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文库工作报告内容页

实习调查报告

2024-05-18 01:27:02互联网工作报告

实习调查报告(精选25篇)

实习调查报告 篇1

20xx年秋季开学,广西正式实施新课改,旨在一改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机械地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变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中学习知识和获得生命情感价值体验的主体,从而使教育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

南宁四中是一所普通中学,一个月实习下来,实地进入课堂才深刻感受到新课改理念虽好,但真正操作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资深高级教师上课学生都能睡倒一片、提问课本内容无人应答、上到哪一页不知道、画哪里也不知道……活跃的课堂是每个政治老师都追求的,它能让政治课从繁琐、死板中脱离出来,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走向轻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此气氛,对于初为人师的我们动力何在?讲课的欲望何在?基于此,笔者在与指导老师、实习班级学生深刻谈话的基础上,在听了一星期教学指导老师的课、听了半个多月其他实习老师的课以及在自己上了8节政治课、一节讲评课的基础上写了此份调查报告,期望能给自己一个提升,也给后来者以经验借鉴。

(二)调查对象

四中卢XX老师、黄XX老师,高一年级(1)、(4)、(7)、(8)班学生。

(三)调查方法

访谈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实验调查法

二、调查经验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感性思维仍强于理性思维,思考问题也往往凭一时的好恶,他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往往就兴致盎然,反之则兴趣索然。因此,在课堂上要使学生对政治产生兴趣,就必须找到让学生兴奋的点,让学生从瞌睡中爬起来,在兴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经笔者调查发现,对于以下的点,学生最感兴趣、最易兴奋、从而最能活跃课堂:

(一)播放贴近学生生活及与热点时政相关的视频、音乐或展示图片材料

我们的教学指导老师因教学经验丰富且对课件制作不甚熟悉,因此他上的班级是不用多媒体教学的,但是他建议我们新老师使用多媒体。上过一两次课后就发现,只要一放视频、音乐或展示图片,学生立马主动关灯拉窗帘,然后安静坐着,目不转睛、两眼泛光地盯着大屏幕,连趴了很久的同学也都纷纷爬起,精神抖擞着加入大部队。吸此经验,此后几乎每节课我都准备2分钟左右的相关音乐、视频或几张图片,在课堂导入时或中途播放,且尽量中途播放。播放完之后呢?兴奋一般只能持续10分钟左右,该睡的继续睡,该干嘛的又做回自己的事儿了。因此,每节课找那么两三个兴奋点来吸引学生就非常有必要了。

(二)利用小故事解释拓展课本知识点

如在讲《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一课,讲到学生们熟知的少数民族之一“壮族”时,我跟他们拓展说,以前其实是写做“僮族”,1965年,经周恩来总理倡议,国务院就把“僮”字改成了“壮”。为什么要改呢?这一提问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学生们就各种回答。这时气氛就来了,教师也就可以顺利的继续开展教学了。

在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自治权时用了学生熟知的“三月三”放假的例子,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的知识能够迁移,我还利用自身优势同理讲了我们瑶族自治县“盘王节”放假的规定。(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几个瑶人乘船飘洋过海,遇上狂风大浪,船在海中飘了七七四十九天不能靠岸,眼看就要船毁人亡。这时,有人在船头祈求始祖盘王保佑子孙平安,许下大愿。许过愿后,风平浪静,船很快就靠了岸,瑶人得救了。这天是农历十月十六日,恰好又是盘王的生日。后来瑶族人民就把这一天定为“盘王节”,这一天,我们会跳传统舞蹈——长鼓舞来庆祝瑶人的新生和盘王的生日。富川是脐橙之乡,现在把脐橙节和盘王节一起过,多了个免费吃橙子大赛,就使得节日更加热闹了。)用一分多钟讲了盘王节的由来和过节时的主要活动,学生就觉得非常有趣。会问很多:“那老师你会跳长鼓舞吗?”, “老师吃橙子真的是免费的吗?等问题。整个课堂也就活跃多了。

(三)点名回答课堂提问

教学指导老师在我们上课之前就给我们建议说,学生可能对于很多问题都回答不上来,所以我们提问,只能问课本上有的。但,就是课本明摆着,学生要么都找不到,要么找到了也不搭你,死气沉沉的。没人回答课讲不下去,总不能一节课40分钟都是老师一个人在那儿说吧?这时,点名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就十分有必要了。

刚上一个班的课,能认识并且记住的也就那么两三位同学,或直接让他们回答,或拿座位表随便点,主动举手是没有的。发现一点,就在提问后看着座位表说:“看谁的名字最大气,或说最具特色老师就请他回答”,点个与某明星或某历史人物名字相似的,像高一(4)班有个叫“李俊杰”还有一个叫“黄俊杰”,我会说“哎呦,好名字,来,回答一下。”学生们会有一点小起哄,气氛就非常轻松了。没有这些名字的话就点个名字大气的,直接问“咱们班谁的名字最大气啊?”学生一定会积极主动推荐人选,这时学生推荐的人一般是在班里比较活跃的,让其回答也可活跃气氛,他不懂可以叫另一人帮回答或叫邻坐回答。这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个点,在这样一个氛围下学生不会心惊胆战的害怕老师点到自己。如果这时候,教师适时给予相应鼓励,也就更能提高其积极性了。

(四)讲课时穿插练习

还是以讲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的自治权为例,直接讲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哪些自治权,然后一个个解释什么是经济自治权、什么是文化管理自治权、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多没意思,学生觉得无聊又记不住,自己也讲得无聊。这时就可以直接让学生看课本,问“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哪些自治权?”完了直接给题、给材料: “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习惯节日放假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98号)规定,将“三月三”这一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让学生判断材料体现了哪些自治权。一般学生只能回答出体现了“立法自治权和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中还有体现了“变通执行权”,学生对于这个不懂,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解释什么是“变通执行权”,这一权力在材料中是怎么体现的。

就这样以一种检验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既达到了活跃气氛的目的,又达到了加深理解的效果。如若讲完课还剩时间,也可以把课前准备好的2—3道相关练习让学生做,做错了吸取教训下次错的可能性就会变小、做对了让学生有些成就感,可谓百益而无一害。

总的来说,在理科班上课,只要你有些例子、有些材料,学生都会相对活跃;而文科班女生较多,或因害羞或因不想成为焦点、或是真的不会,上起课来就会觉得相对沉闷。这时候,睡觉的人就必须认为他懂了,有问题时就叫其回答,起杀鸡儆猴之效;文科班很沉闷,相关视频、音乐、图片或材料必须得用,男生的作用也要给他积极发挥出来。只有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才会有活跃的课堂,也才会有充满动力讲课的教师!

三、结语

以上四点是一般课堂中比较能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兴奋从而提高课堂活跃度的点。

本文所说的“兴奋点”是指能激起学生精神振奋或激动的情景痕迹。通过找“兴奋点”,尽力唤醒正在沉睡或准备沉睡的学生,吸引心神不定或到处游离的同学,活跃课堂气氛,让老师有点小动力继续上下去,使我们的政治课、特别是有些远离学生生活的《政治生活》能够继续上下去。课堂是一个师生沟通的生命场,但是在普通中学,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你的生命在陪伴着他的生命,因此,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教师就不能就知识点讲知识,而必须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不能让学生觉得学习就是一种负担、就是一种任务。我们老师必须要学会在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去接受你,接受你讲的东西。课堂时不时有点气氛,学生轻松了,教师上起课来自然也就轻松顺畅了,我们教学目标也就能更容易达到。

实习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概况20xx年8月28日至9月30日,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镇江市南门小学度过了我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涯。我这一个多月的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实习,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做了一番的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语文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学情况的。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以我实习的三年级语文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我的指导老师王燕老师、年级主任张俊妹老师、三年级二班班主任黄丽萍老师以及两位新老师:仲菲老师和孙琴老师。

三、调查结果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首先,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方面谈一谈语文教学的状况。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我发现三年级的语文教师的文化水平都是大专。经过从教导处了解的信息,在这所小学中拥有大专文凭的老师占多数,只有少数教师拥有本科文凭。这证明小学语文教师普遍文凭不高。另外,有些人的普通话不算很标准。这些状况比较让人忧心。其次,从现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面来看语文教学的状况。在教学方法方面,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基本都采用问答法、讲授法,少数有经验的老教师会采用自学辅导法、情境教学法以更好地达到效果。在采用教学设备方面,经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原始的:老师讲学生听,他们很少使用多媒体、扫描仪等先进的手段。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他们认为小学的主要任务还是在认字识字一块,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无形之中就降低了写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学生的自觉意识不高,基本是老师写他们也写,老师不动他们也不会动,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只能舍弃先进的设备,转向老旧的方法了。事实也证明采用老旧的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另外老旧的方法具有其独到的灵活性,它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可是随时更改课堂内容的设置,这是先进设备所不具备的。从教学态度上来讲,小学的孩子都还未定型,心性不稳,不仅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单个人的不同时段语文成绩也有很大差别,小学语文老师们并不认为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他们一视同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他们对所有的孩子都有耐心,他们极力想让孩子听懂,所以变换着方式让孩子感兴趣,并且看这些孩子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他们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老师也没有采取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当然,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对于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三年级的语文老师们对预习指导和字词教学工作很重视,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低年级转上来,对没有标读音的课本一时还不大能适应,所以要确保他们认识字后才能开始课文教学。在作业要求方面,三年级的老师可以说是非常严苛的,这是为了让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能更好的适应更高年级的要求。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我实习的年级是三年级,学生都在十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心智很不成熟。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不仅男生好动,女生也不容易安静下来,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级是个特殊的时间段,语文这门学科从这个年级开始,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从这里他们上语文课的任务不仅仅是识字,更重要的是要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语言,如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语文的知识的,这非常让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头痛。所以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维护课堂秩序就成了每个三年级语文教师的重头戏,他们努力以富于激情的声音、高低起伏的腔调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以游走于课堂每个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惩罚维持着课堂的秩序。我在实习期间上课时也曾经有这样的困扰,后来我也学习使用这种方法,课堂收效还不错。据了解,在现今中学,有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学,每天说的也都是母语,特别是理科生,他们的这种想法更为严重,他们认为自己又不想成为作家,语文学的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况且自己考试时得分也不会太低。还好,这种现象在小学里是不常见的,我想从学生方面说,这可能是因为小学生年龄还小,和语文的接触还不深,语文这门课对他们来说还是一门很新鲜的学科,对语文知识还有着浓厚的兴趣。当然这种现象和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也是分不开的,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语文,他们使尽手段、用尽方法,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语文学习上来。

在实习期间,我曾带领实习班级的学生去多媒体教室上过三次课。通过这几次课,我发现小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他们自律意识比较差,到了新鲜的地方就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导致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另外由于学校资源问题,多媒体教室又是科学实验室,实验器材设备比较多,学生好奇心太强,尽管老师千强调、万强调,还是有个别学生会去拿、去碰。正因为这样,这所小学的语文老师都不愿意带着学生使用先进设备。

小学生是很单纯的,正因为这样,当一个称职的老师就必须学会在适当的时机夸奖他们,尽量用表扬来鞭策他们进步。当然也不能全靠表扬,在行为习惯的调整方面,批评和惩罚也是很重要的,否则引不起他们的重视,甚至会让他们产生老师不足惧的想法。小学生也是很敏感的,不能因为他们年龄小,就认为他们不懂,其实他们都拥有雪亮的眼睛。调查中,小学生最喜欢的是贴近他们思想的老师,他们会去寻找老师跟他们的共同喜好,如果共同喜好多,他们会比较亲近这个老师,反之,则比较生疏。他们最不喜欢的老师就是那种对待学生不公平的,无论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还是贫苦人家的孩子,无论是乖学生还是调皮的学生,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不约而同的。每个孩子都是想通过自己的途径引起老师注意的,用的方法可能会让老师喜欢,也有可能会让老师产生讨厌的情绪,后果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可以说每个孩子的行动出发点都是好的,端看老师是如何看待它。实习中,我就见到这样的事情。我实习的班级有一个小男生叫李嘉龙,很是调皮,老师不看到他还算比较收敛,老师的目光一转到他身上,他便更调皮了,老师对他就比较头疼,因为他上课老是插嘴。综合我的所见所闻,我认为李嘉龙只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所以我比较注意他的一言一行,在每次跟他的谈话中争取引导他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我认为,当一个称职的好老师,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寻找适合他们的引导之道。这样才不会让学生抵触老师,甚至抵触这位老师所教的科目。

小学生年纪比较小,所以知识面比较狭窄,上他们的课就不能海阔天空地、一股脑儿地将语文老师所有知道的、关于课文的东西都灌输给他们,要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如果语文老师不管不顾这些,那就有可能使学生失去上语文课的兴趣,甚至讨厌起语文课来。实习期间,我教的第一篇课文就是《做一片美的叶子》,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一片叶子都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这里需要给他们拓展一下关于光合作用的含义,但是又不能讲的太过深入,不然的话不仅语文课不像语文课了,而且学生也理解不了。于是,我用我自己的语言比较浅层次的讲述了一下基本过程,只要求他们明白叶子做的工作是光合作用便成。

在学习压力方面,我是在小学实习的,调查的对象都是小学生,教育局明文规定他们的在校学习时间不能超过六个小时,回家作业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因为回家作业的总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所以划给语文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我认为他们的负担还是很轻的。不过我不是他们,不能为他们立言,为此我专门进行了了解。据我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到的,大多数学生对回家作业的量还是很满意的,也能够及时完成,只有少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迟交或不写作业。可是他们普遍都认为在校的课堂作业太多了,导致他们没时间玩耍。我了解到硬笔习字册是他们课后必须要完成的,大多数时候还要完成大练习册和补充习题的订正,有时候还需要在校完成作文的底稿或誊写。针对这种情况,我特地去问了几位老师,老师们告诉我其实他们并不想这样,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一是由于教育局给的回家作业时间太少,导致很多既定任务无法完成;二是学生本身回家作业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能利用课后时间让他们订正返工;三是学生的升学还是要靠他们自己的成绩,放松作业这块,有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学生家长也不能理解,这在前几届有过这样的前车之鉴。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小学生的感知觉已经逐渐完善,他们的方位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有序。小学生的记忆能力也迅速发展,从以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到词的抽象记忆能力逐渐增长,从不会使用记忆策略到主动运用策略帮助自己识记。小学生的言语也有很大发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头言语,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掌握了书面言语,学会了写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所占的成分较多,而高年级儿童抽象思维的成分较多。

小学语文教学要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找出适合本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在思维方面的发展,引导他们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重视学生在言语上的发展,适时给与引导,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适时把握学生在识记能力上的发展,让他们多记多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一般特点:入学以后,他们的社会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与老师和同学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在与老师和同学的相处中,他们逐渐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他们的学校适应有重要影响。这种关系的质量既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班级、学校的归属感,也影响到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小学阶段也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他们的学业成败、社会技能的掌握程度,来自教师及同伴的社会支持,对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个性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在个性品质上的塑造,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注重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适时给予他们指导,鼓励他们融入集体,关心他人。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从只注意行为的后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结果。由于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他们越来越能从他人角度看问题,道德情感体验日益深刻。

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也要注重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表现,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表达两个能力。当然,要完成这个目标,须具备一定基础:即字、词、句知识基础知识;表达技巧;文学常识等。这就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三大现实目标:基础知识、阅读、表达。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和表达的基础能力。根据以上了解到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我认为,在现今条件下改善语文教学现状必须先从制度改革抓起,小学生减负不能光看回家作业量,最重要的是要关注教育局的既定作业量。其次要提升教师团队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要培养一批关爱学生的老师。最后就是,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制定适合他们的课程,让他们在身心愉悦中增长知识、获得做人的学问。

实习调查报告 篇3

一、调查概况

我于xx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实习调查报告 篇4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个月的实习就结束了。回想这一个月里做过的和见过的事情,终归是学到了些东西的吧,尽管说在机关单位确实学不到太多东西,何况时间又是那么紧。当然在收获之余也发现了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改进。

记得刚去实习的第一天,是班上十多个同学一起过去财经大厦的,在人事处小黄学长的安排下,每个人分到了局里各个不同的处室,我被安插在基建处,实习正式进入轨道。

第一周是熟悉熟悉自然和人文环境,经历了几次跑腿送文件之后,差不多对与自己处衣业务相关的处室有了印象,以后再做类似的工作理所当然就不需要他们详说地理位置了,这也是我的收获之一:要用心去做事,工作不应该像一只无头苍蝇,理不出头绪,尤其是新手,应该懂得快速地适应新环境,那就得靠自己平时的细心积累。至于人文环境嘛,当然是要与同事们融洽相处了。我是个多虑的人,或者可以说是胆小,特别是面对长辈,总觉得不知道该怎么与其开怀相处。这次实习最大的遗憾就是这个了,我都没来得及亲切地叫他们叔叔阿姨,都称他们为师。做人真的是门很高深的学问,这只是称呼上的一个小小例子罢了,尊师的称法让我们之间有了距离感,没能快速融入同事的生活。这是以后需要多加修行的地方,也让我领悟到了工作人跟学生真的不是同一回事,工作中社交圈子明显扩大,是男女老少各种性情的人都有,在短时间内受到大家的认可和肯定,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但却是一门必修课程。

有件小事不得不提,那就是泡茶,这貌似跟实质性工作没什么牵连,但也是工作所需,特别在厦门,在机关单位,办公室里都有茶几,是用来招呼客人的!。茶文化是闽南文化里很重要的一种,这里的人对喝茶很有考究,像我们内地喝茶就非常简单,抓几根茶叶放进茶杯,开水一冲即成。而在这里,除了要用过滤杯过滤外,第一杯茶是不用来喝的,算是长了见识吧。果然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经过一个星期的适应,跟同事们差不多熟络起来,虽然还未曾找到归属感。办公室里的人也开始习惯叫我做事了,这是我一直期待的,因为要亲手处理事务才能真正学到东西。我很清楚地知道基建处这些关系民生的大型项目是不可能交给一个实习生去做的,只好逮着同事们叫我帮他们制表的机会,用心地做好每一张表格,看看各个项目的支出和预算等等,从这些细微处寻找新的知识发现,我对基建处具体负责什么工作大部分是从制表的过程中得知的。再有一大收获就是:我的excel水平大有长进,相信以后一定有用武之地。

在这里,我不得不认清一个事实,公务员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轻松自在。每个工作人的肩上都有着自己的担子,只有自己才知道这担子究竟有多重。我不否认自己在实习期间是有些悠闲,但办公室里的同事可不是这样,尤其是年末,几乎天天都加班。他们让我深刻体会到工作的轻松与否跟自己对本身职责的认识是分不开的,一个真正热爱自己工作的人或者对自己工作负责的人来说,不管是在什么单位什么岗位都不会是悠闲的。因为他们肩上挑起了重担。在这一点上,我是十分钦佩的,今后也会以他们为榜样。

我还领会到了学习东西关键是要靠自己的主动。我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碰到不懂的就会去问身边的同事,也会想出一些办法提高效率。有时候资料太多,要整理出来真的很难度,我就会把这些项目分成几类,社会发展,交通设施,教育医疗等等,这样再在每一个小类里面去对应整理,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没事的时候,我会翻翻处室里的一些资料和书籍,像公务员手册、预算指南、公文写作指导等等,也学到了一些知识。比如知道公文分为十几种啊,每种大概都有个具体的定式,很规范。

在实习期间,我有很多感触。曾在师兄的电脑上看到了福建省各个市的财政收入和产量,厦门市财政收入是位居榜首,但是排名全省第一的却是泉州。这让我想起书本上说的财政收入与成正比,但是现在却刚好相反。脑海中自然也就有了疑团。后来上网去查阅原因,知道只是影响财政收入的一大因素而已,还有很多其它因素也会影响着它。诸如各个地方不同的主要税收收入,各个地方的征税能力,执行能力等等。这也让我认识到了调研的重要性,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书上的知识是不能生搬硬套的。另外一个感触比较深的就是厦门财政局的财政力量,真的很雄厚,也较大程度地实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看看厦门的公交系统就不得而知,近年新建的工程更是为改善交通做了不少贡献。所以,大政府、国有化也未必就一定低效率。本次金融危机不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不过政府机关也有政府机关的缺点,直接体现为办理事务的繁琐。经常可以看到同一个人天天往财政局里跑,所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的问题有待改进。其次就是政务网外网需要及时跟进。做了一次调查,老百姓普遍对会计之窗这一块反映满意,就在于它实用,真正给市民提供了有用的信息。诸如政府采购等部门的外网都应该继续改进,增加政府处理事务的透明度,创造一个良好的信誉环境,让老百姓放心地把自己的税收收入交给国家来处置。

实习调查报告 篇5

到专业实习时间了,整整八周,我在那实习已经不止八周了,拿他工资的人,不能自己想走就走了,也要负起正式员工的责任。

在网上投简历找的工作,原来找工作真的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的。跑了好几个公司,太差的我看不上,太好的他看不上我。就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最难找工作了。实习还没关系,正式工作要求就高了。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了哦!也要让我老妈天天唠叨的碎碎念起点效果么。最后决定就在温州声远文化有限公司实习,其实公司没什么特别,就一般的工作室,不过看老板为人挺好的,应该会有相处的,就决定在那里了。

来介绍一下公司,温州声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温州声远商标事务所,是一体的。即有做设计,也有做商标注册等。主要从事于企业形象(ci、vi)设计、商标设计、商标代理等。公司格言:声名来自诚信,远景全凭努力!以及一句“我们跟着平庸走”。这些就组成了我们公司的全部。

在那实习,我基本上平面设计的范围也做的比较全了。从海报、传单、vi、画册到折页,再到标识。我基本上都做过,也全部是我一个人完成的,那感觉还是超级有成就感的哦。在这有点不好就是没有特别好的设计师教我,给我指点,感觉他们都和我差不多,有的比我还差。所以有时候感觉有点盲目,做好了不知道怎么修改,不知道怎么深入发展。在这点上我们老板还是给了我很多帮助的。老板不是做设计的人,但经验丰富,很能抓住客户的心理,这些都是我所没有的,值得学习。

刚过来那几天,老板就让我做海报,为温州土地资源局做的公益海报,要发表的日报上的,听到这个有点兴奋,可以上报了,全市发行的哦!其实也没什么,只不过对一个刚实习的学生来说却是很兴奋的事情,第一次嘛,别个做设计久了,随便做个什么都可以印刷的出来的人就没有感觉了。其实做这个也是很不容易的,就像以前上招贴设计的课程一样,前期总是很痛苦的在那想啊想的,后最后才逼出效果来的。我看了那些国务院发行的文件有点头晕。什么招标、挂牌,拍卖的,被弄的乱七八糟的。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修改,终于还是过关了,反正主题表达出来了,但自己感觉没特别好。发表出来那天,从来不买报纸的我,还是买了一份收藏呢!纪念一下!

接下来就是做vi,一个汽车线圈的公司。还没学过vi设计呢,对整一个系统还没什么了解,就在网上看一些资料,自己去借本书看看,才对其有点了解了。其实里面的内容在以前的专业课中也都有学过的,只是都零零碎碎的,没有去整理过而已,着次刚好,可以狠狠的整理下脑瓜子,也让它清醒下了。阅读了一些资料,知道 vi是很讲究系统化,规整运用的,要抓好每一个小细节,才能够在企业形象上塑造,取得成功。

接着就是些画册,折页什么的,只要多下点工夫,看看别人做的东西,请教下别人,就会慢慢的做好起来,这些还是跟努力分不开的,我这“左瞥子”右脑发达点的人,总是对太有条理的东西整理的乱七八糟,得多花点时间在那整理思路,在这些文件上,都很多页的需要统一,直觉告诉我,不能只根据自己那一时的想法做东西。画画可以一下字兴起,可这个绝对不能这样。我总是在页码上弄的乱糟糟的。打印出来了,才知道这里错了,那里又错了。

总是在这样那样的事情中循环,徘徊。实习比在学校的日子过的充实很多。实习以来,感觉周末都在茫茫碌碌了,但好象生活比以前有希望了。确定,自己生活的开心就好了。虽然每天要早起,对我这睡虫还是有点难度的,以前总是室友叫我起床去上课,可现在都要好自觉哦。看来是很有责任感了现在,哈哈!心里狂乐了一把。

实习中,可以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感觉学到很多东西,比如说怎么跟客户讲话,怎么去说服客户等等,都是一门很大的艺术啊。我们的技术是重要的,但讲话的艺术也是很重要的。得对生活充满希望才行,就像客户安慰我的时候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很喜欢这句话。

实习调查报告 篇6

摘要:本文根据高中新课改要求,针对当前高中美术教育诸多不适应新课标的环节进行分析,调整思路,理顺美术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对策,为更好的开展美术教育指明方向。

关键词:美术教育 课时分配 自主能动性 弊端 创新

在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价值大潮的推动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了诸多新的变化。一专多能的人才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基本标准。美术教育作为高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已在很大程度上被绝大多数学校和越来越多仁人志士所重视,高中美术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喜人变化。随着《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决定》的颁布与实施,美术教育也必将会迎来她光辉灿烂的春天。

然而,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诸如地域之别、城乡之别、校与校之别,重视程度等种种主、客观因素,致使高中美术教育改革举步维艰。甚或有些学校领导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比较肤浅,致使美育教育在整个高中教育中淡出了学校、学生、家长及社会的视野,美术教育作为基本的艺术修养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一、高中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面对当前高中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及国家教育规划的精神,美术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当前高中美术教育所面临的诸多不适应的环节及现状作如下分析:

1、学校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美术教育的目标难以实施。

绝大部分中学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没有足够认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片面认为开设美术课会耽误学生学习时间。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把美术课当成可有可无的课程来开设,教学中只重视高考必考课程,无形之中淡化了素质教育的渗透,美术教育的目标落实更无从谈起。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成为高分低能,整体素质不高,与社会完全脱钩的书呆子。试问,目前社会上一些“应考”能力很强,而实际工作能力极差的人还少吗?当前我国青少年诸如理想、信念、情趣的缺失,难道与不重视美育教育就不无关系吗?所以,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开展审美教育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达到规范言行,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的目的就显得何等的重要!素质教育的落实应体现在对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同样也包括学校开设的全部学科,而不是只停留在高考必考课程的教学中,即各门学科都要相互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整体素质。

2、高中美术课程开设的课时相对不足,教学内容无法深入细致。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新课标要求新高一要开设美术鉴赏课,并有诸多美术模块供学生进行自主选择。然而,在某些中学里能够开美术鉴赏课就已经很庆幸了。甚至有的高中鉴赏课只能到高二分科后,只有文科同学才有幸上美术鉴赏课,况且一个班一周只有一节课,一学期最多上16节课,实际上只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学习,学生大部分时间被主要学科占据,学生对美术教学内容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根本无法深入的领悟美术课的精髓。长此以往,必将会对学生造成一种审美上的缺失!严重偏离了《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3、高中美术教学主要以学生对古今名师名画的鉴赏为主,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高中美术鉴赏课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史中的建筑、绘画、雕塑、工艺设计等领域进行鉴赏与学习为主,在启发学生立体空间性思维,联想性思维、逆向思维、开启智力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众所周知,美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只有建立在一种长期的动手动脑及艺术实践与艺术体验的基础上,怀着一种对艺术深深的情愫,方可领悟其所蕴含的美的真谛与奥妙。

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受繁重文化课及大量课外作业影响,学生全部时间都被占据,致使学生根本没有充沛的精力来真正的了解美术,更不用说实践了。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说停留在美术的表面,夸夸其谈,那显然是纸上谈兵,学生的审美能力根本无法提高。我们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干任何事情都需要亲自实践,全身心地投入,方可获得美的启发和感悟,否则一切讲解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4、学生对于美术课的重要性理解不到位。

大部分学生总认为美术与高考无关,他们将来又不走艺术类专业,美术课成了他们的消遣课。课堂上有的学生将课本闲置在一边,想听就听,不听就继续沉浸在题海里;有的家长认为搞艺术的就是文化课学不好的,素质比较低下的,对美术缺乏足够的、理性的认识。甚至整个社会舆论的导向,只是极力的炒作文理科状元,对美术成绩优秀的学生只字不提。

5、学校对高中的美术教师的培训程度不够,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彰显不足。

美术教师在学校教育的舞台所扮演的始终是配角,未能得到应有的理解与重视,没能给专业教师一个充分发挥作用的平台。有的学校认为美术教师可有可无,几乎忽视了他们的存在,严重挫伤了部分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以致他们在工作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甚至一心向钱,教学成了第二职业。即使开设美术课,也是单纯的技能教育,只是作为落实课程标准的形式而已。这些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审美教育就只会停留在表面上,也将会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的落实。

以上这些现象是对美育教育的严重忽视,学生、家庭、社会对美育如此态度,中学美育教育的开展就显得步履维艰,审美教育在中学的顺利开展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了。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没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未来的国民素质如何提高!

二、高中美术教育相应对策分析。

鉴于以上状况,要着力从根本上扭转和改变此类现状,笔者以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并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齐课程,教师要勇于创新。

作为高中美术教育,每所学校都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保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满足学生在该学科的知识及审美需求,为学生终身着想。同时,作为新时期的美术教师更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课堂教学要勇于探索与创新,以便为更好地进行美术教育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更有效的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术教育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以为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它包括一个人的心、身、意、德、志、言、行、知、能等诸方面。所谓素质教育应是在以上诸方面对受教育者以系统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身心健康、有道德、有知识、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有用之才。学校开设的一切课程和活动都应将美育教育渗透于其中,才能真正达到落实素质教育的目的。那种把学校只开设了美术课就算是落实了素质教育的认识是片面的、甚或是错误的。素质教育应该是一个综合教育的具体体现,美术教育在落实素质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每个受教育者来说自然是不可缺少的。

由此可见,只有面向全体学生,着力体现美术学科的特点,把握审美教育主线,美术课方能发挥其最大的育人功能和作用,才能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审美教育会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受到美的启迪和陶冶,从而塑造美的心灵,提高其审美能力,开阔其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从课堂教学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美术课的积极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在其中,学生对美术课才会有兴趣,才能真正地让学生的思维进入美的艺术境界,才能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也只有如此,新课程标准才能真正地落到实处。中学美术课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以为首先应重视课堂的导入,它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曲。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美术老师还应注重课堂导入技巧的训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其次还应注重美术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谓美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实际上是对社会生活、对世界的一种重新认识。在美术教学中应把美术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鼓励学生走进生活,激发灵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还应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最后,在美术课堂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美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应注重美术课的多样性与综合性,立足学生生活经验,将其转移到生活与美术的联系点上,只有把握主线,使课堂真正的活跃起来,才能使美术课堂充满无穷的魅力、活力、使学生拥有更多更新颖的兴趣点,充分调动他们情绪,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进入学习美术的境界,真正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

3、切实加强美术教师的专业培训, 努力提高其专业水平。

首先,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国家对素质教育的更加重视,学校也应遵循以教学为本,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思路抓好教学工作。真正落实审美教育,关心专业教师的成长,提高专业教师的地位(包括晋级、评优、提干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加大改进、提高的措施力度,加强正确引导、支持和鼓励。通过函授、进修及外听名师讲学等手段,促进教师间的一种相互交流,共同探讨与研究教学教法,丰富课堂教学艺术。

其次,美术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作为美术教师,应该具备一专多能的美术才能。常言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只要我们在这其中一个方面取得成就性的突破,那另一个方面也必然会豁然开朗,向前迈出一大步。

有人进入中学美术教育的领域,就彻底的放弃了自己的专业,试想一个经过多年打拼而最终毫无结果,连自己都不热爱绘画的老师,能教出优秀的学生吗?作为美术教师,我们一年能创作出多少幅优秀作品?能参加几次美术展览?都获得了那些荣誉奖项?自己对于美术专业究竟专不专?广度、宽度、深度究竟如何?不要总是将客观原因归在学校或他人身上,一个没有紧迫感、危机感、时代感及使命感的老师,一定不是一个好老师。

我们可以换位思考,学生会喜欢平平庸庸,在学术上没有任何建树与成就的老师吗?打铁先要自身硬,作为一名专业性的老师,我们务必要拿出证明自己实力的真正好作品;如果整天不思进取、游手好闲,即使把你放在美术高校也未必会受人重视。徐悲鸿为什么能够成为真正的美术教育家与优秀的画家,他当年不也是从中学教师做起的吗?白雪石、魏紫熙为什么能够在山水画领域大展宏图呢?而他们当年都是从中学教育中走出来的绘画大家。一直以来,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孜孜不倦为中学美术教育事业而献身的前辈都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作为新时期的我们,在平凡的美术教学工作中,要耐得住寂寞,潜心研究画理画论,锤炼笔墨语言,探索绘画规律,发现美术教育的真谛!

相信不久的将来,在美术同仁的携手努力下,必定会造就出一批能胜任新形势下高中美术教育的优秀师资队伍。那么,以审美教育为主的高中美术教育一定会落到实处,并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用,同时也将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活跃起来。学生爱学,教师爱教,教学相长,才能提高教师的审美水平和技能功力,培养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专业教师更不能自暴自弃,应振作精神,因陋就简,创设条件,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深入研究审美教育及其规律。树雄心着眼长远,争朝夕狠抓当前,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美术教育事业,为自己所钟爱的职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实习调查报告 篇7

据化材学院的安排,临汾七中实习领导小组自xx年对我校xx级教育实习工作做了调查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实习领导组到实习学校----临汾七中的xx级教育实习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听实习生讲课与实习学校领导、指导教师进行座谈及征求实习生意见等形式,了解了有关教育实习的基本情况。

1.在七中实习的xx级学生共有16人。

2.在此期间听了化材学院在高一实习几位同学的讲课,写出教学实习调查表16份。实习成绩大都是优,良。基本上如实反映了实习生的实际教学水平。

3.临汾七中的校领导对这次实习工作非常重视,由专人负责接待安排,保证了这次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意见和建议

1.七中指导教师普遍认为xx级实习生实习素质多数好于往届。主要表现在:虚心学习,工作认真,遵守纪律,对自己要求严格,能按照指导教师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2.多数学生热情积极参予教学工作,认真写教案,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上课时态度也很认真,知识面较广,个别实习生教学质量高,效果好,受到中学生的欢迎。实习生还积极参加所属教研室的教学活动,从中吸取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体会。

3.师大实习生普遍生活朴素,谦虚谨慎,讲课仪表端庄,能深入班级与中学生打成一片,既提高了实习生社会工作能力,又减轻了任课教师的负担。至于辅导自习、批改作业、监考等教学辅助工作,更是个个争先去做。学校领导普遍感到满意。

4.有的指导教师反映:实习时间太短,应增加实习时间,时间太短许多知识掌握不了,效果也就差了。他们建议实习最好分两段:第一阶段见习,让实习生多听多看;第二阶段实习,让学生多参与教学。这样效果自然会更好指导教师认为,应多培养“一专多能”型的教师,才能适应中学生之需要。.

5.少数实习生普通话不过关,地方方言太重,有的板书不规范,字迹太了草,说明“三字一话”的训练还要认真抓紧抓好。

三、实习生自己的情况

实习生谈了前段时间的收获、体会,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教育实习工作的意见、建议。

1.所在学校对实习生都很关心,指派专任教师指导他们的教学实习工作和班主任实习工作,而且要求很严格。试讲、教案等指导教师都严格把关,不达标不通过,体现了高度的责任心,同学们深受感动,从中也学到了老教师们的治学之道。

2.经过指导教师的辛勤培养,精心指导,多数同学克服了最初的胆怯心理,积极承担辅导或讲课任务,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感到很有收获,初步尝到了甜头,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适应未来的教学环境打下了初步基础。

3.实习生反映:在大学所学知识,包括教学方式方法等与中学实际脱节现象较普遍,教学内容不能衔接,教学方法不尽相同,因此一开始感到很吃力,对现在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心理状态、学习方法等均不了解,增加了实习工作的难度。建议我校今后应加强对中学实际情况的研究(包括教材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用,中学生思想状态,心理状况的调查等)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4.有的学生反映,教学实践活动太少,因为学校对他们不放心,不敢将讲主课的任务交给他们,只在最后一周讲两三次课,没有更多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

5.少数实习生反映:大学所学计算机、化学等实践性知识太少,动手能力差,适应不了中学“多而杂”,“全能型”人才的需要,希望在这方面能多学些知识,以适应客观需求。

实习调查报告 篇8

参加教育实习对我这样的师范大学学生来说,是非常的有必要的,可是我一直没有机会做更多的实习,因为找到一家实习的学校对个人来说,是很难的,我只好等待学习的统一安排,那样才能有更好的机会去实习。

终于学校开始安排学生到中学实习了,我也被学校安排到了中学实习,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了,我知道自己要是错过这样的机会,以后就很难有这样的实习机会了。

经历了两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初尝了身为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也更让我体会到当一名教师所肩负的责任。在这两个月里,作为一名实习教师,我能以教师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处处注意自己言行和仪表,热心爱护实习学校的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全力做好班主任及教学的每一项工作;同时作为一名实习生,能够遵守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实习学校领导和老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并且和其他实习生一起团结协作完成实习学校布置给我们的任务,很好的塑造了我们华师学生的形象,给实习学校留下好的印象。

我于200*年9月24日至11月18日在xx市xx中学进行了8个星期的教育实习。我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教育调查这三方面。本人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班主任工作:

作为一名高一的班主任要服务好学生的各个方面,具体的日常工作有以下几点。

1.参加学校和年级组织的班主任工作会议,领会学校的最新班级管理精神。

2.每周一早上七点组织学生参加升旗仪式,周二至周五早上七点组织学生做早操。负责维持他们的秩序以及结束后的回班纪律。

3.抓好“两操”(早操和课间眼保健操),注重质量。

4.每周一至六检查学生早读纪律情况。

5.中午和晚上争取时间到宿舍查看学生的休息情况和宿舍卫生,使学生有一个好的休息环境,为紧张的学习做准备。

6.在晚修时巡回检查学生的晚修情况。

7.体察学生的思想动向,处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8.认真批阅周记,建设好师生交流的平台。

(2)政治教学工作:负责高一14~20七个班的政治教学。听课10节,完成教案数为5份,新课4节,重复课8节,利用自习自修时间为学生答疑,对学生进行辅导,并协助指导老师改卷和批改学生的日常作业。

(3)教育调查:选题——高一新生适应性调查,合作设计问卷,问卷发放,问卷统计及完成一份教育调查报告并就适应问题对高一新生的政治学习进行了个人总结。

在实习期间,我的具体工作如下:

一、教育调查

除了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我们还就xx市xx中学高一新生适应性问题进行了教育调查。适者生存。我们在现代社会中都要不断的适应社会,适应生活。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品格、思维基本塑造完成。而在高中阶段的高一尤为重要,因为一名初中生刚升入高中要需要一个适应阶段,而适应阶段时间的长短、适应得好坏则直接关系到高中生的心理成长和学习成绩。

调查采用与师生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相结合,各成员分工合作,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我们共与21名教师、近300名进学生行了交流,发放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31份。在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队完成了调查报告并把报告提交给实习学校。

根据调查,我们从学生适应生活的环境、学校的纪律制度、学生的学习生活这三方面剖析了高一新生不适应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办法:

1、正确地认识自己,定位自己,评价自己;

2、会人际交往,增强自信;

3、合理地安排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合理地宣泄自己,缓解压力;

5、学会独立,主动地适应环境。

通过调查并结合调查报告,我也就高一新生的适应问题,从本专业的角度出发,写了《从学政治的角度谈谈高一新生的适应》的总结,把初中的政治学习和高中的政治学习进行对比区别,并提出了几点学习政治的建议。

二、班主任工作

学校安排我负责高一14班的实习班主任工作。在原班主任卢凤娟老师的指导下,对班级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组织好班干会议,并成功开了《我的大学》的班会课。在日常生活中,关系爱护学生,与学生谈话,和学生打成一片。

(1)在班级活动方面

第一、配合学校的活动。九月底,组织同学出迎国庆板报,并获得了第一;十月中旬搞好庆祝国庆大合唱,虽然没有获奖,但却在合唱中增强了我们高一14班的班集体凝聚力;十月下旬,组织参加高一年级组的广播操比赛并获得了一等奖。

第二、除了学校开展的迎国庆大合唱和广播操比赛外,我还组织开展一些活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因此开展的活动就应该迎合学生的兴趣。在一开始,我就在学生中展开一些调查,询问他们喜欢开展什么体育比赛,以及什么性质的班会。通过收集学生的意见,我组织并进行了《我心中的大学》的主题班会。通过这个班会,学生了解了有关大学的一些常识和大学的一些生活,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力,使他们对自己的大学有个基本的定型,树立正确的大学观。

时间过的非常快,当我真正了解学生特点,开始和他们建立起感情时,却结束了。虽然非常短暂,但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特别是认真负责,也尝到了当老师的酸甜苦辣,感受到学生的聪明可爱。在这次实习中,我从班主任卢老师身上学到很多,同时充分体会到“爱心”在师生中的关键作用,时时为学生着想,事事从学生出发,对学生的各方面,不管是学习、生活还是心理等都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引导,处理事情的时候还要讲究技巧,尽可能避免伤到学生。只有你对学生付出真爱,你才能取得学生对你的尊重和信任。但在实习中,我不能很好的做到“爱”跟“严”结合,可能我对他们的爱有点过度,以致于有时有点迁就他们。我想对学生的爱一定要有一个度,而且必须跟严结合。该严的时候就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理解你的爱。

(2)在工作准备方面

首先我能较快的了解整个班级的情况特点。一开始,我就通过指导老师兼班主任卢老师了解了班级的基本情况。卢老师给我详细的介绍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但卢老师指出具体的还需要我自己去发现、去了解。我们应该用自己的眼睛用心去观察了解这个班级,了解学生,毕竟我们面对的还是学生,这也是对我们工作的一个考验。接下来我就通过班委会议了解了班级的一些日常工作以及班委的一些职责。

其次,我能较快的熟悉和掌握学生的情况。为了增进对学生的了解,我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和他们接触交流。除了上课时间,在饭堂吃饭的时候我和学生一块谈天说地,聊大学,谈生活、学习。刚开始几天,学生都不怎么和我说话,都非常被动。我发现自己好象很难融入这个班级,原因是彼此还不了解,这时我应该采取主动,通过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慢慢的和他们交流。通过自己的主动以及对他们的关心,学生也逐渐放开来了,都愿意主动找我交流了。师生之间就应该多交流,只有这样,你才能了解学生。

(3)在班级日常管理方面

在班主任卢老师的指导下,辅助她主持日常工作。在这短短的两个月,我更多的是监督学生的学习、纪律以及卫生。在监督的同时,不忘给他们灌输一些道理,能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学习上,比较多同学拖欠作业,试卷练习不做,我就亲自找几个比较突出的同学,跟踪他们每天的作业完成情况,对他们进行监督并帮助其解答疑难,渐渐的他们也了解到我的良苦用心,自觉的完成作业;在纪律上,我发现在纪律比较散漫的几个男生中,池泽宇同学较有号召力,于是便把纪律检查的重任交给他,让他做纪检委员,结果池泽宇同学以身作则,把其他纪律比较散漫的同学带好了很多;在卫生方面,女生普遍比较认真积极,而有部分男生就非常偷懒,总是推推拖拖。对于这类学生,就应该给他们明确的任务,扫地、拖地、擦黑板、倒垃圾等明确安排到个人。潘趣怡同学是我们班的卫生委员,她工作认真负责,每天都监督同学把卫生工作搞好,因此在这方面我不用操太多的心。

三、政治教学工作

教学更是实习的重点。一名合格的老师,在教学上绝不能含糊,必须认真对待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正式上课之前,我认真听课,做听课记录,仔细研究他们讲课的流程、方式等,汲取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了解如何安排课程进度,如何才能更好的处理一些知识点的连接,了解课堂上的一些授课技巧,比如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与学生进行互动……在此基础上,我广泛查阅了各类相关资料,包括教师用书,高中思想政治优秀教案等。有疑问的地方,虚心想指导老师请教,然后对所要讲授的新课程进行精心设计,写了详细的教案,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且在我们队当中进行试讲、修改,以确保正式上课的万无一失。

上课是关键环节。第一次上课,虽然课前不断的告诉自己要镇定,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可是在上课铃声敲响的瞬间,望着台下55双好奇的眼睛,紧张还是不请而来,手忙脚乱的操作着电脑,即使偷偷地深呼吸也无济于事。幸好课件里的flash动画引得学生哄堂大笑,这才使紧张的心情稍为缓解了一下。但还是紧张,备课时设想的提问、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多都抛到九霄云外。好不容易下课铃响了,我松了一口气,这才发现,我“竟然”完成了我第一个教学课时。

课后指导老师正面指出了我的不足:紧张,声音不够大,同时她也给予我很大的鼓励,肯定了我的教学思路清晰,准备充分。吸取第一次课的经验教训和老师的指导,我的第二次课明显进步很多,我终于可以自然地面对学生,没有了紧张的干扰,我上课的语速明显放慢,音量也自然地提高,台下学生的反应也比较积极。指导老师也给予了很大的肯定,让我信心倍增,并带着这份信心顺利地上好以后的课。

实践才能出真知。经过教学并和老师交流,我感悟到:

1、自身对教育学原理的应用还只是纸上谈兵。老师们一直向我们强调,无所谓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最重要的是要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多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地毫不吝啬地给予表扬……这些都是他们反复向我们强调并要求我们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的教育理念,让我受益不浅。

2、就算是很简单的内容,都要进行认真的处理和准备。为了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认为枯燥的书本内容变成是生动的科学知识,让他们感兴趣,都要花上几倍的时间来备课。

3、教学应当一切围绕学生。在教学中,尽量做到内容选材生动,贴近学生兴趣,在课堂上做到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一切活动围绕学生开展,在教学上以引导为主,避免自己一头热,并注意对学生的观察,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耐心指导,但更多的是发现他们的优点,对他们进行表扬,不断地在他们学习过程中鼓励他们,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4、政治教学不能固守课本,也不能单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政治课一般都是比较沉闷的,因此需要输入新鲜血液,多结合学生实际,还要注意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譬如播放短片、音乐,展示资料和图片等,吸引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实习调查报告 篇9

我被分到马鞍山市红星中学进行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调查的过程十分辛苦,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还是很让我满意的。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的两个班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教的情况。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语文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是语文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都不会得太高的分,也不会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况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文言文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考试时有一道大题是文言文,而且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也不是能够很准确地把握。调查中,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读课本,反复地读,以致于达到背诵,然后疏通字词,讲解一些文言文常用的句法,句式等。在文言文的授课中,很少有老师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法,多是以讲解为主,这样更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记忆。而小说的讲解却与此相反,多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电视、电影的片段,让学生从中去领会故事的情节,去感受其中的人物形象。这也说明了老师们能因材施教。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总是很活跃。他们备课时不限于教参、优秀教案等书,能够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发挥,这在我实习期间听不同的老师讲课时感受最深。有一个老师讲授一篇很枯燥的文言文时,给学生补充了一些甲骨文字,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好奇,激发了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好地记住了难懂的字词。他的语言也十分的幽默,还不时地做一些动作,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情况有直接的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课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教育实习的调查中得到了验证。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学的情况。

在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学,每天说的也都是母语。特别是理科生,他们的这种想法更为严重,他们认为自己又不想成为作家,语文学的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况且自己考试时得分也不会太低。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语文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高考时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要进行人际交往,好的表达能力是很受人欢迎的,就是搞对象也要把话说的漂亮些呀。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有的学生干脆告诉我说,还不如在家里自己上网学习。

实习调查报告 篇10

20xx年秋季开学,广西正式实施新课改,旨在一改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机械地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变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中学习知识和获得生命情感价值体验的主体,从而使教育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

南宁四中是一所普通中学,一个月实习下来,实地进入课堂才深刻感受到新课改理念虽好,但真正操作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资深高级教师上课学生都能睡倒一片、提问课本内容无人应答、上到哪一页不知道、画哪里也不知道……活跃的课堂是每个政治老师都追求的,它能让政治课从繁琐、死板中脱离出来,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走向轻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此气氛,对于初为人师的我们动力何在?讲课的欲望何在?基于此,笔者在与指导老师、实习班级学生深刻谈话的基础上,在听了一星期教学指导老师的课、听了半个多月其他实习老师的课以及在自己上了8节政治课、一节讲评课的基础上写了此份调查报告,期望能给自己一个提升,也给后来者以经验借鉴。

(二)调查对象

四中卢XX老师、黄XX老师,高一年级(1)、(4)、(7)、(8)班学生。

(三)调查方法

访谈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实验调查法

二、调查经验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感性思维仍强于理性思维,思考问题也往往凭一时的好恶,他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往往就兴致盎然,反之则兴趣索然。因此,在课堂上要使学生对政治产生兴趣,就必须找到让学生兴奋的点,让学生从瞌睡中爬起来,在兴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经笔者调查发现,对于以下的点,学生最感兴趣、最易兴奋、从而最能活跃课堂:

(一)播放贴近学生生活及与热点时政相关的视频、音乐或展示图片材料

我们的教学指导老师因教学经验丰富且对课件制作不甚熟悉,因此他上的班级是不用多媒体教学的,但是他建议我们新老师使用多媒体。上过一两次课后就发现,只要一放视频、音乐或展示图片,学生立马主动关灯拉窗帘,然后安静坐着,目不转睛、两眼泛光地盯着大屏幕,连趴了很久的同学也都纷纷爬起,精神抖擞着加入大部队。吸此经验,此后几乎每节课我都准备2分钟左右的相关音乐、视频或几张图片,在课堂导入时或中途播放,且尽量中途播放。播放完之后呢?兴奋一般只能持续10分钟左右,该睡的继续睡,该干嘛的又做回自己的事儿了。因此,每节课找那么两三个兴奋点来吸引学生就非常有必要了。

(二)利用小故事解释拓展课本知识点

如在讲《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一课,讲到学生们熟知的少数民族之一“壮族”时,我跟他们拓展说,以前其实是写做“僮族”,1965年,经周恩来总理倡议,国务院就把“僮”字改成了“壮”。为什么要改呢?这一提问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学生们就各种回答。这时气氛就来了,教师也就可以顺利的继续开展教学了。

在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自治权时用了学生熟知的“三月三”放假的例子,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的知识能够迁移,我还利用自身优势同理讲了我们瑶族自治县“盘王节”放假的规定。(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几个瑶人乘船飘洋过海,遇上狂风大浪,船在海中飘了七七四十九天不能靠岸,眼看就要船毁人亡。这时,有人在船头祈求始祖盘王保佑子孙平安,许下大愿。许过愿后,风平浪静,船很快就靠了岸,瑶人得救了。这天是农历十月十六日,恰好又是盘王的生日。后来瑶族人民就把这一天定为“盘王节”,这一天,我们会跳传统舞蹈——长鼓舞来庆祝瑶人的新生和盘王的生日。富川是脐橙之乡,现在把脐橙节和盘王节一起过,多了个免费吃橙子大赛,就使得节日更加热闹了。)用一分多钟讲了盘王节的由来和过节时的主要活动,学生就觉得非常有趣。会问很多:“那老师你会跳长鼓舞吗?”, “老师吃橙子真的是免费的吗?等问题。整个课堂也就活跃多了。

(三)点名回答课堂提问

教学指导老师在我们上课之前就给我们建议说,学生可能对于很多问题都回答不上来,所以我们提问,只能问课本上有的。但,就是课本明摆着,学生要么都找不到,要么找到了也不搭你,死气沉沉的。没人回答课讲不下去,总不能一节课40分钟都是老师一个人在那儿说吧?这时,点名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就十分有必要了。

刚上一个班的课,能认识并且记住的也就那么两三位同学,或直接让他们回答,或拿座位表随便点,主动举手是没有的。发现一点,就在提问后看着座位表说:“看谁的名字最大气,或说最具特色老师就请他回答”,点个与某明星或某历史人物名字相似的,像高一(4)班有个叫“李俊杰”还有一个叫“黄俊杰”,我会说“哎呦,好名字,来,回答一下。”学生们会有一点小起哄,气氛就非常轻松了。没有这些名字的话就点个名字大气的,直接问“咱们班谁的名字最大气啊?”学生一定会积极主动推荐人选,这时学生推荐的人一般是在班里比较活跃的,让其回答也可活跃气氛,他不懂可以叫另一人帮回答或叫邻坐回答。这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个点,在这样一个氛围下学生不会心惊胆战的害怕老师点到自己。如果这时候,教师适时给予相应鼓励,也就更能提高其积极性了。

(四)讲课时穿插练习

还是以讲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的自治权为例,直接讲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哪些自治权,然后一个个解释什么是经济自治权、什么是文化管理自治权、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多没意思,学生觉得无聊又记不住,自己也讲得无聊。这时就可以直接让学生看课本,问“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哪些自治权?”完了直接给题、给材料: “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习惯节日放假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98号)规定,将“三月三”这一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让学生判断材料体现了哪些自治权。一般学生只能回答出体现了“立法自治权和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中还有体现了“变通执行权”,学生对于这个不懂,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解释什么是“变通执行权”,这一权力在材料中是怎么体现的。

就这样以一种检验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既达到了活跃气氛的目的,又达到了加深理解的效果。如若讲完课还剩时间,也可以把课前准备好的2—3道相关练习让学生做,做错了吸取教训下次错的可能性就会变小、做对了让学生有些成就感,可谓百益而无一害。

总的来说,在理科班上课,只要你有些例子、有些材料,学生都会相对活跃;而文科班女生较多,或因害羞或因不想成为焦点、或是真的不会,上起课来就会觉得相对沉闷。这时候,睡觉的人就必须认为他懂了,有问题时就叫其回答,起杀鸡儆猴之效;文科班很沉闷,相关视频、音乐、图片或材料必须得用,男生的作用也要给他积极发挥出来。只有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才会有活跃的课堂,也才会有充满动力讲课的教师!

三、结语

以上四点是一般课堂中比较能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兴奋从而提高课堂活跃度的点。

本文所说的“兴奋点”是指能激起学生精神振奋或激动的情景痕迹。通过找“兴奋点”,尽力唤醒正在沉睡或准备沉睡的学生,吸引心神不定或到处游离的同学,活跃课堂气氛,让老师有点小动力继续上下去,使我们的政治课、特别是有些远离学生生活的《政治生活》能够继续上下去。课堂是一个师生沟通的生命场,但是在普通中学,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你的生命在陪伴着他的生命,因此,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教师就不能就知识点讲知识,而必须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不能让学生觉得学习就是一种负担、就是一种任务。我们老师必须要学会在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去接受你,接受你讲的东西。课堂时不时有点气氛,学生轻松了,教师上起课来自然也就轻松顺畅了,我们教学目标也就能更容易达到。

实习调查报告 篇11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了调查。调查,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的,为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教育教学的性,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方法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问卷调查在六中学,共发问卷80份,回收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中学生较为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学习的作用是自身素质,10%的学生学习的作用是考大学,16%的中学生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的经济社会特征。,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65%的学生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份额。而且,在调查中还,90%的学生都有“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原因,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有45%的学生“英语以后的生活几乎用处”。

3、学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大学生对“特长”有的认识,,92%的学生有感兴趣的,且有52%的学生希望教师的。,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以后的生活工作帮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务实化、功利化

中的大人认识到了教育的价值在于帮助的综合素质,使生存、生活所需的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基础上,家庭经济条件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中的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对考大学失去信心;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

在调查中,中学生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的差异,使的学习需求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就业的学生,只要求基础知识;考高职或艺术类院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学习需求的横向多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培养的特长,还要求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但主观性和不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的学习目的。,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学生的学习目的严重的主观性和不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在:认识到了未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如此大的群体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以后在事业上能。学生学习目的的不性主要为思想与行动的不。调查结果表明, 37%考大学的学生中有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显现出的性,而是呈现出消极等待的学习。

实习调查报告 篇12

相比以前的任何一代人,现在的“蓓蕾”们物质生活都更为丰富,他们所受的教育也更为完善。在郴城,许多只有两三岁的小孩,便在幼儿园里开始了人生最初的集体生活。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还在假期将幼儿送入各种培训班。于是,幼儿园和培训班如雨后春笋,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

勿庸置疑,幼儿园和培训班的增多,既方便了年轻父母,又对下一代的启蒙教育和健康成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幼儿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条件各校参差不齐

中心城区各幼儿园收费差距巨大,有一学年上万元的,也有一年只需一千多元的。与之相对应,教学条件也是参差不齐。部分幼儿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师资整齐,但也有不少人在一个社区或单位租一至二套住房,甚至就在自己家中摆一些桌、椅,就变成了“住宅式”幼儿园。

一些“住宅式”幼儿园甚至就是一家人办的,没有一个教师具备幼师资格。教学设施也极为简陋破旧,一些旧桌椅,一块泛白的黑板,再加一些脏乱的玩具。

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让各个层次的幼儿园都有着自己的生存空间。

二、教学内容有些拔苗助长

幼儿教育应讲究循序渐进,因人施教。但调查发现,一些小幼儿园只是大体按年龄分成几个班,一律讲授统一的知识,使低龄幼儿很难跟班学习。还有些幼儿园为了培养“神童”,突出成果,给幼儿灌输一些难度大的知识,过早地开发幼儿智力。

在一些教学条件差的幼儿园,由于没有露天活动场所,又顾忌小孩的安全问题,几乎没有户外活动,幼儿一天到晚基本上被关在屋里,一些全托的幼儿则是近一个星期“不见天日”,个别幼儿甚至坐在角落里发呆,不爱说话,极为怕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幼儿,极易形成孤僻的心理。

由于竞争激烈,一些幼儿园为了稳住生源,满足家长的虚荣心,便采取了一些不当的教育方式。有家长说,他5岁的小孩过节经常吵着要父母买东西送老师,父母问他为什么,小孩竞说“当官要送礼”,令父母吃惊而又意外。还有的家长反映,小孩说送了东西给老师,就不会挨骂,还会受表扬,得红花。

三、饮食条件让人有些担忧

由于幼儿教育并未纳入义务教育,幼儿教育机构以民间投资为主,追逐利润最大化是资本的天性。收费高昂的幼儿园饮食条件可能还能让人放心,但很多幼儿园在饮食方面就令人担忧了。许多幼儿都爱挑食,且少吃多餐。但调查发现,多数幼儿园没有照顾到这些饮食特点,只是千篇一律地熬一个汤,清炒一个叶子菜,再用小菜炒一点荤菜,极少变换口味和菜式。个别幼儿园在晚餐时间只是发几块廉价饼干,有的甚至不安排晚点。不少父母反映每次接小孩回家时,小孩出幼儿园就嚷着肚子饿,在晚上就狼吞虎咽一顿,看着就心疼。幼儿营养不良,将严重影响体质和发育,何谈接受良好的幼儿教育?

实习调查报告 篇13

20xx年10月9日我被分到兴宁坭陂中学进行为期六个星期的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文教学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的从业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本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由范文之家整理搜集)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教的情况。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村镇高中,学校规模较小,,全校共22个班。该校在兴宁地区高考成绩排行第四,但近年来生源减少,主要原因是就读技校的学生增多,附近的济平中学增设了高中。由于经济的影响,梅州地区对教育的投资有限,学校的经济状况较差,设备落后,教室没有电脑、幻灯机等的现代教育设备。近几年,该校学生的成绩较差,基础薄弱,班里学生水平参差,两极分化严重。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语文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是语文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都不会得太高的分,也不会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况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对于该地区也较难普遍使用,因此,老师们仍然保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文言文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考试时有一道大题是文言文,而且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也不是能够很准确地把握。调查中,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读课本,反复地读,以致于达到背诵,然后疏通字词,讲解一些文言文常用的句法,句式等。在文言文的授课中,很少有老师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手法,多是以讲解为主,这样更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记忆。而现代文的教学则相对薄弱,只注重课堂分析,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把握不太注重。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相对和谐。老师说本校的学生的记律较差,自觉性不足,如果气氛过于活跃,课堂就会乱哄哄,难以克制。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合作能力欠缺,实际效果为达到但花去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学的情况。

在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学,每天说的也都是母语。许多学生不明白学习语文的用处,而且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课文。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语文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高考时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要进行人际交往,好的表达能力是很受人欢迎的,语言能力在人生中的运用是少不了的。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甚至有的学生说,老师的方法太旧,因此影响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调查中,学生希望老师能关注他们。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调查中有一个学生问我如何看待老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还问我今后要是当老师的话会不会也这样。我回答他们说:老师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能听老师的话,而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自觉性差,经常不听话,自然惹得老师不开心。老师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发觉,只要能多关注后进生,他们会很感动、进步很大。看来老师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多鼓励后进生这一点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好的沟通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爱学习你所教的那门课。

有的学生说学习语文时有的老师不能补充很多的课外知识,只是讲课本上有的内容,其实这些他们都能看得懂,若老师总是这样的话,他们就会认为这样的老师不怎么样,水平低,进而也就不再理会老师的讲解,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成绩就会有所下降了。他们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能讲些和当前社会有关的东西,多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

大部分学生喜欢那种上课幽默的,不爱批评学生的,能够和学生很好相处的老师,他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自己,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这样,这种愿望甚至比其他学生更加强烈。他们希望老师多了解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宽恕他们的叛逆心理,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师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去对待他们。而且,有的学生还喜欢关注老师,对老师的衣着,对老师日常工作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都感兴趣。看来我们做老师的要好好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工作。

另外,有部分学生表示,对粤教版的新教材的内容难以体会。我觉得教材较多地针对大城市的学生,与发达城市的学生的经历比较接近,山区学生的体会较少,难以把握个中情感。

该校放学时间为4点20分,由于较早,学生在这段时间无所事事。虽然学生都表示考试的压力大,有很多题目不会,但就不大会抓紧时间学习。平时课间课后厚很少去问同学问老师,这也是他们成绩差的一大原因。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语文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语文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可以多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对课文的解析要深入浅出,例子最好能贴近生活,最好是当下发生的,人们关注的事情,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

二、正确对待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去确实的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认为在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把握一个度,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可能回引起学生的反感,这一点从上面的调查不难发现。对一些枯燥的课文,我建议最好能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多制作一些图画、flash,这样会让学生一下子对图片产生兴趣,从而带着好奇心去学习课文,枯燥的文本就会容易让学生接受。而对于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而言,最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多与学生互动,多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同时希望教育部门能更多关注山区的教育,为山区边远学校增加教育设备。

三、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讲尊重,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学生,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批评错的地方也应该向学生道歉,这一点恐怕老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学生的宽容之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学生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学生尊重的,我在实和调查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

四、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我认为语文老师最好能多参加学生们组织的一些活动。在参与中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的组织成果给予肯定,这样能和学生更好地融合。多主动同学生谈心,做学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鸿沟,促进教育、教学更好地展开。

总之,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但毕竟这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一些优秀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实际的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坚持下去,多了解当下的教学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但愿我的想法能变成现实。

最后对在本次调查中给予支持的老师们、学生们表示感谢!

实习调查报告 篇14

一、调查概况20xx年8月28日至9月30日,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镇江市南门小学(又名:江苏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度过了我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涯。我这一个多月的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实习,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做了一番的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语文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学情况的。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以我实习的三年级语文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我的指导老师王燕老师、年级主任张俊妹老师、三年级二班班主任黄丽萍老师以及两位新老师:仲菲老师和孙琴老师。

三、调查结果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首先,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方面谈一谈语文教学的状况。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我发现三年级的语文教师的文化水平都是大专。经过从教导处了解的信息,在这所小学中拥有大专文凭的老师占多数,只有少数教师拥有本科文凭。这证明小学语文教师普遍文凭不高。另外,有些人的普通话不算很标准。这些状况比较让人忧心。其次,从现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面来看语文教学的状况。在教学方法方面,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基本都采用问答法、讲授法,少数有经验的老教师会采用自学辅导法、情境教学法以更好地达到效果。在采用教学设备方面,经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原始的:老师讲学生听,他们很少使用多媒体、扫描仪等先进的手段。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他们认为小学的主要任务还是在认字识字一块,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无形之中就降低了写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学生的自觉意识不高,基本是老师写他们也写,老师不动他们也不会动,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只能舍弃先进的设备,转向老旧的方法了。事实也证明采用老旧的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另外老旧的方法具有其独到的灵活性,它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可是随时更改课堂内容的设置,这是先进设备所不具备的。从教学态度上来讲,小学的孩子都还未定型,心性不稳,不仅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单个人的不同时段语文成绩也有很大差别,小学语文老师们并不认为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他们一视同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他们对所有的孩子都有耐心,他们极力想让孩子听懂,所以变换着方式让孩子感兴趣,并且看这些孩子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他们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老师也没有采取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当然,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对于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三年级的语文老师们对预习指导和字词教学工作很重视,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低年级转上来,对没有标读音的课本一时还不大能适应,所以要确保他们认识字后才能开始课文教学。在作业要求方面,三年级的老师可以说是非常严苛的,这是为了让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能更好的适应更高年级的要求。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我实习的年级是三年级,学生都在十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心智很不成熟。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不仅男生好动,女生也不容易安静下来,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级是个特殊的时间段,语文这门学科从这个年级开始,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从这里他们上语文课的任务不仅仅是识字,更重要的是要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语言,如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语文的知识的,这非常让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头痛。所以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维护课堂秩序就成了每个三年级语文教师的重头戏,他们努力以富于激情的声音、高低起伏的腔调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以游走于课堂每个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惩罚维持着课堂的秩序。我在实习期间上课时也曾经有这样的困扰,后来我也学习使用这种方法,课堂收效还不错。据了解,在现今中学,有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学,每天说的也都是母语,特别是理科生,他们的这种想法更为严重,他们认为自己又不想成为作家,语文学的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况且自己考试时得分也不会太低。还好,这种现象在小学里是不常见的,我想从学生方面说,这可能是因为小学生年龄还小,和语文的接触还不深,语文这门课对他们来说还是一门很新鲜的学科,对语文知识还有着浓厚的兴趣。当然这种现象和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也是分不开的,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语文,他们使尽手段、用尽方法,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语文学习上来。

在实习期间,我曾带领实习班级的学生去多媒体教室上过三次课。通过这几次课,我发现小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他们自律意识比较差,到了新鲜的地方就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导致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另外由于学校资源问题,多媒体教室又是科学实验室,实验器材设备比较多,学生好奇心太强,尽管老师千强调、万强调,还是有个别学生会去拿、去碰。正因为这样,这所小学的语文老师都不愿意带着学生使用先进设备。

小学生是很单纯的,正因为这样,当一个称职的老师就必须学会在适当的时机夸奖他们,尽量用表扬来鞭策他们进步。当然也不能全靠表扬,在行为习惯的调整方面,批评和惩罚也是很重要的,否则引不起他们的重视,甚至会让他们产生老师不足惧的想法。小学生也是很敏感的,不能因为他们年龄小,就认为他们不懂,其实他们都拥有雪亮的眼睛。调查中,小学生最喜欢的是贴近他们思想的老师,他们会去寻找老师跟他们的共同喜好,如果共同喜好多,他们会比较亲近这个老师,反之,则比较生疏。他们最不喜欢的老师就是那种对待学生不公平的,无论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还是贫苦人家的孩子,无论是乖学生还是调皮的学生,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不约而同的。每个孩子都是想通过自己的途径引起老师注意的,用的方法可能会让老师喜欢,也有可能会让老师产生讨厌的情绪,后果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可以说每个孩子的行动出发点都是好的,端看老师是如何看待它。实习中,我就见到这样的事情。我实习的班级有一个小男生叫李嘉龙,很是调皮,老师不看到他还算比较收敛,老师的目光一转到他身上,他便更调皮了,老师对他就比较头疼,因为他上课老是插嘴。综合我的所见所闻,我认为李嘉龙只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所以我比较注意他的一言一行,在每次跟他的谈话中争取引导他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我认为,当一个称职的好老师,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寻找适合他们的引导之道。这样才不会让学生抵触老师,甚至抵触这位老师所教的科目。

小学生年纪比较小,所以知识面比较狭窄,上他们的课就不能海阔天空地、一股脑儿地将语文老师所有知道的、关于课文的东西都灌输给他们,要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如果语文老师不管不顾这些,那就有可能使学生失去上语文课的兴趣,甚至讨厌起语文课来。实习期间,我教的第一篇课文就是《做一片美的叶子》,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一片叶子都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这里需要给他们拓展一下关于光合作用的含义,但是又不能讲的太过深入,不然的话不仅语文课不像语文课了,而且学生也理解不了。于是,我用我自己的语言比较浅层次的讲述了一下基本过程,只要求他们明白叶子做的工作是光合作用便成。

在学习压力方面,我是在小学实习的,调查的对象都是小学生,教育局明文规定他们的在校学习时间不能超过六个小时,回家作业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因为回家作业的总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所以划给语文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我认为他们的负担还是很轻的。不过我不是他们,不能为他们立言,为此我专门进行了了解。据我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到的,大多数学生对回家作业的量还是很满意的,也能够及时完成,只有少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迟交或不写作业。可是他们普遍都认为在校的课堂作业太多了,导致他们没时间玩耍。我了解到硬笔习字册是他们课后必须要完成的,大多数时候还要完成大练习册和补充习题的订正,有时候还需要在校完成作文的底稿或誊写。针对这种情况,我特地去问了几位老师,老师们告诉我其实他们并不想这样,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一是由于教育局给的回家作业时间太少,导致很多既定任务无法完成;二是学生本身回家作业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能利用课后时间让他们订正返工;三是学生的升学还是要靠他们自己的成绩,放松作业这块,有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学生家长也不能理解,这在前几届有过这样的前车之鉴。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小学生的感知觉已经逐渐完善,他们的方位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有序。小学生的记忆能力也迅速发展,从以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到词的抽象记忆能力逐渐增长,从不会使用记忆策略到主动运用策略帮助自己识记。小学生的言语也有很大发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头言语,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掌握了书面言语,学会了写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所占的成分较多,而高年级儿童抽象思维的成分较多。

小学语文教学要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找出适合本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在思维方面的发展,引导他们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重视学生在言语上的发展,适时给与引导,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适时把握学生在识记能力上的发展,让他们多记多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一般特点:入学以后,他们的社会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与老师和同学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在与老师和同学的相处中,他们逐渐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他们的学校适应有重要影响。这种关系的质量既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班级、学校的归属感,也影响到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小学阶段也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他们的学业成败、社会技能的掌握程度,来自教师及同伴的社会支持,对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个性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在个性品质上的塑造,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注重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适时给予他们指导,鼓励他们融入集体,关心他人。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从只注意行为的后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结果。由于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他们越来越能从他人角度看问题,道德情感体验日益深刻。

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也要注重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表现,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表达两个能力。当然,要完成这个目标,须具备一定基础:即字、词、句知识基础知识;表达技巧;文学常识等。这就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三大现实目标:基础知识、阅读、表达。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和表达的基础能力。根据以上了解到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我认为,在现今条件下改善语文教学现状必须先从制度改革抓起,小学生减负不能光看回家作业量,最重要的是要关注教育局的既定作业量。其次要提升教师团队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要培养一批关爱学生的老师。最后就是,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制定适合他们的课程,让他们在身心愉悦中增长知识、获得做人的学问。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文教学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的从业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教的情况。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村镇高中,学校规模较小,,全校共22个班。该校在兴宁地区高考成绩排行第四,但近年来生源减少,主要原因是就读技校的学生增多,附近的济平中学增设了高中。由于经济的影响,梅州地区对教育的投资有限,学校的经济状况较差,设备落后,教室没有电脑、幻灯机等的现代教育设备。近几年,该校学生的成绩较差,基础薄弱,班里学生水平参差,两极分化严重。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语文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是语文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都不会得太高的分,也不会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况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

调查报告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 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对于该地区也较难普遍使用,因此,老师们仍然保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文言文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考试时有一道大题是文言文,而且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也不是能够很准确地把握。调查中,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读课本,反复地读,以致于达到背诵,然后疏通字词,讲解一些文言文常用的句法,句式等。在文言文的授课中,很少有老师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手法,多是以讲解为主,这样更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记忆。而现代文的教学则相对薄弱,只注重课堂分析,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把握不太注重。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相对和谐。老师说本校的学生的记律较差,自觉性不足,如果气氛过于活跃,课堂就会乱哄哄,难以克制。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合作能力欠缺,实际效果为达到但花去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学的情况。

在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学,每天说的也都是母语。许多学生不明白学习语文的用处,而且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课文。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语文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高考时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要进行人际交往,好的表达能力是很受人欢迎的,语言能力在人生中的运用是少不了的。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甚至有的学生说,老师的方法太旧,因此影响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调查中,学生希望老师能关注他们。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调查中有一个学生问我如何看待老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还问我今后要是当老师的话会不会也这样。我回答他们说:老师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能听老师的话,而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自觉性差,经常不听话,自然惹得老师不开心。老师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发觉,只要能多关注后进生,他们会很感动、进步很大。看来老师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多鼓励后进生这一点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好的沟通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爱学习你所教的那门课。

实习调查报告 篇15

幼儿园教育活动生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就是幼儿发展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具有预设和生成的双重属性。要充分实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价值,必须充分理解和把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预设和生成的关系,确立生成理念。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生成理念比预设理念具有更加深远的价值。

一、生成性思维视阈中的幼儿园教育活动

[1]幼儿园教育活动观要与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决裂。[2]的活动观转变。这是现代生活世界观所蕴含的“一切将成的生成性思维”。[3]它认同的是差异性、不确定性,倡导多元、创造与自由,从而对现行幼儿园教育活动进行解构与批判。幼儿园教育活动过于注重预设而无生成的理念,活动目标是预设的,选择的内容是客观的永恒的文化知识。[4]幼儿园真实的教育活动由于幼儿及情境的因素,以及互动式交往活动的深化,活动过程充满着无数变化的因素,活动进行的不可预知性就意味着过程的创造性。既然过程是创造的,本质是生成的,那么。不同的过程、同一过程在不同的时间便会有不同的本质,这样.差异个性便会存在。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应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尽可能地满足每个幼儿的兴趣需求,使他们在活动中都能够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生成一性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奉质的生成性

幼儿园教育活动本质上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而设置的.活动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教育计划的范围是很狭窄的,如果超过了这些界限,那接踵而来的或是训练.或者是杂乱无章的知识堆积,而这恰好与人受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生成性使命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任务应是唤醒、提升个体的自我意识,培养文化创新的能力,营造公正社会文化,而不是客观化知识的传播,对幼儿的教育活动而言,活动总是现实的、真实的、及时的、当下的活动,总是教育要素在特定情境中、在时空上的意义联结。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由于受师幼之间的交互作用、内隐思维活动、精神活动以及外显的操作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活动总是伴随着无数的非预设性、不确定性、动态性。体验、顿悟、灵感等为超越预设性的教育目标提供了现实的基础。这便产生了新的体验和新的价值,是动态生成的过程。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生成性运行机制

幼儿的现实生活并不是处于封闭的、完成性状态,而是处于开放的、形成性状态,稳定、平衡是暂时的,而变化和重构是经常性的。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具有“自组织”的机制,能够自我调整和不断变化,从而不断地从无序状态达到更高层次的、更具有适应性的有序状态。活动的运行是一种开放的形成过程,教师和幼儿是参与活动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既是活动的传递者、吸收者,同时又是活动的开发者与创造者,活动的开发过程与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合二为一的。因此,活动的动态性、发展性特征改变了预成活动计划性的实践范式,揭示了预成活动接受式教学的弊端。教师应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随时调整目标,并将这种目标转化成幼儿学习的内在动机,应为幼儿创设探究环境,激发幼儿更主动、更自由地去参与活动。幼儿通过在多种活动中自主操作材料、体验、发现,充分调动了多种感觉器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探究、创造,从而获得了有关周围世界的直接经验,促进了他们的能力形成和个性发展。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生成理念的实践诉求

(一)生成性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对思维方式的诉求

生成性的教育活动崇尚一种生成性思维方式,反对用非此即彼和绝对对立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和处理教育活动中各种复杂的关系问题。教育活动面临研究视角的转换问题。教育活动要从“实体思维”转到“关系思维”。使得原本就是复杂的矛盾体实现生成和发展。要将研究的视角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对过程的平面化描述发展到生成的立体性动态描述。幼儿园教育活动要注重过程而非结果,注重个性而反同生成是现代哲学的最强音,也是幼儿园教育活动改革的强烈呼唤。生成理念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理念,是幼儿获得全面发展的基本方式;重视生成性的教育活动,是克服幼儿同教育小学化和功利化倾向、促进幼儿园教育活动理念变革的主要策略。

实习调查报告 篇16

实习是大学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人才积累经验,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我们9月1日来到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新平中学,到10月26日实习结束。我被分到初一(2)班进行实习。

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基本情况如下: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为六份,试讲次数为六次,上课节数为六节;批改作业五次;自习辅导十二课时。

2、班主任工作:组织一次主题为“爱”的班会;找学生单独谈心、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虽然之前做了许多的准备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所幸的是在指导老师及其他在校老师的帮助下,加之同学们的积极配合,让我在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的基础上,学会了许多在学校没能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让我发现了自己存在的种种缺点和不足,激励着我不断地进步和成长!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一波三折有收获”啊!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其它各方面如语言、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以及动作神态等也都是要有讲究的。每上完一节课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当好一名老师真不容易啊!

试教工作开始以后,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听优秀化学教师的课——写教案——试教——修改——试教,这样反复练习,完善。教案反复修改,再拿给指导老师过目,她马上会指出一堆大大小小的问题来,像这里导入语言太罗嗦,那里要求不明确,这里没讲透彻,那里不连贯等等。不断的改,直至老师说合格。然后把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练到烂熟于心为止。即使这样,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还是遇到了许多在学校里没学过、事先也没有料到过的难题。毕竟试教的时候和正式去教室上课的时候的心态是很不一样的。

教学生知识如果我们仅仅只懂得书本上的知识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上好一堂课不仅要求我们能够旁征博引,而且平时学生也会提一些书上没有涉及到的知识,这时候你不仅要自己对这些知识点有所了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你要能够以学生容易理解的平实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比如有一次我分析基础训练的时候,有一个题目是说“往饱和的碳酸钠溶液里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此题只要知道了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的小,就能得出“可见到有白色晶体析出”的结论。由于事先我觉得此题很简单,也就没有深入地思考。出乎我意料的是,无论我怎么讲,同学们也无法理解为什么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的小就会有晶体析出。后来只好向他们的原任课老师请教此处该如何表达。

通过这次的经验,我深感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来揣度学生的思维,自己认为很简单的问题,对于刚刚涉及这一知识的学生来说很可能就会是一个无法理解的地方,这时候,我们以何种方式将此知识点向他们表达清楚就显得犹为重要了。于是,在以后的备课过程中,我就不在象以前一样只要自己弄清楚了就了事,而是更加侧重于如何将知识的来龙去脉向学生表达清楚。我的这一举措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听完课后普遍都说我讲得较清楚。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在当实习班主任的过程中,我从他们原班主任那里学到了很多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经验,确实让我受益不少。比如如何与学生谈心,如何帮助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等等。虽然这些经验都是非常宝贵的,但是我也没有完全照搬,第一是我觉得我的身份毕竟与他们原班主任不同。第二是我觉得我与学生年纪相仿,不象原班主任一样与他们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代沟,这是我的优势所在,应当加以利用。所以,在与学生的长期交往中,我渐渐形成了一套既有自己风格,又吸收了原有宝贵经验的行事方法,而且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比如说我和我们班上一位同学谈心的时候,她告诉我她小学成绩很好,几乎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的第一名,数学成绩犹为突出,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那时侯学数学简直就是一种乐趣”,但是现在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不仅整体成绩直线下降,就连自己的强项数学也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当我问及其中的原因时,她告诉我,由于毕业考试的失误,进入初中以后她就失去了信心,再加上初中的课程本身就比小学的要难,使她的成绩更加后退了,以至于现在对读书失去了信心,想一心从事自己的爱好去学声乐算了。而这些她都没有和原班主任说过,原因是班主任“太凶了”。我听了之后并没有直接反对她的观点,而是从客观条件、学习条件以及以后的前途等方面和她分析了她的这种想法,使她明白了学习和爱好之间谁轻谁重,并引导她自觉得把心思放到了学习上来。

两个月的实习已经结束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咀嚼、去回味、去的探索。这一个多月的里有我的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真正站在讲台上、第一次面对学生说了很多话、第一次有人甜甜的叫我老师……。我想这些酸甜苦辣、这些第一次将是我人生中的一次伟大的经历。将是我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的一笔财富。在此,对指导老师、原班主任陈老师及其它所有支持和帮助我的老师、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

实习调查报告 篇17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了调查。调查,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的,为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教育教学的性,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方法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问卷调查在六中学,共发问卷80份,回收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中学生较为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学习的作用是自身素质,10%的学生学习的作用是考大学,16%的中学生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的经济社会特征。,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65%的学生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份额。而且,在调查中还,90%的学生都有“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原因,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有45%的学生“英语以后的生活几乎用处”。

3、学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大学生对“特长”有的认识,,92%的学生有感兴趣的,且有52%的学生希望教师的。,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以后的生活工作帮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务实化、功利化

中的大人认识到了教育的价值在于帮助的综合素质,使生存、生活所需的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基础上,家庭经济条件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中的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对考大学失去信心;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

在调查中,中学生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的差异,使的学习需求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就业的学生,只要求基础知识;考高职或艺术类院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学习需求的横向多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培养的特长,还要求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但主观性和不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的学习目的。,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学生的学习目的严重的主观性和不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在:认识到了未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如此大的群体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以后在事业上能。学生学习目的的不性主要为思想与行动的不。调查结果表明, 37%考大学的学生中有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显现出的性,而是呈现出消极等待的学习。

实习调查报告 篇18

自治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调研组于20xx年1月9日至14日,分三个小组对伽师县、疏勒县、裕民县、阜康市、伊宁市、天山区等六个样本单位的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期间共召开园长、幼儿教师座谈会12次,调研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近50所,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100余份。获得了大量资料和信息,基本摸清了六个样本单位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现根据调研提纲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各地认真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规范办园行为,使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幼儿园保教质量稳步提高。

(一)学前教育发展规模

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通过扩大公办幼儿园办学规模,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大力兴办双语幼儿园等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学前教育覆盖率,促进了我区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

1.幼儿园建设。据统计,20xx年全区共有各类幼儿园1077所,其中教育部门办204所,占18.94%;民办584所,占54.22%;集体办和其他部门办289所,占26.83%。20xx年全区已有各类幼儿园2563所,比20xx年增长2.4倍。其中教育部门办1434所,所占比例比20xx年提高37.01%;民办852所,所占比例下降20.98%;集体和其他部门办277所,所占比例下降16.02%。

20xx年全区幼儿园中有城市幼儿园546所,约占总数的50.70%;县镇217所,占20.15%;农村幼儿园314所,占29.15%。20xx年全区幼儿园中有城市幼儿园569所,所占比例下降28.50 %;县镇309所,所占比例下降8.09%;农村幼儿园1685所,所占比例提高36.59%。

据调研数据分析:天山区、伊宁、阜康三市(区)共有城镇公办园12所,其他部门办园15所,合计27所,占三市(区)城镇幼儿园总数的23.3%。表明我区城市仍然以民办园为主,民办园承担着城市市区四分之三以上的幼儿教育任务;裕民、伽师、疏勒三县共有农村民办园5所,仅占农村幼儿园总数的3.4%,而我区农村已基本形成公办园为主的办园格局。

2、幼儿入园情况。各地初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以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为重点,努力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程度。

据统计,20xx年全区在园(班)幼儿293397人,其中城市118502人,占40.39%,县镇67448人,占22.99%,农村107447人,占36.62%;

20xx年全区在园(班)幼儿达到490610人,增长了1.67倍;其中城市127508占25.99%,所占比例下降14.40%,县镇82980人,占16.91%,所占比例下降9.24%,农村280122占57.10%,所占比例提高20.48%;

20xx年幼儿园适龄儿童数约为97.92万人,在园(班)幼儿293397人,毛入园率29.96%;20xx年幼儿园适龄儿童数约为94.51万人,在园(班)幼儿达到490610人,毛入园率51.91%;20xx年比20xx年提高了21.95%。

以上数据说明,20xx年以来在国家及我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区学前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适龄儿童入园率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学前教育管理现状

1、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各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在编在岗的幼儿园教师纳入编制管理,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待遇。此外,为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采用聘用代课教师等方法,补充幼儿数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

据统计,20xx年我区有幼儿园教职工18623人,其中专任教师10185人,园长1327人。20xx年我区幼儿园教职工21234人,比20xx年增长14%,其中专任教师12322人,增长20.98%,园长1607人,增长21.10%。数据表明,无论是我区幼儿园教职工、还是专任教师都远远落后于我区幼儿园入园率和在园幼儿的增长速度。

据调研数据分析:六县(市、区)共有幼儿园教职员工3834名,其中专任教师2144名,占55.9%,保育员543名,占14.2%,生师比为19.5:1。专任教师中有公办教师1040名,占48.5%,民办1125人,占52.5%;其中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有1216人,占56.7%。

2、幼儿园管理情况。各地认真贯彻国家、自治区对幼儿教育的相关政策,将学前教育和幼儿园工作纳入教育统一考核之中。以制度化管理为重点,通过强化行政管理、加强教学指导,全面落实幼儿教育工作。每年由教育局牵头联合各职能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幼儿园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评估,初步形成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管理,并通过创建示范性幼儿园活动,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办园质量;

坚持依法审批,实行年检(年审)制度,对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卫生、安全、行政管理等工作进行不定期督查,评估其办学资质和能力,不合格者限期整改。并积极发挥公办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促使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学前教育经费情况。各地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学前双语教育发展保障经费,按照《自治区学前双语教育发展保障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规范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由教育经费核算中心统一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此外,各地还在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努力加大幼儿园建设的投入。除了解决部分新建幼儿园地面硬化、绿化、美化和围墙等附属工程的资金外,还列出专项资金自聘学前教师,以解决学前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如:伊宁市自聘临时代课教师100名,伽师县自聘名87名,疏勒县自聘63名,有地方财政发给工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方面的问题

1、城市公办园数量严重不足。由于国家和自治区学前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并未惠及城市幼儿园,致使城市公办园数量严重不足。如天山区各级各类幼儿园共计44所,其中公办园8所,其他部门办园13所,民办园23所,民办园占总园数的52%;伊宁市城区内有幼儿园43所,其中公办园仅有3所,民办园40所,民办园比例达到93%。公办园的极度匮乏造成城市弱势群体和流动人口子女入园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他们既上不了数量稀缺的公办幼儿园,也上不起收费高昂的民办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和公益性在城区难以得到体现。

据统计,20xx年天山区有适龄幼儿约22300人,实际在园幼儿11625人,毛入园率52.1%。尚有47.9%的适龄儿童不能入园。天山区小神童幼儿园地处大湾地区,是一所民办幼儿园,尽管每月仅收取管理费250元,园中也有许多空的学位,但是周边仍然有很多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入不了园。

2、农村非“双语”公办幼儿园发展面临巨大困难。农村非“双语”公办幼儿园既不能享受“双语”幼儿园经费补贴,也得不到地方财政经费的支持,办园条件长期得不到提高和改善,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发展规模和速度受限。为维持正常运转,非“双语”公办幼儿园只能通过收取各种费用维持运转,客观上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大多数农牧民子女需要送孩子到较远的乡镇中心幼儿园接受教育,除承担管理费、伙食费、取暖费外,还要承担交通或寄宿费用,使农牧民负担加重。

非“双语”公办幼儿园多为差额拨款单位,收费标准(管理费)从50—250元不等,所收费用大多用来支付聘用教职工工资及必要的办公经费。伊宁市实验幼儿园20xx年经费预算收入1877.1 万元,其中财政拨款225.09万元,管理费收入1652.01万元,财政拨款仅占全部预算收入的12%。

3、幼儿园办园条件亟待改善。由于经费投入不足,除已实施自治区双语项目的地区外,大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办园设施陈旧。阜康市、伽师县、疏勒县将一些旧院落、旧教室、旧办公室改做幼儿园,规模太小,又无寄宿条件,急需要修补或改建。一些乡镇、村双语幼儿园未安装暖气,冬季靠火炉采暖,不仅不能满足需求,也带来安全隐患。各地幼儿园普遍存在大班额现象,个别幼儿园甚至出现50-60人/班的情况。

20xx年我区幼儿园生均建筑面积为4.18平方米,与国家标准6.09平方米有较大差距。其中城镇幼儿园建筑面积5,94平方米,与全国标准11.24平方米差距巨大。农村城镇幼儿园建筑面积2.86平方米,也远远低于全国标准。

4、双语幼儿园经费投入缺口较大。自治区双语幼儿园投资计划是以1000元/平方米的单方造价下达的,近年来各类建材价格不断上涨,新动工的项目幼儿园实际单方造价比自治区下达的投资计划单方造价高出许多,加上各地需自筹附属工程经费(每所幼儿园需要附属工程配套经费大约为30万)、发放自聘教师工资,使“双语”幼儿园项目县感到压力巨大,一些幼儿园的附属工程建设滞后。

由于我区各民族大杂居的现状,使得各幼儿园在招生时,选择了混合编班,一个班里既有少数民族幼儿,也有汉族幼儿,少数民族幼儿享受双语补助,汉族幼儿未享受补助,呈现出民、汉幼儿同园不同待遇、“一园两制”的现象。

(二)教师队伍的问题

1、幼儿教师编制短缺,数量严重不足。由于历史的原因,非“双语”公办幼儿园编制管理长期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在编教师 “只出不进”。为弥补教师缺额,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办园聘用大量代课教师,从而造成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所占比例逐年降低、聘用教师所占比例逐年加大的现象。“双语”幼儿园虽然通过自治区学前双语教师招聘补充了一些学前教师,但补充速度远远跟不上项目的建设进度。

据统计20xx年六县(市、区)共有专任教师2144名,其中公办教师1040名,占48.5%,聘用教师1125人,达到52.5%。六县(市、区)共有在园幼儿52349名,按国家规定的幼儿园每班幼儿30人、配备两教一保的要求,六县(市、区)应有教师(含保育员)5232人,现有教师(含保育员)2687人,缺2545人,缺额近一半。

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幼儿教师尤其是农牧区幼儿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所占比例很低,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大量存在,学前双语教师“一缺两低”(汉语水平低、汉语授课能力低)的现象也较为突出。

伽师县304名幼儿园专任教师中,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52人、占17%,具有教师资格证的32人、占11%,汉语水平等级达标的56人、占18%。

3、幼儿教师待遇普遍偏低,教师队伍不稳定。六县(市、区)虽然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文件精神,将在编在岗的幼儿园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对待,纳入编制管理。但聘用教师的待遇普遍偏低,养老、医疗、户口、住房、培训、及职称等基本权益缺乏保障。在参与问卷的87名教师中,有职称的仅为19人,占21.84%。待遇低、工作量大,致使目前幼儿园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现象严重,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更为突出。教师问题是制约六县(市、区)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自治区工资补助的临时聘用学前双语教师享受三金,在缴纳三金后的实得工资在600-700之间,而各县自聘教师工作待遇不足800元(伊宁市自聘教师人均工资800元,伽师县自聘教师人均工资600元,疏勒县自聘教师人均工资300-600元),而且不享受三金,在承担完交通、午餐等费用后,工资所剩无几。

(三)管理方面的问题

1、其他部门办园数量下降,管理缺失。近年来,其他部门办园在改制或企业破产时,园舍大都被挪作他用或直接拆建做房地产开发,致使企事业幼儿园数量大幅降低。乌鲁木齐市20xx年还有其他部门办园83所,20xx年只有62所,五年间已有21所其他部门办园消失,超过四分之一。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中心区的教育用地一地难求,如果任由企事业单位随意关停幼儿园而不采取补救措施,不仅会造成国家教育资源浪费、教师流失,而且会使城市幼儿“入园难”的问题进一步加剧。

2、对民办幼儿园尤其是无证园的管理不到位。六县(市、区)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民办幼儿园准入不严格的现象,城市和农牧区均有相当数量的无证园,这些幼儿园无任何办园手续,师资、园舍条件等都无法达到办园要求。此外,由于对民办园监管还不到位,致使民办幼儿园在收费、教学、园舍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如管理制度不健全,园舍建筑面积、户外活动场地和卫生条件不达标,等。

(四)保教质量方面的问题。

1、幼儿园管理队伍薄弱。各县市“双语”幼儿园园长主要为乡镇小学校长兼任或小学调剂教师担任。管理者缺乏学前教育管理经验,对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文件不了解,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是造成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原因。

2、幼儿园保教质量堪忧。幼儿园班额普遍过大,教师数量不足,教师专业化水平低,教学方式单一、保育员缺乏培训,教育手段落后,保健医生缺乏,幼儿园保教质量堪忧。此外,由于幼儿园经费、人员配备不足,致使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儿童特点和教育规律,疲于应付;同时,由于一班一师现象的存在,也导致了大量的安全隐患,从而影响了办园效益。

三、建议与对策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面对我区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园所差异等,努力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强化政府责任,将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1、将学前教育纳入自治区规划和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前教育实行政府主导、公办为主、社会参与的办学体制,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和统筹管理学前教育,其他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将学前教育逐步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2、坚持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理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各类学前教育机构一律实行教育行政部门归口审批、登记注册制度。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学前教育的职责,并明确职能机构。选配有一定政策水平和行政管理能力、懂业务的专职干部和教研、督导人员充实到区县学前教育管理队伍中,加大对本辖区学前教育的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建立起学前教育质量管理与评估体系,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二)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地方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形成中央、地方各级财政共同承担学前教育经费的新局面,大力发展普惠性的公办幼儿园。

1、城镇在实施旧城改造、新区建设时,要做到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原有小区配套幼儿园(民办),通过政府统筹安排,交当地教育部门办成普惠性的幼儿园,满足小区居民和外来人员子女就近入园的需求。

2、加大对农村幼儿园园舍建设和改、扩建的力度。乡镇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将原有学前两年幼儿园的办园体制逐步过渡为学前三年,进一步增加幼儿园容量,改善办园条件,基本满足所辖区域人民群众入园需求。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

3、企事业单位幼儿园,不得随意关、停、并、转,对于部分不具备独立办园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应本着平稳过渡的原则,在政府统筹下,将所办幼儿园交给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规划,或由社区或具备条件的团体、个人承办。确保“三不一保”,即坚持三个不变:办园性质不变,教师待遇不变,教育经费投入不变;“一保”,即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4、积极发展普惠性公办园,仅仅依靠预算内的财政投入是有困难的,还需稳定并扶持部门办园。要积极调动企业、事业、个人等社会各方力量,多形式并举,多渠道投资,多元化办园,形成政府办园、企业办园、联合办园、股份制办园、个人独资办园等各类幼儿园竞相发展的新局面。

5、对贫困家庭子女及流动务工人员子女入园,建议采用发放“幼儿教育券”或向民办园购买学位等方式解决入园困难。家长可持券自由选择正规的幼儿园,幼儿园凭券向政府换取公共教育经费,以此缩小城乡学前教育的差距,使经济贫困家庭适龄学前儿童能够受到完全或部分的资助,确保他们就近有园可上,上得起园。

(三)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加强规范管理。

1、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形成“以政府办园为骨干,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办园格局。

2、将民办幼儿园的业务管理、师资培训和督导评估纳入教育局统一管理,加大民办幼儿园规范化管理,扶持民办幼儿园扩大规模、完善硬件设施,引进先进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形成并发展办园特色,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四)增加教职工编制,提高教师待遇,完善聘用制度,稳定教师队伍。

目前我区各类幼儿园中教职工比例较低,尤其是教师紧缺,师生比严重超标,教师待遇得不到妥善解决,教师素质偏低,幼儿教师流动性大。

1、增加幼儿园教职工编制,保证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不缩减。双语幼儿园目前按每班一位教师的标准配备师资,班级未配备保育员,幼儿园未配备保健医,无法保证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也不符合《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劳人编[1987]32号文件规定(教职工与幼儿比为1:6-1:7),建议增加双语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重新核定城市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及时补充幼儿园教职工人数,尤其是幼儿园教师、保育员及保健医。

2、建议对幼儿园原聘用的在岗不在编、长期在教学一线从事双语教学、学历为中等专业、高中或“五大”生,经本单位、县市教育部门考核合格者,在教师招考时从学历、年龄上予以照顾。

3、依法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益,在职幼教人员实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幼儿园公办教师的工资及其它待遇要与中小学公办教师一样,列入区政府的财政统一发放,并做到按月发放教师工资。对于农牧区等较偏远的地方,根据工作距离,发放交通及误餐补贴。

4、监督完善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待遇问题,实行幼儿教师最低工资福利保障制度,制定幼儿园教师最低月工资标准,并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

5、提高幼儿教师职称评聘比例,各地教育部门应将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审纳入当地教师职称评定系列,切实解决幼儿教师尤其是双语及民办幼儿园教师职称问题。

6、健全幼儿教师培训体系,把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中小学继续教育规划,落实培训经费,开展多形式培训,不断提升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

(五)加强对学前教育教学、保育工作的管理。

1、积极开展自治区及各地示范性幼儿园的评审工作,发挥这些幼儿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质量。同时,在社会力量办园中,扶持一批办园思想端正、管理严谨、教育质量高又拥有较好社会信誉的幼儿园作为示范园,在全疆形成以社区为背景的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机构。

2、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及无证民办幼儿园,要坚决取缔,但要建立科学合理和富有人性化的关闭方案,当地教育部门要做好无证幼儿园关闭后的幼儿分流工作,街道乡镇要妥善解决无证幼儿园举办者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对那些基础好、有一定办园经验的非注册幼儿园,应当以管理和引导为主,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改进时间表,以促进这类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六)建立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1、依照学前教育事业的社会公益性属性,各级政府应确保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明确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中学前教育的地位,将学前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的统一规划与管理之中,落实人力、物力、财力。逐步完善学前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一方面强调各级政府部门投入的责任,形成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强约束;另一方面按立法规定,确定学前教育资金的投入方向、使用细则、效率评估等办法。

2、在学前教育经费保障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单列财政预算。在教育事业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学前教育事业经费,并将其列入财政预算,做到逐年增长。

(2)下拨公用经费。公共财政安排非双语幼儿园的学前教育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与双语幼儿园等同,并做到逐年增长。

(3)设立专项经费。如:学前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全区范围内学前教育机构各类奖励和各类幼儿园的改扩建项目专项扶持,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确保专项经费的规范使用;基本建设专项经费,用于保证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部分幼儿园的改扩建等;维修改造专项经费,用于维修和改造幼儿园园舍;教育资助专项经费,向困难家庭幼儿发放适当的营养午餐补贴,确保低保家庭和困难家庭子女入园,并统一纳入中小学教育资助专项资金;学前教育研究专项经费,以科学研究保障我区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

3、合理确定幼儿园收费标准,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明确学前教育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公平性和社会福利性的属性,通过专业研究确定学前教育支出的标准,立足于举办普惠性的学前教育。一方面推行质价统一的幼儿教育收费机制,公办幼儿园实施等级收费,民办幼儿园按半圆成本核算收费;另一方面为了体现对薄弱幼儿园的扶持,采取各级各类幼儿园的生均定额补助政策,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的资助制度。

地方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问题的责任主体。各地要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确保大力发展我区学前教育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实习调查报告 篇19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了调查。调查,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的,为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教育教学的性,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方法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问卷调查在六中学,共发问卷80份,回收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中学生较为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学习的作用是自身素质,10%的学生学习的作用是考大学,16%的中学生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的经济社会特征。,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65%的学生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份额。而且,在调查中还,90%的学生都有“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原因,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有45%的学生“英语以后的生活几乎用处”。

3、学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大学生对“特长”有的认识,,92%的学生有感兴趣的,且有52%的学生希望教师的。,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以后的生活工作帮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务实化、功利化

中的大人认识到了教育的价值在于帮助的综合素质,使生存、生活所需的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基础上,家庭经济条件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中的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对考大学失去信心;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

在调查中,中学生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的差异,使的学习需求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就业的学生,只要求基础知识;考高职或艺术类院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学习需求的横向多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培养的特长,还要求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但主观性和不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的学习目的。,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学生的学习目的严重的主观性和不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在:认识到了未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如此大的群体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以后在事业上能。学生学习目的的不性主要为思想与行动的不。调查结果表明, 37%考大学的学生中有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显现出的性,而是呈现出消极等待的学习。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我被分到x市红星中学进行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调查的过程十分辛苦,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还是很让我满意的。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的两个班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教的情况。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语文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是语文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都不会得太高的分,也不会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况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文言文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考试时有一道大题是文言文,而且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也不是能够很准确地把握。调查中,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读课本,反复地读,以致于达到背诵,然后疏通字词,讲解一些文言文常用的句法,句式等。在文言文的授课中,很少有老师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法,多是以讲解为主,这样更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记忆。而小说的讲解却与此相反,多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电视、电影的片段,让学生从中去领会故事的情节,去感受其中的人物形象。这也说明了老师们能因材施教。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总是很活跃。他们备课时不限于教参、优秀教案等书,能够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发挥,这在我实习期间听不同的老师讲课时感受最深。有一个老师讲授一篇很枯燥的文言文时,给学生补充了一些甲骨文字,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好奇,激发了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好地记住了难懂的字词。他的语言也十分的幽默,还不时地做一些动作,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情况有直接的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课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教育实习的调查中得到了验证。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学的情况。

在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学,每天说的也都是母语。特别是理科生,他们的这种想法更为严重,他们认为自己又不想成为作家,语文学的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况且自己考试时得分也不会太低。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语文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高考时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要进行人际交往,好的表达能力是很受人欢迎的。

实习调查报告 篇20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为了研究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厦门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网络德育专题调研组”。调研组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以无记名方式对399名中学生(初中占34.1%,高中占65.9%)、222名中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为识字不多、小学初中、高中以上的分别占4.1%、40.3%、55.2%)、257名中学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同时,还通过社区走访、个案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分别召开了中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4次座谈会。

(一)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部分教师上网经验不够丰富

互联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学生。调查显示,93.5%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1.4%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我市中学生的上网率高达92.1%,其中有24.5%的中学生是互联网上的常客。75.8%的中学生每月上网的总时间在10小时之内,而6.8%的“网虫”则超过了30小时。周末和节假日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9%的中学生表示平时每天的课余时间都能够上网,21.3%的中学生上网时间并不固定;35.5%的中学生能自我约束在每次1小时内,24%的中学生每次要在网上滞留3小时以上,24.5%的中学生则不固定。

与孩子们相比,家长和教师们则大为逊色。45.2%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69.2%,只有7.7%的家长经常上网。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验明显不足。26.7%的教师具有3年以上的上网经历,64.4%的教师则是近一两年内才融入网络的大潮;在上网的教师中,30%表示经常上网,9.1%每天上网;51.9%每次上网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同时,还有55.7%的教师坦陈自己很少上网,有近10%的教师称从不“触网”。

2.家里是中学生上网最主要的场所,网吧的主要客源是中学生

过去,我们对于中学生在上网方面的行为规范教育主要针对学校、网吧等公共场所。调查表明,家里才是中学生们上网的最主要场所,应当是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按照上网的时间和次数的多少,对学校、网吧、家里进行排序”一项上,68.2%的中学生首先选择“在家里上网”,远高于首先选择“在学校上网”(28.2%)和首先选择“在网吧上网”(5.8%)。

同时,中学生也是网吧的常客。调查显示,34.4%的中学生到网吧上过网。一些网吧经营者承认,附近学校的中学生是他们的主要客源。78.3%的中学生反映,网吧管理员从不查验自己的身份,穿着校服,仍能大大方方地进去;有的中学生反映,穿校服的会被安排到较偏僻的角落。去年以来,关于“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的新规定实施后,情况已大为改善。

3.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

近年来,厦门市教育局在全国率先推出全市统一的教育宽带网,各校也纷纷加快了校园网的建设。然而,对于课余时间里在校上网条件表示满意的中学生只有19.4%,不满意率达59.2%(其中十分不满意的占40.6%)。24.9%的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8.3%的中学生则认为学校并没有把必要的网络技巧教给他们。17.9%的家长强烈呼吁校方能提供和改善在校上网的条件,43.1%的家长提出学校要在加强中学生网络知识和能力上发挥作用。同时,不少教师对于学校的网络资源现状,特别是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满。据教师们反映,校园网络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用于展示课件与开公开课,而未能充分运用于平时备课和课堂教学,更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们在校上网的需求。

4.网上交友已成为中学生乐于交往的形式,网友主要是同龄人

网络的发展正改变着中学生交往的方式。调查发现,42.4%的中学生拥有网友,其中,26.7%同时有5个以上,0.8%甚至有15个网友。55.6%的中学生只喜欢与同龄的网友交谈,找年龄较大、较小的网友交谈的分别只有8.2%与0.8%。同时,中学生们还承认,他们更喜欢结交异性网友。68.4%的中学生在网上聊过天,其中26.2%经常在网上聊天,“聊天室”和qq是其网络聊天的主要方式。

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大部分中学生保持了清醒的认识。调查显示,在“你觉得网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一项中,完全不同意的占42.8%,比较不同意的占37.5%,二项合计占80.3%。但必须注意的是,7.3%的中学生仍相信“网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持完全相信的态度。绝大多数(83.4%)的中学生知道网友是虚拟现实的产物,选择“不见面”;同时,也有小部分(14.3%)在网下会过面。

5.多数中学生承认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

网络是个聚宝盆,也是个大染缸,各种色情、暴力、反动信息大行其道,需要具备基本的是非判断力。调查显示,76.6%的中学生认同“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9.6%的中学生则不赞同这种看法。座谈会中,对于接触不良信息的问题,中学生们要求客观看待,不要把他们“一棍子*”。他们说:“请相信我们还是有判断力和自制力的。”然而,家长们的疑虑看来难以消除,特别是那些不懂得电脑、无法进行有效监管的家长,其焦虑更甚。

6.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

对于子女上网,27%的家长持赞成的态度,反对的只有15.9%,大部分家长则顺其自然,但近半数的家长表示希望子女将来能从事网络工作。高达九成的家长认为,网络的好处是“能使子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掌握好电脑技巧”;同时,29.5%的家长还觉得网络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11%的家长认为“网络没有任何好处和作用”。58.5%的家长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显然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此外,令家长们深感焦虑的事还有:浏览淫秽、反动、暴力信息,产生网恋,痴迷网络游戏等等。

同样的矛盾也存在于大多数教师身上。调查显示,72.1%的老师认为网络对于学生学习上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能够获取有用信息,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45.6%的教师同时又认为,学生上网不仅浪费时间,影响学业,而且会耽于玩乐,无心向学。支持学生上网的教师只有31.9%,42.7%的教师则认为平时应禁止学生上网,只有假期才能允许,21.8%的教师觉得还是任其自然为好。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于学生上网的观点和态度,往往会通过家访、家长会等途径作用到家长和学生身上。

(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强化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透过网络的窗口,他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使视野空前开阔起来。全球意识的增强,适应了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对于中学生们今后走入日趋一体化的世界,显然是大有好处的。

(2)互联网为中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3)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促进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网络上,电子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这对于舒解压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4)中学生常上网,激发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

2.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1)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

(2)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

(3)网上聊天引发网恋,调查显示,6.7%的中学生坦言自己有过“网恋”行为(实际比例会更多)。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

(4)网络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5)网吧管理问题依然严重,给中学生造成诸多问题。

二、讨论与思考

1.网络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机遇

(1)网上德育更具有时效性和普及性

互联网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网上德育信息的传播、浏览与被吸收的速度之快,远高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也强于班会课、主题活动、家访、外出参观等传统德育手段,其教育覆盖面更比“一对一”式的个别交谈要大得多。德育工作者可针对中学生存在的思想、心理、生活问题,或及时发布新的教育信息,或组织浏览有关的教育主页,或在聊天室、论坛、bbs里进行在线引导和教育。

(2)网上德育更具有生动性和吸引性

在网上,德育信息可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视于一体,并能应用虚拟现实手段,使中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自觉浏览的同时受到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而传统的德育往往流于说教,形式较单一,内容较乏味,忽视了中学生的接受心理和情感需求。

(3)网上德育更具有互动性和有效性

在网上,可通过e-mail、oicq、公告板、聊天室、论坛、网上心理咨询等,德育工作者和中学生都以平等的身份、以匿名的方式进行思想、情感的双向交流。彼此无拘无束,袒露真情,避免了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所产生的隔阂与难堪,有利于德育工作者抓住思想教育契机,增加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网络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

(1)在观念上

目前,社会、家长和教师普遍存在着一种“网络有害论”,片面夸大中学生们在上网过程中潜在的负面影响,过度渲染网上有害信息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对报纸披露的典型案例感到过度焦虑。许多家长不敢给孩子买电脑,更不敢让他们上网“冲浪”;许多教师不是积极地引导中学生们利用好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而是消极地对上网行为加以劝阻和禁止。同时,在面对中学生上网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时,许多家长和教师不是以一种宽容、理解的心态,采取积极、有效的引导和防范措施,而是紧张过度,一味进行苛责和惩罚,甚至取消孩子的上网资格。这种因噎废食的态度,其实并不能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堵截”、“打击”,而在于引导和教育。

(2)在队伍上

现有德育队伍的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还相对缺乏,网上德育运作的机制明显滞后,效果未能如意。有些学校的领导或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或本身缺乏必要的网络德育常识;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网络经验相当贫乏。座谈会上教师们惊呼,许多中学生的网络水平已远远走在自己的前面,如个别中学生甚至在课余时间里担任电脑公司的顾问角色。

德育工作者自己不深度“触网”,就无法了解中学生们在网上的所作所为,不能承担起网上“引路人”和督导者的角色。同样家长自己不知道什么是网络,又如何能够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呢?有些家长还以为孩子一上网,不是去搞网恋,就是去浏览不健康的信息,难免忧心忡忡。因此,有必要对家长加强宣传和引导。

(3)在网络硬件设施和网络资源上

近年来,厦门市按“宽带网络+数据中心+应用系统”的思路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建设全市教育信息网。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配计算机3万多台,平均12名学生1台计算机,其中,城区平均5名学生1台计算机。全市共建有计算机网络机房近400多间,大部分学校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大多数学校都建有教师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

然而,仍存在着不少弊端,如大部分网站各自为政,重复投资,网页内容单薄,更新速度慢,学习资源库对外封锁,德育素材严重缺乏等,不能满足中学生和家长日益增长的需求,陷入了低利用率、低点击率和低满意率的窘境。

三、对策与建议

网络环境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机遇。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对于信息网络化问题,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这是我们进行网络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推进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

第一,通过宣传和学习,使全体德育工作者转换观念,统一思想认识,抛弃“网络有害论”,消除“网络恐慌症”,充分认识到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和网络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重新定位学校德育的目标,把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熟度作为网络德育的首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判断力和自制力。

第三,重新设计学校德育的内容,在原有德育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价值观教育,增强识别评价和选择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训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与行为实践统一起来;开设网络德育课程,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

第四,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

2.培养网络德育队伍,增强网络德育力量

其一,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考核,使各级教育管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体教师掌握网络基本知识、技能,并熟悉网络德育的运作方式和手段,学会常见的德育课件开发工具(如authware、director、flash等)。在讲求实效的前提下,改进和充实目前实施的“厦门市中小学教师计算机考核”的方式与内容,如增加教师利用网络开展道德工作的考核内容。

其二,选拔并培训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网上沟通技巧好,具有丰富的网络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网络德育工作者,由他们提供在线指导,帮助上网中学生解决各种心理、思想、学习等问题;同时,注意在网上收集整理有代表性的德育问题,向有关职能部门反馈,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3.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自觉筑起心灵的“长城”

一是加强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思想品质教育,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筑起心灵的“长城”,抵制网上各种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蚀。

二是加强中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和安全教育。制定“厦门市中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三是各校可以组织中学生统一浏览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题主页,向他们推荐国内外诸多优秀网站,把中学生们的上网热情转化为自觉学习先进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动力。

4.提高现有网络德育资源的利用率,增加资金、技术投入,促进德育网络的形成

(1)要进一步加强各校校园网建设,增加资金、技术的投入,并以结对子的形式扶助薄弱学校。争取使各校园网内容充实而生动,形式新颖而优美,更新速度快,宣传做得好,吸引上网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点击率。

(2)从中学生的需求出发,各校园网要建设好学习频道、心理频道、交际频道、游戏频道、生活频道等,建设并管理好聊天室、论坛、在线心理辅导等,在与上网中学生进行交流同时,努力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来引导他们。

(3)各校还应想方设法改善中学生在校上网的条件。可设置学生电子阅览室、电子课堂、网络走廊等,一方面增加中学生上网时间,另一方面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同时,结合课程改革,开设网络教育课程,向中学生们系统地传授网络知识和技巧。

(4)以厦门市教育数据中心为全市教育网络的集成型平台,建设一个全面服务于中学生的大型德育网站。厦门市教育局花费巨资,从美国引进了一套网络教育平台,于XX年5月前投入使用。应充分利用这个平台,集成各校主页,建立学生成长数据档案,以实名制登陆,以实现浏览信息的自动过滤和网络行为的有效监控。

5.切实加强对网吧、网站的监督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理顺对网吧的管理体制,加大依法治理网吧的力度。成立专门的网吧监管机构;设立全市统一的投诉热线电话;建议电信部门发行青少年专用的上网卡,此卡具有上网费用低廉,自动屏蔽不健康网站等特点。

6.加强对家长进行网络德育的指导

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家长网络德育的意识,引导他们以身作则,为子女健康上网树立榜样,自觉担负起对子女进行网络德育和对子女上网的监护责任。同时,由市教育局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厦门市家庭网络教育指导手册”,发放给家长,提高他们对子女进行网络德育的水平。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关工委、共青团、妇联、心理学会、家教研究会、新闻媒体等社会机构、组织在这方面的优势,通过举办讲座、咨询、宣传等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网络德育方面的问题。

实习调查报告 篇21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自20xx年以来,我省的幼儿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公立幼儿园中的80%已被私人承包,变成了私立幼儿园。

在越来越多的公立幼儿园变成私立幼儿园的同时,还冒出一批新的私立幼儿园,各个幼儿园之间竞争激烈,每个幼儿园有紧迫感和危机感,她们急需教育教学方面的信息。但是,因为经费紧张,不能外出学习、观摩,不能参加省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幼儿园教研脱钩,这必将导致管理混乱,教学欠佳,耽误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幼儿园的现状

(一)幼儿园存在的问题

1、无人管理

据调查,现各单位的中心幼儿园有些是工会管,有些是教育科管,有些是私人承包。但碰到一些具体工作时,谁都说不管,造成互相推诿现象。而被承包出去的幼儿园有如泼出去的水,管不着了,而私人创办的幼儿园更是无法管了。因此,大部分幼儿园处于一种无人管理的混乱状态之中。如果长期这样,幼儿园的办园方向谁人督促,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谁人管理?

2、无照经营

出现了公办园、私办园以及介于两种性质之间的幼儿园等多种办园形式必然引起竞争,带来生机。特别是由于体制改革,精简人员,有些下岗职工为了谋生,办起幼儿园,幼儿园的数量增加很快,如桂林洋农场由过去的一所公立“中心幼儿园”变成6所私立幼儿园,这些幼儿园是不经过任何有关职能部门的审批,想办就办,认为有一间房子只要有小孩就可办一间幼儿园。在垦区,这种无照经营幼儿园的闹剧将会愈演愈烈。一旦发生事故,她们会拍拍屁股,一走了之,可是,责任该由谁负呢?

3、违规招生

幼儿园承包后,成了独立单位。园长们有了自主权,可以各自为政,自行其是了。为了扩大生源,随意招生,把1岁半的婴儿接收入园,同幼儿一起编班,增加管理难度,不符合大纲要求。

4、幼儿园教材、教法小学化

园长为了经济效益,无原则地满足家长的要求,孩子们入园后,开始学习小学一年级的教材,布置家庭作业、打分,并且把写字的多少,作为评价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标准,这势必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也给家长造成一种误区,很多家长一接送小孩回家就问今天学了多少个字了等等,这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

5、待遇低、流动性大

由于幼儿园推向社会后,农场不但不投入,而且还要上缴。因此,自筹经费的幼儿园教师的待遇相对低于农场拨款的幼儿园教师,教师的待遇不能满足个人需要时,就会换工作。南田农场中心幼儿园,因教师待遇低,每学期都换老师,家长意见很大。另外,由于相当一部分幼师的个人身份得不到明确,一些原先是正规幼师毕业的回到农场后,由于承包,他们享受不到中小学教师同样的待遇,因此,工资待遇低,经常改行或从事其他行业。就连大部分评了职称后,没有得到各种兑现,影响了积极性,流动性较大。

6、管理者不是内行,幼儿园的管理混乱。

在调查的80多所幼儿园中,幼师专业毕业的园长只有40多人,有上岗证的30多人,其他园长则来自小学老师、工会干事、其他等。由于不是内行管理幼儿园,园内的教学、后勤管理差,急需提高管理水平。

7、幼儿园收费低,经费紧张。

承包前幼儿园的经费由农场拨。近几年,由于农场经济效益差,对幼儿园的拨款,逐年减少。

幼儿园体改后,大多数农场不拨幼教经费,幼儿园靠自筹资金维持教育工作的运转。有的农场不但不拨教育经费给幼儿园,而且,还要向幼儿园收取承包管理费等。由于农场职工收入低,大部分幼儿园的收费也低。据调查,除了海口地区外,大部分农场幼儿园每学期每人收日托生的各项费用只有750元,其中学杂费210元;伙食费450元;接送费90元。

由于收费低,上级部门不拨经费,造成教育经费紧张,致使幼儿园的教师待遇低,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这是其一。

其二,由于收费低,造成开支紧张,无法购置教育教学用品。

其三,幼儿园教师的外出学习、参观受到经费紧缺的限制,不能参加正常的教研活动,园长们反映,每年都有各种很好的外出参观与学习活动,但他们没有经费,无法参加各种活动,使他们信息闭塞,观念陈旧,感到没有奔头。

8、学校的学前班与幼儿园抢生源

除各类幼儿园之间互相竞争外,学校与幼儿园之间也展开竞争。学校为了搞创收,有很多学校是招收学前班的。把3-6岁的孩子纳入学前班学习,小小的年纪,每天写字、拼音、做加减法题,这种不正当的做法,不但违背幼教规律,而且,造成孩子重复学习的不良现象,使孩子从小失去童年的快乐时光,过早的背上沉重的学习负担,破坏了“为孩子一生成长奠定基础”的教育计划的实施,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有很多学校所招收的学前班,由于年龄小,所以,有许多小孩在学校一年级留了几年,造成学生留级率大,报表数字也难平衡。这是与国家、省及总局“关于在有中心园的地区,学校不准招收学前班”的通知是违背的。有的园长要求上级部门要解决不合理的现象,否则,幼儿园实在难办下去。还有的教育工作者发出呼吁:救救孩子们!

二、对幼儿园管理的几点意见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行政上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1、统一注册,颁布发办园证件。

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了限制五花八门的幼儿园搞乱幼教圣地,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快把幼儿园统管起来。首先,要明确幼儿园由教育部门来管理;其次,对每一所幼儿园重新进行清理,凡是不够条件的进行压缩,对条件具备的进行注册登记。

2、逐步建立幼儿园的年审考查制度。

学习垦区中小学校年度考核的做法,制定“垦区幼儿园管理标准”,检查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是否达标,达标幼儿园由教育主管部门发“办园许可证”,卫生部门发“卫生合格证”。对不达标的幼儿园,要限期整改,达到标准。否则,取消办园资格。同时,通过评估,评出垦区幼儿园的等级并挂牌。

3、规定收费标准,规范办园行为。

要根据垦区的实际,参照幼儿的培养标准,对垦区的公办或私立的幼儿园出台一些收费项目标准。规范办园行为、办园条件,教育主管部门要进行检查、监督。

4、加强对幼儿园的扶持。

由于体制改革后,幼儿园推向社会,农场没有投入,大部分的私人承包幼儿园的经费是不保证的,尤其是重大的基建投入与设备购置,幼儿园根本没有能力来投入,这样,造成教育教学设施跟不上,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因此,建议总局能否出台相关配套文件,要求农场在一定条件下也要给幼儿园一些扶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5、加强对学校学前班的管理。

国家教育司对学校办学前班早有明文规定,凡有幼儿园的地方,严禁学校办学前班。学校办的学前班,一定要明确规定孩子入学前班的年龄和所开的课程内容及学习方式和方法。因此,建议总局教育局再重新出台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学校招收学前班。

(二)业务上统一管理,强化科研

1、统一幼儿园使用的教材。

据了解,现垦区各幼儿园所使用的教材五花八门,有的使用江苏版,有的使用海南版,有的使用上海版等,这些年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些教材不适合于我们海南、不适合于农垦的实际。因此,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帮助、指导幼儿园更好地开展教研教学,经常与她们在业务上进行沟通,同时也给垦区各幼儿园之间开展交流,我们要在原教材的基础上重新编写出我们具有农垦特色的幼儿教材,供垦区各幼儿园统一使用。这样,每学期可以进行统测,了解分析各幼儿园的办学情况,及时地给予指导及帮助,提高垦区幼儿园的办学质量。从这次的园长们研讨会上,大家都对统一教材都表示赞同。

2、规定教学目标,安排好幼儿园教学课程。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各幼儿园要开全开齐课程,对不同的班级要开设不同的课程,总局教研部门要对各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要对教师的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行为等进行评价。

3、抓好师资队伍的培训。

办园长培训班。幼儿园的园长是带路人,园长要转变教育观念,贯彻学习《幼儿园新纲要》;制定教育目标;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严禁小学化的倾向;鼓励园长们在办“特色园”上下工夫,以此提高收费标准,改善教师待遇,增加幼儿园教学设备。要开展对幼师的岗位培训,经常组织幼儿园开展一些教研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与能力。

4、建立信息网络,搞好网络交流与教学。

有条件的幼儿园,都要求购买电脑,并且要上网,搞好网络教研。同时,加强网络信息交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三、最后建议:幼儿园的管理体制能否重新定位,包括幼师的身份、待遇、幼儿园经费的投入等能否理顺。

垦区幼儿教育,在农垦的教育史上,还是一个薄弱的领域,属于“年轻”的队伍,无法与中小学相比。体改以后的幼儿园,更是百花齐放,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幼儿园要走好,下面的路怎样走,需要得到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相信,在垦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幼教事业一定会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会健康成长起来的!

实习调查报告 篇22

一、调查概况20xx年8月28日至9月30日,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镇江市南门小学度过了我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涯。我这一个多月的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实习,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做了一番的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语文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学情况的。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以我实习的三年级语文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我的指导老师王燕老师、年级主任张俊妹老师、三年级二班班主任黄丽萍老师以及两位新老师:仲菲老师和孙琴老师。

三、调查结果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首先,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方面谈一谈语文教学的状况。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我发现三年级的语文教师的文化水平都是大专。经过从教导处了解的信息,在这所小学中拥有大专文凭的老师占多数,只有少数教师拥有本科文凭。这证明小学语文教师普遍文凭不高。另外,有些人的普通话不算很标准。这些状况比较让人忧心。其次,从现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面来看语文教学的状况。在教学方法方面,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基本都采用问答法、讲授法,少数有经验的老教师会采用自学辅导法、情境教学法以更好地达到效果。在采用教学设备方面,经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原始的:老师讲学生听,他们很少使用多媒体、扫描仪等先进的手段。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他们认为小学的主要任务还是在认字识字一块,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无形之中就降低了写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学生的自觉意识不高,基本是老师写他们也写,老师不动他们也不会动,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只能舍弃先进的设备,转向老旧的方法了。事实也证明采用老旧的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另外老旧的方法具有其独到的灵活性,它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可是随时更改课堂内容的设置,这是先进设备所不具备的。从教学态度上来讲,小学的孩子都还未定型,心性不稳,不仅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单个人的不同时段语文成绩也有很大差别,小学语文老师们并不认为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他们一视同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他们对所有的孩子都有耐心,他们极力想让孩子听懂,所以变换着方式让孩子感兴趣,并且看这些孩子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他们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老师也没有采取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当然,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对于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三年级的语文老师们对预习指导和字词教学工作很重视,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低年级转上来,对没有标读音的课本一时还不大能适应,所以要确保他们认识字后才能开始课文教学。在作业要求方面,三年级的老师可以说是非常严苛的,这是为了让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能更好的适应更高年级的要求。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我实习的年级是三年级,学生都在十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心智很不成熟。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不仅男生好动,女生也不容易安静下来,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级是个特殊的时间段,语文这门学科从这个年级开始,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从这里他们上语文课的任务不仅仅是识字,更重要的是要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语言,如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语文的知识的,这非常让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头痛。所以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维护课堂秩序就成了每个三年级语文教师的重头戏,他们努力以富于激情的声音、高低起伏的腔调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以游走于课堂每个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惩罚维持着课堂的秩序。我在实习期间上课时也曾经有这样的困扰,后来我也学习使用这种方法,课堂收效还不错。据了解,在现今中学,有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学,每天说的也都是母语,特别是理科生,他们的这种想法更为严重,他们认为自己又不想成为作家,语文学的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况且自己考试时得分也不会太低。还好,这种现象在小学里是不常见的,我想从学生方面说,这可能是因为小学生年龄还小,和语文的接触还不深,语文这门课对他们来说还是一门很新鲜的学科,对语文知识还有着浓厚的兴趣。当然这种现象和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也是分不开的,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语文,他们使尽手段、用尽方法,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语文学习上来。

在实习期间,我曾带领实习班级的学生去多媒体教室上过三次课。通过这几次课,我发现小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他们自律意识比较差,到了新鲜的地方就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导致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另外由于学校资源问题,多媒体教室又是科学实验室,实验器材设备比较多,学生好奇心太强,尽管老师千强调、万强调,还是有个别学生会去拿、去碰。正因为这样,这所小学的语文老师都不愿意带着学生使用先进设备。

小学生是很单纯的,正因为这样,当一个称职的老师就必须学会在适当的时机夸奖他们,尽量用表扬来鞭策他们进步。当然也不能全靠表扬,在行为习惯的调整方面,批评和惩罚也是很重要的,否则引不起他们的重视,甚至会让他们产生老师不足惧的想法。小学生也是很敏感的,不能因为他们年龄小,就认为他们不懂,其实他们都拥有雪亮的眼睛。调查中,小学生最喜欢的是贴近他们思想的老师,他们会去寻找老师跟他们的共同喜好,如果共同喜好多,他们会比较亲近这个老师,反之,则比较生疏。他们最不喜欢的老师就是那种对待学生不公平的,无论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还是贫苦人家的孩子,无论是乖学生还是调皮的学生,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不约而同的。每个孩子都是想通过自己的途径引起老师注意的,用的方法可能会让老师喜欢,也有可能会让老师产生讨厌的情绪,后果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可以说每个孩子的行动出发点都是好的,端看老师是如何看待它。实习中,我就见到这样的事情。我实习的班级有一个小男生叫李嘉龙,很是调皮,老师不看到他还算比较收敛,老师的目光一转到他身上,他便更调皮了,老师对他就比较头疼,因为他上课老是插嘴。综合我的所见所闻,我认为李嘉龙只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所以我比较注意他的一言一行,在每次跟他的谈话中争取引导他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我认为,当一个称职的好老师,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寻找适合他们的引导之道。这样才不会让学生抵触老师,甚至抵触这位老师所教的科目。

小学生年纪比较小,所以知识面比较狭窄,上他们的课就不能海阔天空地、一股脑儿地将语文老师所有知道的、关于课文的东西都灌输给他们,要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如果语文老师不管不顾这些,那就有可能使学生失去上语文课的兴趣,甚至讨厌起语文课来。实习期间,我教的第一篇课文就是《做一片美的叶子》,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一片叶子都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这里需要给他们拓展一下关于光合作用的含义,但是又不能讲的太过深入,不然的话不仅语文课不像语文课了,而且学生也理解不了。于是,我用我自己的语言比较浅层次的讲述了一下基本过程,只要求他们明白叶子做的工作是光合作用便成。

在学习压力方面,我是在小学实习的,调查的对象都是小学生,教育局明文规定他们的在校学习时间不能超过六个小时,回家作业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因为回家作业的总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所以划给语文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我认为他们的负担还是很轻的。不过我不是他们,不能为他们立言,为此我专门进行了了解。据我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到的,大多数学生对回家作业的量还是很满意的,也能够及时完成,只有少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迟交或不写作业。可是他们普遍都认为在校的课堂作业太多了,导致他们没时间玩耍。我了解到硬笔习字册是他们课后必须要完成的,大多数时候还要完成大练习册和补充习题的订正,有时候还需要在校完成作文的底稿或誊写。针对这种情况,我特地去问了几位老师,老师们告诉我其实他们并不想这样,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一是由于教育局给的回家作业时间太少,导致很多既定任务无法完成;二是学生本身回家作业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能利用课后时间让他们订正返工;三是学生的升学还是要靠他们自己的成绩,放松作业这块,有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学生家长也不能理解,这在前几届有过这样的前车之鉴。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小学生的感知觉已经逐渐完善,他们的方位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有序。小学生的记忆能力也迅速发展,从以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到词的抽象记忆能力逐渐增长,从不会使用记忆策略到主动运用策略帮助自己识记。小学生的言语也有很大发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头言语,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掌握了书面言语,学会了写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所占的成分较多,而高年级儿童抽象思维的成分较多。

小学语文教学要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找出适合本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在思维方面的发展,引导他们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重视学生在言语上的发展,适时给与引导,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适时把握学生在识记能力上的发展,让他们多记多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一般特点:入学以后,他们的社会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与老师和同学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在与老师和同学的相处中,他们逐渐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他们的学校适应有重要影响。这种关系的质量既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班级、学校的归属感,也影响到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小学阶段也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他们的学业成败、社会技能的掌握程度,来自教师及同伴的社会支持,对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个性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在个性品质上的塑造,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注重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适时给予他们指导,鼓励他们融入集体,关心他人。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从只注意行为的后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结果。由于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他们越来越能从他人角度看问题,道德情感体验日益深刻。

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也要注重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表现,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表达两个能力。当然,要完成这个目标,须具备一定基础:即字、词、句知识基础知识;表达技巧;文学常识等。这就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三大现实目标:基础知识、阅读、表达。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和表达的基础能力。根据以上了解到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我认为,在现今条件下改善语文教学现状必须先从制度改革抓起,小学生减负不能光看回家作业量,最重要的是要关注教育局的既定作业量。其次要提升教师团队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要培养一批关爱学生的老师。最后就是,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制定适合他们的课程,让他们在身心愉悦中增长知识、获得做人的学问。

实习调查报告 篇23

为了研究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厦门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网络德育专题调研组”。调研组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以无记名方式对399名中学生(初中占34.1%,高中占65.9%)、222名中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为识字不多、小学初中、高中以上的分别占4.1%、40.3%、55.2%)、257名中学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同时,还通过社区走访、个案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分别召开了中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4次座谈会。

(一)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部分教师上网经验不够丰富

互联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学生。调查显示,93.5%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1.4%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我市中学生的上网率高达92.1%,其中有24.5%的中学生是互联网上的常客。75.8%的中学生每月上网的总时间在10小时之内,而6.8%的“网虫” 则超过了30小时。周末和节假日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9%的中学生表示平时每天的课余时间都能够上网,21.3%的中学生上网时间并不固定;35.5%的中学生能自我约束在每次1小时内,24%的中学生每次要在网上滞留3小时以上,24.5%的中学生则不固定。

与孩子们相比,家长和教师们则大为逊色。45.2%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69.2%,只有7.7%的家长经常上网。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验明显不足。26.7%的教师具有3年以上的上网经历,64.4%的教师则是近一两年内才融入网络的大潮;在上网的教师中,30%表示经常上网,9.1% 每天上网;51.9%每次上网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同时,还有55.7%的教师坦陈自己很少上网,有近10%的教师称从不“触网”。

2.家里是中学生上网最主要的场所,网吧的主要客源是中学生

过去,我们对于中学生在上网方面的行为规范教育主要针对学校、网吧等公共场所。调查表明,家里才是中学生们上网的最主要场所,应当是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按照上网的时间和次数的多少,对学校、网吧、家里进行排序”一项上,68.2%的中学生首先选择“在家里上网”,远高于首先选择“在学校上网” (28.2%)和首先选择“在网吧上网”(5.8%)。

同时,中学生也是网吧的常客。调查显示,34.4%的中学生到网吧上过网。一些网吧经营者承认,附近学校的中学生是他们的主要客源。78.3%的中学生反映,网吧管理员从不查验自己的身份,穿着校服,仍能大大方方地进去;有的中学生反映,穿校服的会被安排到较偏僻的角落。去年以来,关于“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的新规定实施后,情况已大为改善。

3.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

近年来,厦门市教育局在全国率先推出全市统一的教育宽带网,各校也纷纷加快了校园网的建设。然而,对于课余时间里在校上网条件表示满意的中学生只有 19.4%,不满意率达59.2%(其中十分不满意的占40.6%)。24.9%的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8.3%的中学生则认为学校并没有把必要的网络技巧教给他们。17.9%的家长强烈呼吁校方能提供和改善在校上网的条件,43.1%的家长提出学校要在加强中学生网络知识和能力上发挥作用。同时,不少教师对于学校的网络资源现状,特别是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满。据教师们反映,校园网络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用于展示课件与开公开课,而未能充分运用于平时备课和课堂教学,更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们在校上网的需求。

4.网上交友已成为中学生乐于交往的形式,网友主要是同龄人

网络的发展正改变着中学生交往的方式。调查发现,42.4%的中学生拥有网友,其中,26.7%同时有5个以上,0.8%甚至有15个网友。55.6%的中学生只喜欢与同龄的网友交谈,找年龄较大、较小的网友交谈的分别只有8.2%与0.8%。同时,中学生们还承认,他们更喜欢结交异性网友。68.4%的中学生在网上聊过天,其中26.2%经常在网上聊天,“聊天室”和qq是其网络聊天的主要方式。

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大部分中学生保持了清醒的认识。调查显示,在“你觉得网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一项中,完全不同意的占42.8%,比较不同意的占37.5%,二项合计占80.3%。但必须注意的是,7.3%的中学生仍相信“网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持完全相信的态度。绝大多数(83.4%)的中学生知道网友是虚拟现实的产物,选择“不见面”;同时,也有小部分(14.3%)在网下会过面。

5.多数中学生承认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

网络是个聚宝盆,也是个大染缸,各种色情、暴力、反动信息大行其道,需要具备基本的是非判断力。调查显示,76.6%的中学生认同“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9.6%的中学生则不赞同这种看法。座谈会中,对于接触不良信息的问题,中学生们要求客观看待,不要把他们“一棍子打倒”。他们说:“请相信我们还是有判断力和自制力的。”然而,家长们的疑虑看来难以消除,特别是那些不懂得电脑、无法进行有效监管的家长,其焦虑更甚。

6.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

对于子女上网,27%的家长持赞成的态度,反对的只有15.9%,大部分家长则顺其自然,但近半数的家长表示希望子女将来能从事网络工作。高达九成的家长认为,网络最大的好处是“能使子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掌握好电脑技巧”;同时,29.5%的家长还觉得网络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11%的家长认为“网络没有任何好处和作用”。58.5%的家长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显然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此外,令家长们深感焦虑的事还有:浏览淫秽、反动、暴力信息,产生网恋,痴迷网络游戏等等。

同样的矛盾也存在于大多数教师身上。调查显示,72.1%的老师认为网络对于学生学习上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能够获取有用信息,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 45.6%的教师同时又认为,学生上网不仅浪费时间,影响学业,而且会耽于玩乐,无心向学。支持学生上网的教师只有31.9%,42.7%的教师则认为平时应禁止学生上网,只有假期才能允许,21.8%的教师觉得还是任其自然为好。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于学生上网的观点和态度,往往会通过家访、家长会等途径作用到家长和学生身上。

(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强化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透过网络的窗口,他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使视野空前开阔起来。全球意识的增强,适应了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对于中学生们今后走入日趋一体化的世界,显然是大有好处的。

(2)互联网为中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3)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促进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网络上,电子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这对于舒解压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4)中学生常上网,激发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

2.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1)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

(2)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

(3)网上聊天引发网恋,调查显示,6.7%的中学生坦言自己有过“网恋”行为(实际比例会更多)。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

(4)网络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5)网吧管理问题依然严重,给中学生造成诸多问题。

二、讨论与思考

1.网络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机遇

(1)网上德育更具有时效性和普及性

互联网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网上德育信息的传播、浏览与被吸收的速度之快,远高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也强于班会课、主题活动、家访、外出参观等传统德育手段,其教育覆盖面更比“一对一”式的个别交谈要大得多。德育工作者可针对中学生存在的思想、心理、生活问题,或及时发布新的教育信息,或组织浏览有关的教育主页,或在聊天室、论坛、bbs里进行在线引导和教育。

(2)网上德育更具有生动性和吸引性

在网上,德育信息可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视于一体,并能应用虚拟现实手段,使中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自觉浏览的同时受到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而传统的德育往往流于说教,形式较单一,内容较乏味,忽视了中学生的接受心理和情感需求。

(3)网上德育更具有互动性和有效性

在网上,可通过e-mail、oicq、公告板、聊天室、论坛、网上心理咨询等,德育工作者和中学生都以平等的身份、以匿名的方式进行思想、情感的双向交流。彼此无拘无束,袒露真情,避免了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所产生的隔阂与难堪,有利于德育工作者抓住思想教育契机,增加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网络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

(1)在观念上

目前,社会、家长和教师普遍存在着一种“网络有害论”,片面夸大中学生们在上网过程中潜在的负面影响,过度渲染网上有害信息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对报纸披露的典型案例感到过度焦虑。许多家长不敢给孩子买电脑,更不敢让他们上网“冲浪”;许多教师不是积极地引导中学生们利用好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而是消极地对上网行为加以劝阻和禁止。同时,在面对中学生上网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时,许多家长和教师不是以一种宽容、理解的心态,采取积极、有效的引导和防范措施,而是紧张过度,一味进行苛责和惩罚,甚至取消孩子的上网资格。这种因噎废食的态度,其实并不能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堵截”、“打击”,而在于引导和教育。

(2)在队伍上

现有德育队伍的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还相对缺乏,网上德育运作的机制明显滞后,效果未能如意。有些学校的领导或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或本身缺乏必要的网络德育常识;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网络经验相当贫乏。座谈会上教师们惊呼,许多中学生的网络水平已远远走在自己的前面,如个别中学生甚至在课余时间里担任电脑公司的顾问角色。

德育工作者自己不深度“触网”,就无法了解中学生们在网上的所作所为,不能承担起网上“引路人”和督导者的角色。同样家长自己不知道什么是网络,又如何能够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呢?有些家长还以为孩子一上网,不是去搞网恋,就是去浏览不健康的信息,难免忧心忡忡。因此,有必要对家长加强宣传和引导。

(3)在网络硬件设施和网络资源上

近年来,厦门市按“宽带网络+数据中心+应用系统”的思路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建设全市教育信息网。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配计算机3万多台,平均12名学生1台计算机,其中,城区平均5名学生1台计算机。全市共建有计算机网络机房近400多间,大部分学校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大多数学校都建有教师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

然而,仍存在着不少弊端,如大部分网站各自为政,重复投资,网页内容单薄,更新速度慢,学习资源库对外封锁,德育素材严重缺乏等,不能满足中学生和家长日益增长的需求,陷入了低利用率、低点击率和低满意率的窘境。

三、对策与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推进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

第一,通过宣传和学习,使全体德育工作者转换观念,统一思想认识,抛弃“网络有害论”,消除“网络恐慌症”,充分认识到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和网络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重新定位学校德育的目标,把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熟度作为网络德育的首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判断力和自制力。

第三,重新设计学校德育的内容,在原有德育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价值观教育,增强识别评价和选择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训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与行为实践统一起来;开设网络德育课程,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

第四,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

2.培养网络德育队伍,增强网络德育力量

其一,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考核,使各级教育管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体教师掌握网络基本知识、技能,并熟悉网络德育的运作方式和手段,学会常见的德育课件开发工具(如authware、director、flash等)。在讲求实效的前提下,改进和充实目前实施的“厦门市中小学教师计算机考核”的方式与内容,如增加教师利用网络开展道德工作的考核内容。

其二,选拔并培训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网上沟通技巧好,具有丰富的网络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网络德育工作者,由他们提供在线指导,帮助上网中学生解决各种心理、思想、学习等问题;同时,注意在网上收集整理有代表性的德育问题,向有关职能部门反馈,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3.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自觉筑起心灵的“长城”

一是加强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思想品质教育,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筑起心灵的“长城”,抵制网上各种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蚀。

二是加强中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和安全教育。制定“厦门市中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三是各校可以组织中学生统一浏览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题主页,向他们推荐国内外诸多优秀网站,把中学生们的上网热情转化为自觉学习先进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动力。

4.提高现有网络德育资源的利用率,增加资金、技术投入,促进德育网络的形成

(1)要进一步加强各校校园网建设,增加资金、技术的投入,并以结对子的形式扶助薄弱学校。争取使各校园网内容充实而生动,形式新颖而优美,更新速度快,宣传做得好,吸引上网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点击率。

(2)从中学生的需求出发,各校园网要建设好学习频道、心理频道、交际频道、游戏频道、生活频道等,建设并管理好聊天室、论坛、在线心理辅导等,在与上网中学生进行交流同时,努力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来引导他们。

(3)各校还应想方设法改善中学生在校上网的条件。可设置学生电子阅览室、电子课堂、网络走廊等,一方面增加中学生上网时间,另一方面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同时,结合课程改革,开设网络教育课程,向中学生们系统地传授网络知识和技巧。

(4)以厦门市教育数据中心为全市教育网络的集成型平台,建设一个全面服务于中学生的大型德育网站。厦门市教育局花费巨资,从美国引进了一套网络教育平台,于 xx年5月前投入使用。应充分利用这个平台,集成各校主页,建立学生成长数据档案,以实名制登陆,以实现浏览信息的自动过滤和网络行为的有效监控。

5.切实加强对网吧、网站的监督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理顺对网吧的管理体制,加大依法治理网吧的力度。成立专门的网吧监管机构;设立全市统一的投诉热线电话;建议电信部门发行青少年专用的上网卡,此卡具有上网费用低廉,自动屏蔽不健康网站等特点。

实习调查报告 篇24

一、幼儿园特色的问题分析

(一)追求功利

一些幼儿园把创建办园特色作为一种功利化手段,把创建办园特色作为一种教育时尚来追求,挂起了办园特色的招牌,但只是做了点表面文章,不在内涵上下功夫,或是只说不做,说多做少,看似轰轰烈烈,实则很苍白无力。

(二)特色等同于特长教育

很多幼儿园以牺牲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代价换来发展特长以彰显所谓的特色,幼儿园的特色成为特色班、兴趣班或特长的代名词,特色仅特指艺术教育、体育等方面的工作,它造成了幼儿单方面的发展。

(三)刻意模仿,失去自身特色

有些幼儿园受社会、家庭等外在因素的干扰,弱化并抛弃了自己的强势,而刻意去模仿别人的办园模式,从而导致幼儿园从有特色到无特色。

(四)项目过泛

有些幼儿园不从实际出发,什么项目都想打造成特色,眉毛胡子一起抓,结果是样样想做、样样都做不成。

二、幼儿园特色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评价的制约

当前社会对幼儿园的评价往往是简单化的、非理性的,多以培养出来的孩子能识多少字、背诵几首古诗、会算多少道题、能跳多少个舞蹈等来衡量幼儿园教育的优劣,幼儿园为了生存,就一味地迎合社会和广大家长的需求,这必然导致幼儿园误入特色发展的误区。

(二)幼儿园因素的制约

首先,园长自身的素质制约着幼儿园特色发展的方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价一个学校先评价它的校长。一个好校长能带出一所好学校。园长对办园特色的形成会起到主导作用。但目前这种专家型的园长极为稀少。

其次,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制约着幼儿园特色发展的水平。教师是幼儿园的生命和活力所在,幼儿园办园特色的形成,教师是关键。一所幼儿园如果没有一批教育理念先进、知识功底深厚、教学水平高超并不断追求创新的教师,其他一切都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再次,建设幼儿园文化也是创建幼儿园特色的过程。

(三)幼儿园家庭因素的制约

家长片面的教育观和质量观是特色难以被认可。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正确的教育价值观、重知识轻能力、重认知轻情感等观念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甚至是当前家庭的主流教育观,这种教育观会制约和限制着幼儿园教育改革和创新,同时严重阻碍幼儿月特色建设。

三、幼儿园特色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改革管理模式,下放权力,各幼儿园适当的自主权

幼儿园特色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自主权,需要激发幼儿园和教师的内在动力和热情。所以,幼儿园特色教育需要给幼儿园让出发展个性和创新的空间。

(二)实现园长专家化和幼儿教师的专业化

要创建幼儿园的特色,院长要有独特的理念、独特的管理风格、独特的人格魅力,要有深厚的理论品质和个性化的教学思想,即成为专家型的园长。要充分了解每一位教师的个性特点,并注意提供机会让其展露自己的长处,要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创造条件。

(三)幼儿园与幼儿家庭加强沟通,让家长参与管理

实现幼儿园的特色教育,必须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与沟通,让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决策和事务工作,使家长在合作参与中对幼儿园的特色教育产生认同感。

实习调查报告 篇25

为了研究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厦门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网络德育专题调研组”。调研组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以无记名方式对399名中学生(初中占34.1%,高中占65.9%)、222名中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为识字不多、小学初中、高中以上的分别占4.1%、40.3%、55.2%)、257名中学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同时,还通过社区走访、个案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分别召开了中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4次座谈会。

(一)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部分教师上网经验不够丰富

互联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学生。调查显示,93.5%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1.4%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我市中学生的上网率高达92.1%,其中有24.5%的中学生是互联网上的常客。75.8%的中学生每月上网的总时间在10小时之内,而6.8%的“网虫”则超过了30小时。周末和节假日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9%的中学生表示平时每天的课余时间都能够上网,21.3%的中学生上网时间并不固定;35.5%的中学生能自我约束在每次1小时内,24%的中学生每次要在网上滞留3小时以上,24.5%的中学生则不固定。

与孩子们相比,家长和教师们则大为逊色。45.2%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69.2%,只有7.7%的家长经常上网。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验明显不足。26.7%的教师具有3年以上的上网经历,64.4%的教师则是近一两年内才融入网络的大潮;在上网的教师中,30%表示经常上网,9.1%每天上网;51.9%每次上网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同时,还有55.7%的教师坦陈自己很少上网,有近10%的教师称从不“触网”。

2.家里是中学生上网最主要的场所,网吧的主要客源是中学生

过去,我们对于中学生在上网方面的行为规范教育主要针对学校、网吧等公共场所。调查表明,家里才是中学生们上网的最主要场所,应当是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按照上网的时间和次数的多少,对学校、网吧、家里进行排序”一项上,68.2%的中学生首先选择“在家里上网”,远高于首先选择“在学校上网”(28.2%)和首先选择“在网吧上网”(5.8%)。

同时,中学生也是网吧的常客。调查显示,34.4%的中学生到网吧上过网。一些网吧经营者承认,附近学校的中学生是他们的主要客源。78.3%的中学生反映,网吧管理员从不查验自己的身份,穿着校服,仍能大大方方地进去;有的中学生反映,穿校服的会被安排到较偏僻的角落。去年以来,关于“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的新规定实施后,情况已大为改善。

3.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

近年来,厦门市教育局在全国率先推出全市统一的教育宽带网,各校也纷纷加快了校园网的建设。然而,对于课余时间里在校上网条件表示满意的中学生只有19.4%,不满意率达59.2%(其中十分不满意的占40.6%)。24.9%的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8.3%的中学生则认为学校并没有把必要的网络技巧教给他们。17.9%的家长强烈呼吁校方能提供和改善在校上网的条件,43.1%的家长提出学校要在加强中学生网络知识和能力上发挥作用。同时,不少教师对于学校的网络资源现状,特别是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满。据教师们反映,校园网络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用于展示课件与开公开课,而未能充分运用于平时备课和课堂教学,更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们在校上网的需求。

4.网上交友已成为中学生乐于交往的形式,网友主要是同龄人

网络的发展正改变着中学生交往的方式。调查发现,42.4%的中学生拥有网友,其中,26.7%同时有5个以上,0.8%甚至有15个网友。55.6%的中学生只喜欢与同龄的网友交谈,找年龄较大、较小的网友交谈的分别只有8.2%与0.8%。同时,中学生们还承认,他们更喜欢结交异性网友。68.4%的中学生在网上聊过天,其中26.2%经常在网上聊天,“聊天室”和qq是其网络聊天的主要方式。

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大部分中学生保持了清醒的认识。调查显示,在“你觉得网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一项中,完全不同意的占42.8%,比较不同意的占37.5%,二项合计占80.3%。但必须注意的是,7.3%的中学生仍相信“网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持完全相信的态度。绝大多数(83.4%)的中学生知道网友是虚拟现实的产物,选择“不见面”;同时,也有小部分(14.3%)在网下会过面。

5.多数中学生承认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

网络是个聚宝盆,也是个大染缸,各种色情、暴力、反动信息大行其道,需要具备基本的是非判断力。调查显示,76.6%的中学生认同“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9.6%的中学生则不赞同这种看法。座谈会中,对于接触不良信息的问题,中学生们要求客观看待,不要把他们“一棍子*”。他们说:“请相信我们还是有判断力和自制力的。”然而,家长们的疑虑看来难以消除,特别是那些不懂得电脑、无法进行有效监管的家长,其焦虑更甚。

6.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

对于子女上网,27%的家长持赞成的态度,反对的只有15.9%,大部分家长则顺其自然,但近半数的家长表示希望子女将来能从事网络工作。高达九成的家长认为,网络的好处是“能使子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掌握好电脑技巧”;同时,29.5%的家长还觉得网络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11%的家长认为“网络没有任何好处和作用”。58.5%的家长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显然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此外,令家长们深感焦虑的事还有:浏览淫秽、反动、暴力信息,产生网恋,痴迷网络游戏等等。

同样的矛盾也存在于大多数教师身上。调查显示,72.1%的老师认为网络对于学生学习上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能够获取有用信息,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45.6%的教师同时又认为,学生上网不仅浪费时间,影响学业,而且会耽于玩乐,无心向学。支持学生上网的教师只有31.9%,42.7%的教师则认为平时应禁止学生上网,只有假期才能允许,21.8%的教师觉得还是任其自然为好。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于学生上网的观点和态度,往往会通过家访、家长会等途径作用到家长和学生身上。

(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强化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透过网络的窗口,他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使视野空前开阔起来。全球意识的增强,适应了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对于中学生们今后走入日趋一体化的世界,显然是大有好处的。

(2)互联网为中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3)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促进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网络上,电子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这对于舒解压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4)中学生常上网,激发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

2.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1)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

(2)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

(3)网上聊天引发网恋,调查显示,6.7%的中学生坦言自己有过“网恋”行为(实际比例会更多)。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

(4)网络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5)网吧管理问题依然严重,给中学生造成诸多问题。

二、讨论与思考

1.网络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机遇

(1)网上德育更具有时效性和普及性

互联网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网上德育信息的传播、浏览与被吸收的速度之快,远高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也强于班会课、主题活动、家访、外出参观等传统德育手段,其教育覆盖面更比“一对一”式的个别交谈要大得多。德育工作者可针对中学生存在的思想、心理、生活问题,或及时发布新的教育信息,或组织浏览有关的教育主页,或在聊天室、论坛、bbs里进行在线引导和教育。

(2)网上德育更具有生动性和吸引性

在网上,德育信息可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视于一体,并能应用虚拟现实手段,使中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自觉浏览的同时受到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而传统的德育往往流于说教,形式较单一,内容较乏味,忽视了中学生的接受心理和情感需求。

(3)网上德育更具有互动性和有效性

在网上,可通过e-mail、oicq、公告板、聊天室、论坛、网上心理咨询等,德育工作者和中学生都以平等的身份、以匿名的方式进行思想、情感的双向交流。彼此无拘无束,袒露真情,避免了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所产生的隔阂与难堪,有利于德育工作者抓住思想教育契机,增加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网络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

(1)在观念上

目前,社会、家长和教师普遍存在着一种“网络有害论”,片面夸大中学生们在上网过程中潜在的负面影响,过度渲染网上有害信息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对报纸披露的典型案例感到过度焦虑。许多家长不敢给孩子买电脑,更不敢让他们上网“冲浪”;许多教师不是积极地引导中学生们利用好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而是消极地对上网行为加以劝阻和禁止。同时,在面对中学生上网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时,许多家长和教师不是以一种宽容、理解的心态,采取积极、有效的引导和防范措施,而是紧张过度,一味进行苛责和惩罚,甚至取消孩子的上网资格。这种因噎废食的态度,其实并不能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堵截”、“打击”,而在于引导和教育。

(2)在队伍上

现有德育队伍的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还相对缺乏,网上德育运作的机制明显滞后,效果未能如意。有些学校的领导或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或本身缺乏必要的网络德育常识;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网络经验相当贫乏。座谈会上教师们惊呼,许多中学生的网络水平已远远走在自己的前面,如个别中学生甚至在课余时间里担任电脑公司的顾问角色。

德育工作者自己不深度“触网”,就无法了解中学生们在网上的所作所为,不能承担起网上“引路人”和督导者的角色。同样家长自己不知道什么是网络,又如何能够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呢?有些家长还以为孩子一上网,不是去搞网恋,就是去浏览不健康的信息,难免忧心忡忡。因此,有必要对家长加强宣传和引导。

(3)在网络硬件设施和网络资源上

近年来,厦门市按“宽带网络+数据中心+应用系统”的思路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建设全市教育信息网。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配计算机3万多台,平均12名学生1台计算机,其中,城区平均5名学生1台计算机。全市共建有计算机网络机房近400多间,大部分学校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大多数学校都建有教师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

然而,仍存在着不少弊端,如大部分网站各自为政,重复投资,网页内容单薄,更新速度慢,学习资源库对外封锁,德育素材严重缺乏等,不能满足中学生和家长日益增长的需求,陷入了低利用率、低点击率和低满意率的窘境。

三、对策与建议

网络环境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机遇。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对于信息网络化问题,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这是我们进行网络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推进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

第一,通过宣传和学习,使全体德育工作者转换观念,统一思想认识,抛弃“网络有害论”,消除“网络恐慌症”,充分认识到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和网络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重新定位学校德育的目标,把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熟度作为网络德育的首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判断力和自制力。

第三,重新设计学校德育的内容,在原有德育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价值观教育,增强识别评价和选择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训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与行为实践统一起来;开设网络德育课程,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

第四,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

2.培养网络德育队伍,增强网络德育力量

其一,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考核,使各级教育管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体教师掌握网络基本知识、技能,并熟悉网络德育的运作方式和手段,学会常见的德育课件开发工具(如authware、director、flash等)。在讲求实效的前提下,改进和充实目前实施的“厦门市中小学教师计算机考核”的方式与内容,如增加教师利用网络开展道德工作的考核内容。

其二,选拔并培训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网上沟通技巧好,具有丰富的网络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网络德育工作者,由他们提供在线指导,帮助上网中学生解决各种心理、思想、学习等问题;同时,注意在网上收集整理有代表性的德育问题,向有关职能部门反馈,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3.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自觉筑起心灵的“长城”

一是加强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思想品质教育,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筑起心灵的“长城”,抵制网上各种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蚀。

二是加强中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和安全教育。制定“厦门市中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三是各校可以组织中学生统一浏览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题主页,向他们推荐国内外诸多优秀网站,把中学生们的上网热情转化为自觉学习先进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动力。

4.提高现有网络德育资源的利用率,增加资金、技术投入,促进德育网络的形成

(1)要进一步加强各校校园网建设,增加资金、技术的投入,并以结对子的形式扶助薄弱学校。争取使各校园网内容充实而生动,形式新颖而优美,更新速度快,宣传做得好,吸引上网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点击率。

(2)从中学生的需求出发,各校园网要建设好学习频道、心理频道、交际频道、游戏频道、生活频道等,建设并管理好聊天室、论坛、在线心理辅导等,在与上网中学生进行交流同时,努力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来引导他们。

(3)各校还应想方设法改善中学生在校上网的条件。可设置学生电子阅览室、电子课堂、网络走廊等,一方面增加中学生上网时间,另一方面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同时,结合课程改革,开设网络教育课程,向中学生们系统地传授网络知识和技巧。

(4)以厦门市教育数据中心为全市教育网络的集成型平台,建设一个全面服务于中学生的大型德育网站。厦门市教育局花费巨资,从美国引进了一套网络教育平台,于XX年5月前投入使用。应充分利用这个平台,集成各校主页,建立学生成长数据档案,以实名制登陆,以实现浏览信息的自动过滤和网络行为的有效监控。

5.切实加强对网吧、网站的监督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理顺对网吧的管理体制,加大依法治理网吧的力度。成立专门的网吧监管机构;设立全市统一的投诉热线电话;建议电信部门发行青少年专用的上网卡,此卡具有上网费用低廉,自动屏蔽不健康网站等特点。

6.加强对家长进行网络德育的指导

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家长网络德育的意识,引导他们以身作则,为子女健康上网树立榜样,自觉担负起对子女进行网络德育和对子女上网的监护责任。同时,由市教育局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厦门市家庭网络教育指导手册”,发放给家长,提高他们对子女进行网络德育的水平。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关工委、共青团、妇联、心理学会、家教研究会、新闻媒体等社会机构、组织在这方面的优势,通过举办讲座、咨询、宣传等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网络德育方面的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