发出一份“关爱生命,文明出行”倡议书。

2、开展安全知识宣传:

通过展板进行安全知识宣传,重点进行“遵守交通信号”、“拒绝乘坐安全隐患车辆”等安全常识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患意识。< 好好文库 wWW.HaoHaoWEnkU.COM>

3、开展文明交通遵守交通规则的宣传活动。

(二)校外:

1、印发倡议书向大家介绍文明交通绿色出行:

给每一位家长发放“文明交通,绿色出行”的倡议书,集中进行详细解读,确保人人知晓交通安全常规要求,并在倡议书上签名。

2、在公交站点进行宣传:

在公交站点对乘车市民以及过往行人进行文敏交通的介绍以及宣讲,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了交通标志、红绿灯、交通信号、斑马线、汽车上的注意事项等知识。并倡导文明在脚下: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坚持走斑马线或过街通道;不乱停车;驾车穿越非机动车道时不超速、横行;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不拥挤、争抢座位,公交车上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妇及怀抱婴儿者让座;观看文体表演、参加公共活动不迟到早退。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

3、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组织学生走进小区,走向街头,向小区居民和路人发放文明交通传单及宣传图片、资料。

4、开展一次问卷调查:

向居民、路人、学生家长发放交通调查问卷,通过问卷了解当地居民交通安全的情况和交通安全的意识,提醒家长文明行车、乘车成为孩子文明出行的好榜样。

5、组织宣传签名活动:

向市民以及其他行人宣传本次活动的意义和好处并签名。

五、调查内容

1、市民对文明交通绿色出行的看法。

2、市民对于交通规则的了解情况。

3、市民对于文明交通绿色出行的支持程度。

4、市民对于目前现状的看法。

六、调查体会

在调查的过程中,也会经常遇到很多人不配合,但这是很正常的事,所以需要我们很耐心的进行交流,在过程让他们相信我们,而且让他们知道,这个活动所带来的意义。

所以现在还依旧很感谢那些配合我们的人。是他们为我们提供了最有用的资料,让我们通过调查,得出最真实的结论,也把最好的建议交给有关部门,让他们最直观了解到市民对绿色出行以及新能源汽车的了解程度和看法,并及时有效的做出新的变化。在过程中,我们也一定程度提升了自己语言的交流能力。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选择文明绿色的出行方式,为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公众绿色出行意识贡献绵薄之力,并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与了解。

关于交通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2

一、内容摘要及背景:

交通堵塞,又称交通挤塞、交通拥挤、交通拥堵、塞车或堵车,是指一种车多拥挤且车速缓慢的现象,通常在假日或上下班尖峰时刻等时刻出现。此情形常出现于世界上各大都市区、连接两都市间的高速公路,及汽车使用率高的地区(如美国)。此外,人们经常把容易塞车的道路,称为交通瓶颈(或交通樽颈)。北京作为我国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是全国流动人口聚集的一个主要城市,近年来,人口规模快速膨胀。在非常庞大的人口总量和高比例的流动人口情况下,北京的交通面临极大的挑战,堵车现象十分严重。在非常庞大的人口总量和高比例的流动人口情况下,北京的交通面临极大的挑战,目前,北京交通的拥堵情况大家提起来都无可奈何,尤其在市内二环和三环内,每天早高峰和晚高峰车辆都行驶缓慢,使人们出行花在路上的时间大大延长,上下班路程长达一个到两个小时已经非常普遍。

二、调查目的:

随着中国社会不断发展,交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国家以及每一个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北京,拥有世界先进的交通体系,却依然深陷交通问题中,这无疑成为我在北京体验最深,也最让我深思的。分析其中的困扰、造成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我个人的意见,希望能够对于交通问题不再是一味地抱怨,而是能够改善我们生活环境。

三、调查对象:

1、公交车、出租车司机;

2、交通管理人员;

3、出行市民;

4、其它。

四、调查方法:

1、人员采访;

2、实地观察;

3、其它。

五、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采访,我发现北京交通拥堵的问题造成原因有以下几点:

1、人口基数庞大。目前北京人口超过20__万人,核心区域,如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人口密集程度已达到23953人/平方公里。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无疑成为造成北京交通拥堵的最直接的原因。北京的公共交通系统在世界上都是可以排在先进行列中。但是在如此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中,拥堵的情况还是每天都在发生。因此在朝阳区比较密集的商务区,我进行了部分抽样调查。通过询问和记录,家庭地址在三环和四环之间的上班人员,平均上下班时间在1小时至1小时30分钟之间;家庭地址在北京4环和五环之间的上班人员,平均上下班时间在1小时30分钟至2小时之间;家庭地址在相对偏远或是北京郊区一带,上下班时间就会超过2个多小时,甚至更长。由于各个公司上下班时间基本上在同一时间段,导致在上下班时间段中人流量超过交通饱和状态,导致交通拥堵。所以无论多么发到交通系统都会因为地域及客观条件限制,拥有自己的极限,当突破极限承受状态,再发达的科技也只能枉自兴叹。

2、政策的预见性。首先我要说明的是,针对交通拥堵问题,政府出台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政策。但是出台的政策都是在弥补,或是解决已发生的问题。由于长时间的社会习惯性,很多政策在出台后没有收到预期效果。现在很多城市都开始实行汽车出行限号,汽车购买摇号等政策。不得不说,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交通压力,但是是否有明显效果还是值得商榷。出台的政策是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可是对社会发展或是引起的整体连锁反应是否真的有利呢?如果只是短暂解决,或是没有很好的长久性,那么这个政策的出台也只能是昙花一现,表象的改变是否能够满足我们对于交通的期待?这样的期待最终会变成什么,真的需要引起深思。

3、人员素质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很多国家也存在车辆多,人员基数大的问题。但是其交通拥堵情况却比北京好很多。相对同等的条件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道路上的每条标注的线,每个到路口设置的红绿灯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每条线都是在规范车辆的行进区域,每个红绿灯都是保证路段畅通及安全的保障。然而,有相当比例的人忽视这些问题,甚至熟视无睹。很多拥堵路段都是由于前方出现交通事故引起的。每次出现交通事故,总会是由于一方没有按照规范及规定操作而导致的。也许只是为了争取那几分钟的时间,却耽误更长的时间。人们听到“丢了西瓜,拣芝麻”都会一笑而过,但是殊不知这样的做事方式何尝不同于西瓜与芝麻间的选择?无视交通规则、抢占其他车道、强行超车、加塞都不是帮你节省时间的捷径,这只能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心态,只能让人离要去的方向越来越远。

六、解决方案:

以上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虽然是概括,但是都是直接导致交通问题的源头。事情的改变不是从细节开始改变,而是要回归正确的方向。如果方向都不对,改变细节又有什么意义?故以下三点是我提出的解决意见:

1、人口基数庞大。我们不是要疏散或是通过生活压力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无法生存而选择离开。北京之所以人口数量庞大是因为更多更好的就业、生活的机会相对较多。更多的人愿意离开家,到北京寻找发展机会。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离开家,并不是每个父母都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留在家里长期分离,但是为了生活的更好,为了寻找到更多的.机会,不得不迈出家门。应该将更多的机会分放的各个地方,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人可以在自己的家乡生活工作。而这样的调整需要国家的扶持和改变。这不是在短时间能解决的,但是需要明确方向,逐步调整。

2、针对政府出台政策的问题。政府是否出台的政策能够有一定的前瞻预见性,不是短暂的解决问题,而是符合整体发展方向的同时改善目前的交通现状。这样才能给社会提前灌输新的理念,慢慢改变和培养新的交通意识和理念,形成新的社会习惯,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就像国家的5年规划,规划的是方向,是预期,是细节,是结果。徒观其表,而不思其心,为掩盖后的假象所欢愉,意义何在?

3、人员素质。这不是贬低,不是羞辱,而是同为一族的人所发出的声音。点滴均是长时间社会演变所塑造出来惯性。一点一滴的改变就会成为发展的源动力。星火燎原,碟引狂风。只需要每个人做一些改变,就会有更多人效仿,就会成为社会的风气,最终成为每个人的习惯。不要因为这件事太遥远而不做,因为不做就永远达不到成功,迈出一步,我们就可以离成功更近一步。我愿意从我做起,去改变、去影响。

七、总结:

交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人不是只抱怨交通拥堵,而开始思考如何能改从自身改变,配合国家宏观的调整,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关于交通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3

公共交通是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市民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城市的公交服务质量,更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市政府对我市公交发展十分重视,XX年3月提出了争创全国先进,中西部一流,群众满意的城市公交发展目标。为推进我市公交优先发展,市政协成立了调研课题组,对影响公交发展的各方面因素进行了深入调查,以期对发展公交,缓解市民出行难提供一些帮助。

一、公交现状

(一)基本情况

17.67标台,城区公交出行分担率23.22%。

近年来,为建设全国先进、中西部一流、群众满意的城市公交,解决市民出行难问题,市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国有主导的城市公交,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主要做法有:

1、增加车辆和调整线路,提高公交运力

XX年底,中心城区公交营运车辆5220

2、推行ic卡票制改革,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

市公交集团公司推出ic卡并相继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后,

3、试行公交专用道,提高公交运行效率

(二)主要问题

在国内同类大城市中,市的公交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主要表现为站点远、乘车难、换乘难,从而导致公交车速度慢,准点率低。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期,公交车候车时间过长,车内拥挤不堪,上下车秩序混乱,群众反应强烈。公交服务水平不高导致市民大量选择私家车、自行车、电瓶车、出租车等方式出行,大大增加了本来就不堪重负的道路负荷;而道路负荷大、拥堵又导致公交车的运营速度更慢,促使更多的人选择乘坐公交车以外的方式出行,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公共交通发展落后已经成为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

经过深入分析,我们认为制约公交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线网、场站、路权、行业监管、内部管理及相关配套政策。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引发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公共交通的发展,使得市民出行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缓解。

1、线网

现有的城市公交线网设置不够科学,层次不分明,分工不明确。这是影响公交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主要表现为:线路重叠过多,线路走向设置不合理,对市民出行考虑不周。许多居民小区没有公交车经停,居民公交出行困难,被迫选择其他出行方式。近年来有关部门虽然已在着手进行线网优化,但尚未达到科学规划、合理设置的标准。

2、场站

公交场站建设滞后,是影响公交发展的`瓶颈。长期以来,城市建设中对公交场站的规划和建设严重不足。新开发区域的公交场站建设常被忽视,旧城区原有的公交场站也被大量挤占挪作他用。一环路以内现在已经没有一个公交场站。市公交集团近年来车辆增加很快,但场站建设滞后,目前使用场站仅50个,计835余亩,按国家建设部有关标准计算缺口近50%。场站缺乏直接影响高峰班次的投放,当前在运力比较充足的情况下,也无法加大高峰期车辆的投放。

场站不足还严重影响到公交线网的优化。市内缺乏中转站首末站造成线路过长,加大了优化线路的难度。一个需要引起充分注意的是例子是,正在建设中的天府广场地铁中心枢纽,就没有规划和建设公交场站。

3、路权

城市的公共资源之中,道路资源最为紧缺。长期以来,在道路资源的分配上,公交路权优先的原则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20__年5月之前,一直没有设置公交专用道,仅在几条最重要的干道上设置了公交优先道。由于相关管理未能合理配套,这些公交优先道经常受到大量社会车辆的违法侵占,严重影响了公交车的运营速度。运营速度的降低使公交车发班频率和准点率降低,造成等候时间过长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公交出行分担率的提升。

路权涉及到的最大困难是市区路网存在大量的瓶颈路段、双向6车道的路网不完善,需要进行新一轮的市区道路改扩建工程。

4、政策

城市公交作为带有一定公益性的社会服务,政府应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对参与经营的企业,应不分国有和民营,都给予国民待遇。比如,市公交集团推出ic卡优惠票价和对特殊人群的免费优惠后,民营公交线路因为不能得到政府的相关补贴而未能实行同样的优惠票价,不能刷卡,从而形成一个城市两种票价 的现象,参与公交服务的民营企业和乘坐民营公交的市民对此有较大的反映。

二、意见和建议

(一)坚定信心,确定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

要促进城市交通的良性发展,首先要解决城市交通的发展模式。目前,我市平均每天新增500余辆机动车上路,主城区的电瓶车已达120万辆,道路资源难以承载社会车辆增加的压力。因此,要坚定不移地选择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多元化城市交通系统,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城市交通结构应以公共交通为主体,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快线公交为主体、支线公交为支撑、出租汽车为补充,合理匹配、高效快捷并与城市规模、人口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交通系统。同时,对小汽车采取不限制购买,但限制使用的办法,出台一些调控政策,在不同的区域特别是中心城区控制小汽车使用。对电动自行车的限制措施也应该继续加强。

同时,为适应公交优先发展的需要,建议修改《市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对我市公交发展的指导原则、政策支持、管理体制、资源配置、服务规范、监管执法等,按照新的形势和要求予以相应调整。

(二)加快线网优化建设,根据线网需求合理配置车辆

同时,为适应线网优化的需求,建议增购高性能大容量公交车和小型公交车,使车辆结构尽快形成合理的比例,在适应城市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和干线、支线公交对车辆不同需求的同时,提高公交舒适度,以吸引更多的人乘坐公交车。

(三)综合开发利用,加快公交场站建设

公交场站是线网优化的重要基础,要加大公交场站的规划力度和规划执行力度。在土地资源紧缺的主城区,旧城改造要规划地下公交场站,要求开发商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以有效地解决首末站严重短缺的问题。公交场站的深度开发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鼓励公交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公交场站建设。对于新开发区域,公交场站的配建必须纳入新建小区的强制性条件。只要达到一定规模的新建小区,必须配建相应规模的公交场站。场站建设要实行综合配套建设,要对整个区域综合开发和立体开发,进行统一管理。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议相关部门选择一个场站建设作为试点,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样板和经验。

正在修建地铁,轻轨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地铁、轻轨和公交汽车的效率,要系统规划三者之间的换乘驳接枢纽,有机衔接,以充分发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综合效益。

(四)推广公交专用道,建设快速公交系统

公交运营速度是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的核心问题。要下决心在具备条件的交通干线上实行公交专用道,建设快速公交系统,使公交出行较私人交通出行更具优势,从而吸引更多的人选择公交出行,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

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应该遵从专用、快速、大容量和线网整合四条原则。加快配置先进科技设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调度管理公交系统,也是建设快速公交系统中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实行公交专用道的道路条件是双向6车道。目前这样的道路并不是太多。一些干线如新华大道、红星路部分只有4车道。建议加大这些路段工程的改造力度,尽快在这些干道设置公交专用道。同时,为实现路权向公交倾斜的宏观目标,建议市交委、交管局参与城市建设的规划和城市道路的技术规划设计。

(五)加强对公交企业的监管,鼓励民营公交企业整合

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市政府提出的争创全国先进,中西部一流,群众满意的城市公交发展目标,制定行业服务标准,对公交企业经营线路进行动态管理、考核、授权经营;要提高公交企业进入门槛,严格禁止挂靠经营和收取保证金等办法的承包经营。

加强监管,提升公交企业服务水平。建议今年内重点研究解决市民反映突出的运营时间问题。目前公交除少数干线外,绝大部分线路均在晚上7至8点收车,这样的时间表同二三十年前基本没有区别,与现在的城市规模和市民生活方式不相适应,与市打造最佳人居环境的奋斗目标不相符合。应根据市民需要,对线路的收发车时间做出相应调整。

整合规范民营公交企业。现有民营公交企业9家,利益分散,经营矛盾大,不利于公交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行业监管,同时也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害。有关部门应以优质服务和安全生产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进行调控,支持鼓励民营公交进行整合,引导其进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以减少经营矛盾,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服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