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文库工作报告内容页

公路管理调研报告

2024-05-09 11:06:01互联网工作报告

公路管理调研报告(精选6篇)

公路管理调研报告 篇1

根据市地方公路管理总站《关于组织开展地方公路路政情况调研的通知》,现将调研情况如下:

一、我县地方公路路政管理基本模式

我县地方公路路政所管辖公路包括省道、县道总里程288公里,其中省道19公里,县道269公里。多年来在路政管理工作中的模式基本上秉承传统的管理模式,即路政人员上路巡查和发挥基层交管所与道班的作用,加强对辖区公路进行巡查,发现情况向站反映,由路政所派出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处理。近年来,随着地方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县地方公路路政管理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做好了与有关单位的协调工作和充分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

如:建立与交警大队的合作机制,由县交警大队对事故车辆损坏路产路权的现象情况及时与我所联系,由路政所派出工作人员到事故现场勘查,联合交警落实处理情况,同时与电信局、供电局、国土规划局、城建、各乡镇加强联系,加强对公路建筑控制区内违章建筑物的监管。充分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利用各种形式开展路政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对路政法律、法规的认识,营造路政法规人人遵守,维护路产、路权人人有责的社会新风,公路沿线路群众积极参与维护路产、路权的行列中来,通过来信来访和电话举报向我所反映情况,有效地保护了我县地方公路的路产、路权,保障了公路安全畅通。

二、路政执法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所在县交通局、地方公路管理站的领导和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广东省公路条例》、《广东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公路路政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路,严厉打击侵占、损毁、污染公路等违法行为,保护公路的路产、路权,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自20xx年地方公路路政所成立以来,全体路政执法人员加强公路巡查,总共查处路政案件186宗,追回公路路产损失赔偿28.5万元。

其中,今年上半年路政执法人员上路巡查86天,查处路政案件12宗,追回损失5万多元,迁移违章线杆3处26支线杆,查处污损公路车辆3台,查处损毁公路路树案件1宗,协助清理公路两旁沙石、建筑材料等堆积物8处共506立方米。在执法工作中,工作人员能够做到严格执法,依法制止和查处各种违法利用、侵占、污染、毁坏、或破坏路产的行为,最低限度地减少了公路路产的损失,保护了公路路产路权,维护了道路的安全畅通。

三、路政执法人中员的基本情况

我县地方公路路政管理所共有路政执人员13人,设正、副所长各一名,基本情况如下:13名路政执法人员均为男性,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基本上以中青年为主,执法队伍文化水平近来有了很大的提高,大专文化的有3人,占23%,高中(中专)文化水平的10人,占77%,其中在读大专的有6人,占队伍人数的46%,绝大部分执法人员都经过岗位培训,按要求实行持证上岗。几年来,通过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特别是加强重要思想学习和开展交通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了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职业水平,逐步形成了爱岗敬业、诚实守法奉献社会、开拓进取的新风,工作中做到热情服务,依法行政

四、路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这次公路路政情况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我县的路政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今后解决。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超限运输现象严重存在,导致危险路段经常发生交通事故。

一些运输企业和个体运输户为了个人利益,不顾公路和桥梁的承载能力,私自改装车辆、加高、加长、加宽车厢栏板,超装超载,单车核载重量5吨的车辆,竟装上15吨,甚至25吨以上的货物,超限运输车辆对公路造成巨大的损害,特别是我县的地方公路等级和设计负荷都比较低,超限运输车辆对公路路面结构破坏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寿命。由于地方公路还没有批准设置检查超限运输车辆的检查点,造成超限运输车辆又得不到有效查处。公路部门在主干线公路收费站设置超限运输监控检查点,一些超限运输车辆为了逃避公路部门的监控,采取了“不走大路走小道”“不走省道走县道”的现象,造成地方公路管养的路段由于超限运输车辆的绕道行驶,严重破坏路面结构层,极大的缩短了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

同时超限运输车辆影响正常的行车安全,如我所管辖的省道线路段频繁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相关行业的普遍关注。超限车辆在行驶中存在重心不稳,制动性能严重衰减等安全隐患,极易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我们的统计记录表明,20xx年省道线路段货运车辆引发的交通事故中98%与超限超载有关,而小型汽车发生的交通事故仅占2%

2、侵占污染公路、公路街道化的现象非常严重。

省道线田东村路段个别群众违章在公路两边开设洗车场,路政人员查了一次又一次,取缔后又营业,严重损坏路面又影响路容路貌。在我所管辖的县道公路建筑控制区内违章建房随处可见,甚至个别地段已在街道化,凡有村庄的地段,公路用地内便可或多或少地看到一些堆积物(如建筑材料、杂物等),公路两旁成为垃圾厂,到了夏秋两季收割期间,占路晒谷现象更是突出

3、执法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现有的13名路政执法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只有3人,占总数的23%,在读大专的只有6人,高中(中专)文化的人数仍有10人,占总人数的77%,离上级部门要求的执法人员要有大专文化水平的要求还很远,加强执法人员的文化学习任重而道远。/h 4t(ka5--此文章转自-《中国交通执法论坛》

我县地方公路属山岭重丘区二级以下(含二级)技术等级公路,普遍存在安全防护设施不够完善,标志、标线设置不够规范,行车诱导设施不全等缺陷,交通事故率发生较高。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包括人、车、路、环境、交通管理等诸多方面,公路设施条件只是影响因素之一,并不是决定性因素。但是,完善公路防护设施,尽一切可能为行车提供安全保障,是公路交通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一些交通标志损毁后未及时修复,一些地点、路段的交通标线严重脱落等都影响了交通的顺畅。地方道路标线不全,设施不完善,缺少交通标志,无中心隔离线或护栏,致使机动车越线行驶、违章并线、超速、逆行等违章突出

5、路政经费不足

治理工作缺乏经费,拨付给的路政经费有限,在我县得不到落实,路政所的执法装备和办公设备有待进一步改善,路政经费不足给路政治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6、路政管理存在重主线轻支线的现象

尽管在某一时段或某一个特殊日子里,路政管理应偏重于主干线,但从整个路政管理工作规划与全年的工作来说,应做到主支线兼顾,不偏不重,忽视任何一条线路的管理都是不应该的。作为国民经济、国防、人民生活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公路,作为能造福一方百姓的公路,没有什么重轻之分,主次之分,而路政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保障公路完好畅通。既是这样,支线同样需要完好畅通。显而易见,轻支线,重主线的管理方式是不妥的。

五、意见和建议

针对我县地方公路路政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提点意见和建议:

⒈加大对地方公路超限运输的查处力度。

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我县辖区内设点设站稽查,如争取上级部门批准在各公路收费站设置稽查站,对过往车辆进行超限运输检查,坚决打击超限运输,确保公路的使用寿命和正常行驶

⒉加强对路政人员的培训

建议上级部门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形成定期培训制度,新进执法队伍的人员一定要经过岗位培训,以前受过培训的要更新知识,定期接受培训。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路政执法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路政法规和专业技能,我们除了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业务学习外,还需要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学习路政管理法规和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认识,规范处罚程序和执法文书的运用,使路政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合理化,形成了爱岗敬业、诚实守法、奉献社会、开拓进取的风尚,塑造了“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路政执法队伍新形象。

⒊路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路政执法力度,协助好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坚决查处侵占、污染公路的行为。

依靠有关部门支持以及群众的理解协助,加大对公路路产登记的力度,主动与电力、电信部门联系,向他们派发《公路法》、《广东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等有关资料以及对架(埋)设线路的要求和技术标准,大家共同探讨有关路政法规,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这种行为既不利于公路的改建和拓宽,又不利于线路的安全,用事实证明路政工作不仅是管理和执法,而是要把管理工作寓于服务之中,并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⒋进一步提高对标志标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路政部门继续履行监管职责,即将监管与生产实施职责分离,这种思路符合决策、执行与监督分离的行政管理原则。但在基层公路管理机构的实际操作中,由于路政与养护是两个内设的平行部门,实现设想的监管职能难度较大,造成路政监管职能的虚化。因此,必须进一步将路政和养护的职能界定清楚,并制定相关的操作程序,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紧密结合,险要路段的安全防护设施基本健全,交通标志、标线合理、完善,公路设施不完善相关的公路交通事故明显减少,公路交通环境更为安全、高效,更快地提高标志标线的管理水平。

⒌路政管理应该主支线兼顾

只有加强了全面管理,才能发挥整个公路网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公路的整体效益;只有给予了主支线同样的管理,才不会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现象,才不会给以后公路的改扩建工作带来麻烦,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路政管理要转变这种重主线轻支线的管理思想,我们强烈呼吁上级主管部门加强对地方公路路政管理的支持,让支线也有一个畅洁美的秀美英姿。

公路管理调研报告 篇2

自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以来,市公路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在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同时,始终把廉政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结合实际,找准着力点,建立惩治腐败体系,切实把农村公路工程建设成阳光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三年来,我局完成乡乡镇镇通油路 718.8公里,增加通油路的乡镇 15个,正在施工的通油路乡镇项目 14个,里程达 219.7公里,力争今年底全市基本实现乡乡镇镇通油路的目标。三年来,完成国债项目14 个,扶贫项目1个,完成工程投资2.8亿元,没有出现一起“暗箱操作”,没有一名干部违规违纪,工程既快又好,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80%以上。最近,该局荣获市构建惩防体系特别奖、省交通厅、省公路局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

教育倡廉常打“预防针”

近年来,市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投入大,工程项目多,滋生不廉洁的环节多,加强廉政建设的责任重大。为此,该局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把倡廉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坚持惩防结合,预防为主。

学廉。局党委一班人想方设法,利用讲课、办班、观看电教片,廉政教育进驻工地等形式,积极开展廉政教育。局长、王庆祝亲自讲廉政课,教育全局干部职工要牢记两个“务必”,时刻保持清楚的头脑,强化全局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局纪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前移监督关口”的方针,以教育、保护、挽救干部为目的,对少数党员干部在廉政等方面存在问题的个人进行诫勉谈话,播放《廉政风采》专题电教片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该局经常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及参建人员认真学习《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及《惩防体系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公路工程施工招标管理办法》,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切实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职责,牢固树立“立党为公,修路为民”的思想观念。

守廉。加强农村公路的廉政建设,抓好思想教育是关键。尤其是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该局自上而下开展了以“修好路、用好钱、促发展、守清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同时,利用正反典型对参建人员进行针对性教育,有效提高了参建人员的自我预防能力。市局与分局,分局与施工队伍,参建单位与责任人,层层签订廉政责任状。

考廉。该局每年都要组织科级干部进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和理论考试。各分局还将考试范围延伸到纪检监察干部及农村公路参建人员,其考试成绩作为其评先、评优及提拔任用的参考依据。

制度保廉不触“高压线”

高速公路建设,一度成为产生腐败问题的“高发区”,农村公路建设也不能松懈。如何使参建人员不触腐败这根“高压线”,该局为加强廉政制度建设,着力夯实管理基础,不断完善和健全各种廉政制度。

项目法人制。农村公路建设,不论是国债项目,还是扶贫项目,业主均成立了项目管理部,项目部主任均由法人代表担任,为第一责任人。

质量监理制。该局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实行质量监理制,目前都是由社会中介组织赣西监理公司负责,选拔素质较高的人到工地担当现场监理。

招投标制。实行工程招投标,是确保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保护公平竞争的一种有效制度,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路建设市场体系。该局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不论是施工劳务分包,或是筑路材料,还是机械设备,均在市公路局纪委及有关科室的监督下,实行“公开、公平、公正 ”的招投标,一律实行“阳光操作”。中标后,还派员实地考察材料供应商及厂商的生产及供应能力。

质量终身制。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交纳5%的质保金。一旦发生质量事故,除没收质保金外,还将列入施工单位“黑名单”, 永远取消投标资格,从而杜绝了“豆腐渣”工程。

合同管理制。农村公路承建方中标后,该局均与业主签订施工、廉政合同,对廉政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进行细化量化,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实行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对违规的企业和个人实行严格的制度管理,建立“廉政档案”,对发生的违规单位和企业实行禁止进入农村公路建设市场的处罚。

资金管理制。对农村公路建设中的国债、扶贫项目,建设资金一律做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在全局倡导精打细算,励行节约的良好风气。如宜丰分局过去熬沥青时,使用柴油,不仅价格贵,而且市场供不应求。后改用再生油,价格比柴油便宜一半多,去年仅此一项就节支上十万元。

计量支付制。对已完工程资金拨付,必须有完善的计量支付证明材料和施工、监理、业主项目负责人、业主单位行政领导的签字,工程计量实行施工单位申报、监理单位审核、业主复核的“三堂会审”制度,不得预支透支工程款。同时,加大审计力度, 在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审计,特别是国债资金项目严格做到不经审计不得办理竣工验收。

监管督廉构筑“防火墙”

近年来,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该局为使廉政建设落实到每个项目、每个环节,确保工程廉洁,制定建立了一系列有效的监督措施。

严格招投标。对50万元以上的工程设备及筑路材料的招投标,由市局纪委、监察、工程、机务等部门派员指导,监督招投标,严格执行“专家评标,业主定标、纪检监督”的制度。对违反规定的招投标行为,廉政监察机构及时纠正,为使招投标公开,市局规定法人代表、分管工程领导不得参与专家评标组,并要求招标单位不得泄漏标底,不得有意压价或附加条件,不得以任何形式索取或收受回扣、佣金或其他好处。否则,以违纪违规论处。

派驻纪检廉政监督员。为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监管,各分局对每个工程项目都派驻了纪检廉政监督员。监督员参与工程招投标、质量、安全、工程变更、计量、结算 、验收全过程的监督,负责接待群众信访及对举报问题的调查与处理。

严格质量管理。腐败往往产生“豆腐渣”工程。工程质量的优劣,往往是廉政建设的“晴雨表”。在农村公路建设中,该局建立了“企业自检、社会监理、政府监督”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每个项目都派驻了现场监理。业主、设计、监理各方都要交质量风险抵押金。奉新分局在接手地方施工的奉高线路基工程后,全长加铺了一层混合料,还达不到弯沉值要求,只好又铺下6000立方米混合料,仅此项增加工程支出20余万元。为了使路面质量对得起子孙后代,“宁可亏自己,不愿亏质量”。该局参与施工的职工,还以50%的施工津贴作质量抵押金,待工程两年验收后,再返还其施工津贴。

开展工程执法检查。该局每年都要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进行执法检查,检查内容有:工程项目是否立项,资金是否到位,招投标是否严格 ,质量安全是否监管到位,工程变更、工程计量是否规范,各项制度是否齐全,环保措施是否落实等。工程执法检查结果作为工程评定优、良、差等级的主要依据,并列入单位年度考核内容。

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为强化全局参建人员执行惩防体系实施方案自觉性,该局明确规定各分局“一把手”为农村公路建设第一责任人,并将惩防体系内容列入单位和个人的年度目标考核,与奖金挂钩,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执行不到位,管理出问题的单位或个人实行纪律与经济处罚,有效地强化了全局参建人员的责任意识。

缴交廉政保证金。施工单位中标后,要按工程承包经费的1%上交廉政保证金给业主,待一年完工后,若工程合格又未发生廉政问题则可退还。否则,作为罚金予以没收,上交纪检、检察部门。

由于加强了监管,广大参建人员自觉做到了建设工程清廉。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一年就有30余人拒贿10多万元。通过建立反腐倡廉“防火墙”,有效地预防了公路建设中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民主评廉设立“群言堂”

“金奖银奖不如群众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在农村公路建设中,该局对各分局正副科级干部,分局对各参建人员中的正副股级干部,在自行述职述廉的基础上,发动群众对其民主评廉,在工地设立廉政举报箱,向社会公布廉政监督电话及投诉电话,开辟了网络廉政论坛,听取和征求社会各界对农村公路建设廉政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市局构建惩防体系领导小组,每年都要组织市局纪委、监察、人事、劳资、工程、财务、审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廉政建设检查组,对各分局的农村公路建设、机械设备管理、筑路材料采购、工程发包、劳务分包、工程变更、计量支付、奖金核算等分成5大管理16个关键环节,进行测评,发动群众,展开民主评廉,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使受测人“红红面,热热耳”,洗“热水澡”,练“健身操”。年度测评结果作为考察、奖惩干部的依据,记入干部廉政档案。

从起开始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以来,我局至今没有发生一起腐败案件,真正达到了“工程优良,干部优秀”的目标。农村公路建设为全市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更加优质、更加便捷的现代化交通运输条件。但毋须讳言,由于农村公路建设战线拉得太长,廉政建设及工程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1、施工队伍良莠不分,参差不齐,有的借用资质参与招标,有的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有的筑路设备配套不全,有的不按规范施工,有的还存在偷工减料现象;

2、由于农村公路建设点多面广,线路分散,监理人员相对较少,质量管理难度较大;

3、工程计量手续繁杂,资金拔付不能及时到位,拖欠民工工资的现象仍然存在;

4、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除国债资金、扶贫资金投入外,还需地方配套资金。由于我市经济发展欠发达,地方财政捉襟见肘,社会筹资较为困难,如路基拓宽,征地拆迁、路基土石方工程及垫层这一块都由地方资金解决,由于地方财力有限,路基土石方及垫层工程资金投入不足,因而路基及垫层“五度”达不到技术要求,将影响路面质量。由此种种,将影响农村公路建设的健康发展。上述问题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不断总经验教训,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机制和有效措施,以促进农村公路建设的健康稳步发展。

公路管理调研报告 篇3

近年来,我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但路政管理工作还相对滞后,“重建轻管”问题仍旧突出。如何依法提高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水平,保障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目前,我区农村公路里程共计535.5公里,其中:县道89.9公里、乡道48.4公里、村道387.9公里、专用公路9.1公里,等级普遍偏低。“十二五”以来,全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路路面加铺工程完工,路、路、路等路段相继改造通车,“村村通”工程提前完成,xx大渡河一桥顺利建成,xx大渡河三桥、四桥建设已纳入“十三五”规划,联网畅通工程xx大道xx段建成加快实施,重型货运车辆穿城而过即将成为历史。但是,路政管理工作还相对滞后,存在较多急需改进的问题。一是建控区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多数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路产路权不明确,不少地方存在任意在公路两侧红线内兴建餐馆、商店、旅社、停车场、设置非交通标志牌等现象,公路两侧尤其是城乡结合部路段违章建筑林立,呈现公路街道化态势。二是侵占路面路权现象频发。不少道路路面被任意占用,当作晒场、堆场、垃圾场、修理场、停车场等,一旦到了秋收季节,公路上稻草、玉米、谷子比比皆是,尤以乡道、村道为甚。三是治理超载超限形势严峻。许多路段大吨位重型车辆多,车辆违法超限超载行为屡禁不止。如路xx段改建完工不到两年,路面、路基损坏就呈蔓延趋势,虽投入大量资金维修,通行状况仍然较差。四是路政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路政管理不能单靠路政部门,需要多方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公路街道化等问题严重侵占了公路路产和路权,使路政执法难度大,需要当地乡镇政府的支持配合。

(一)坚持有法可依,提升治路水平。一是修订完善地方管理办法。应修订完善目前仍在生效的《xx市xx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公路路政管理和保障公路完好安全畅通的通告》(府通〔20xx〕5号)与《xx市xx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办法(试行)》(府办发〔20xx〕29号)两个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确保在违法行为查处过程中有法可依。二是加大依法整治力度。加强日常巡查,加大巡查密度和频率,提高巡查质量,对违法行为多发路段进行专项治理,加大对超限超载运输的治理力度。三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依据“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科学调整管理方式和执法手段,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实施路政许可、路政处罚等强制措施。

(二)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一是加大培训力度。每年组织路政执法人员参加省、市交通路政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不少于4次,及时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换证和新领证的执法考试,切实增强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二是树立良好形象。认真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和的通知》和《关于印发交通行政执法风纪等5个规范的通知》要求,秉公执法,热情服务。三是规范执法行为。将执法职责、执法程序、收费标准等事项进行公示公开,严格按照规定着装,佩戴行政执法有效证件,亮证执法,狠刹“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歪风邪气,杜绝“吃、拿、卡、要”行为。

(三)坚持执法必严,加强队伍建设。一是抓思想整顿,重点解决执法意识和执法宗旨的问题。二是抓组织整顿,主要检查路政人员的执法资格和执法主体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三是抓纪律整顿,杜绝有法不依、执法随意的现象。四是抓作风整顿,检查是否做到“两公开,一监督”,执法行为是否规范,执法态度是否文明等。凡是对违反执法纪律,情节严重、影响极坏的执法人员,要坚决注销执法资格,调离执法岗位,对违反劳务派遣人员管理规定的工作人员坚决予以退回。

(四)坚持宣传先行,优化工作环境。一是认真开展《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等普法教育,为路政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创新宣传方式,以案说法,以直观图文为教材,充分利用户外广告、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对路政管理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宣传,全面提升路政管理的群众认知度。四是把每年3月作为“公路法规宣传月”,通过开展各项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关注、关心、支持、参与路政管理。

(五)建立联动机制,共创崭新局面。一是与区人民法院建立联络制度,定期召开联络会议,通报执法情况,重大路政案件及时向法院咨询,组织路政人员旁听行政案件的审理,提高执法水平。二是与乡镇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协作关系,与交警和运管等部门建立资源互享、信息互通、人员互动、优势互助的协防机制,与乡镇派出所建立联动机制。三是与公路沿线各乡镇、村委建立工作联络制度,实行“路政联系卡”制度,进一步完善路。

政协管网络,形成综合治理格局。

(六)健全路产档案,完善基础工作。针对近年来路政管理与执法中暴露出的新建公路建筑控制区划定不及时、路产范围不明晰、路产档案不健全等问题,路政管理机构应依法参与新建公路交工、竣工验收工作,建立健全本行政区域内的路产档案,增强路政管理的条理性和规范性。同时,建议区政府以文件形式确定尚未确定公路用地范围和路产、路权范围的农村公路,及时划定新建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并设置醒目的标桩、界桩。

公路管理调研报告 篇4

一、基本情况

至20xx年底六盘水市农村公路10818公里(六枝2126公里、盘县5122公里、水城3259公里、钟山311公里),其中县道1996公里、乡道2388公里、村道6385公里,专用公路50公里。公路总里程11606公里(含高速公路67公里、国省干线公路721公里),公路密度116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省平均81公里/百平方公里。县乡油路水泥路1394公里,村油路水泥路124公里,通乡油路除盘县普古、水城龙场、营盘三个乡正在进行通乡油路工程收尾外,已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1229个行政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20户以上的村寨80%以上以通车,26%的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根据国务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的主体,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的行业管理工作,具体承担县乡道改造和通村油路、水泥路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通村公路一般由乡镇组织实施,县交通运输局作计划管理和技术指导;县公路管理所主要承担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具体负责县乡油路养护、管理、大中修工程、水毁预防控制恢复工程;县乡泥路及村公路一般由乡镇组织养护管理,县交通运输局及公路管理所负责计划管理及技术指导。管理养护资金,省级按县道7000元/公里、乡道3500元/公里、村道1000元/公里、全年约2300万元切块下达,主要用于县乡油路大中修、水毁、安保工程补助;市财政承担县乡油路900010000元/年公里的小修保养费,20xx年850万元,费用随里程增加而增加,并配套10万元/公里的县乡油路大修工程费,每年约400万元;县财政承担县乡泥路,村公路小修保养费,县乡泥路30006000元/年公里,村公路600元/年公里(村公路小修保养费省从切块资金中补助500元/年公里)。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农村公路建设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加大了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公路专业建设人才极为紧缺,有经验、懂技术从事农村公路设计、施工、监理、业主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就更少,加之征地拆迁,炸药等重要物资的协调力度困难加大,项目建设机制体制的制约,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农村公路建设进度慢、投资超概,质量问题时有发生的现象,使项目“质量、进度、投资”三大目标不能有效控制,其问题的根源是:

1、投资。农村公路建设主要是国家补助引导、市县政府配套建设,受国家政策投向的制约,在一个省内补助标准是一致的,以六盘水和黔东南为例,由于六盘水是能源原材料城市,很多公路要承担运煤功能,相应投资就高,而黔东南的公路主要是满足沿线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基本没有重载车辆通行,投资就低。国家补助标准为通乡油路40万元/公里,通村油路(水泥路)35万元/公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多,投资数量大,地方配套困难,主要靠贷款解决,建设资金需求与地方配套不足的矛盾突出。为了适应国家的投资政策,争取国家资金补助,在地方配套不足的情况下,只能低标准建设,对于以运煤为主的原材料重载运输线路,效果十分有限,很多有运煤功能的通乡油路由于地方配套不能到位,不能按重载标准建设,不能达到应有的投资效益。

2、招投标。按招投标法等相关规定,工程投资超200万元,施工单位必须通过招投标进行选择,通乡油路一般每公里造价在70万元以上,即超过三公里的通乡油路项目必须进行工程招投标。从20xx年通乡油路实施以来,由于高速、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多、施工条件较好、利润较高,资质等级高、有信用的施工单位特别是省内的专业施工企业不愿承担农村公路的施工任务,而通过招投标公开、公平、公正选择进场的大部分为没有专业技术管理和组织能力,借用资质投标,临时组织农民施工的施工队伍,形成“一流队伍投标、二流队伍进场、农民组织施工”的现状,使本来单价就低的工程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浪费。公路施工,看似简单,“挖高填低压实”,其实对施工队伍的技术管理水平和施工组织管理能力要求很高,很多挂靠投标的施工队伍其设备和资金实力可能不是主要问题,而高水平、有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是工程成败的决定因素,挂靠的施工队伍难于具备这个条件,工程质量、进度、成本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很难履行合同义务。

3、质量保证体系。公路项目实行“政府监督、业主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四级质量保证体系,首先是企业自检,施工企业的好坏直接决定工程的成败。其次是社会监理,农村公路现场监理条件相对较差,高水平、有能力的监理人员不会到农村公路实施现场监理,农村公路现场监理人员普遍素质不高,不能履行监理职责。第三是业主管理,针对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施工组织不合理的情况下,对业主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工程技术管理水平相应地提高了要求,而业主管理工作由于任务重,人员少,且大量的精力用于征地拆迁、炸药使用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因此在业主管理方面也有不到位的问题。第四是政府监督,质量监督机构主要监督方式:项目前期工作参与论证,实施过程中的巡查,完工后的检测验收。由于项目多,涉及面广,不可能面面俱到,实施有效监督。

4、建设环境。农村公路主要服务乡镇和沿线群众生产、生活和出行要求的公益设施,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由于征地拆迁政策的不完善,社会对公路施工企业利润高的认识误区以及相关部门服务理念上的差异,造成服务环境不能很好地满足公路建设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征地拆迁困难,料场、供电、炸材审批程序复杂,使用成本高,不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成为制约工期和成本的关键因素,也是业主未满足施工合同条件,违约的主要表现。

(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1、乡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任务重与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矛盾。乡镇机构改革前,各乡镇基本设有交通管理站,具体负责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县乡公路的协调管理工作,责任落实相对到位,机构改革后,交管站取消,有的乡镇明确专人管理养护农村公路,有的乡镇是兼职管理人员。农村公路养护未纳入目标考核,认识不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属“应付式”养护,只有路断才有人管,有限的养护资金不能完全用于公路养护管理,养护形成“小坑不补,大坑无钱补”的恶性循环。

2、养护资金。按市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集规定,市级财政承担县、乡油路养护资金900010000元/年公里,约900万元/年,全部到位,县级财政承担县乡泥路及村公路养护资金,县泥路6000元/年公里,乡泥路3000元/年公里,村油路5000元/年公里,村泥路配套600元/年公里(省补助500元/年公里),按照标准,六枝290万元/年,盘县756万元/年,水城480万元/年,钟山50万元/年,部分县区不能完全到位。

3、公路管理。主要是维护路产路权的路政巡查和超限运输治理执法活动,保障公路避免侵占及正常使用,路政巡查中,路政人员少,主要对重要县乡道路进行巡查,巡查的频率和巡查面小,且有执法权,没有有效的执法手段,执法效益低,乡村公路基本无力顾及,主要由乡镇来管理,随意侵占公路,乱搭乱建,利用公路堆放物品的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危及公路的安全畅通。在超限运输治理执法活动中,车主受利益驱使,抵制执法,按交通运输部规定,55吨以上车辆严禁上路行驶,而运煤车辆多在6080吨,农村公路的设计标准只能承受40吨的荷载标准,设计标准与实际荷载存在很大的差距,使设计正常使用年限68年的油路只能使用34年就需大修,大修的造价约6070万元,超载产生的运输效益远远低于公路建设投入的成本效益,同时公路建设需占用钢材、水泥、沥青等大量的社会资源,因此超载直接导致投资效益低和社会资源浪费。

三、对策建议

(一)农村公路建设

1、努力筹措地方配套资金。农村公路建设单价投资高,资金总量需求大,单靠地方财力投入,很难保证建设需求,必须紧跟国家投资政策方向,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补助范围,按要求筹措地方配套资金,尽量减少地方自主项目的建设,减少地方筹资压力。

2、以项目规划为基础,确保工程质量。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做好项目规划,市级做好县道、县级做好乡道、乡镇做好村道的规划,尤其是村道的规划,在乡镇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村公路未进行全面规划,由于国家下达计划规模较大,很多乡镇临时拼凑项目,难免不合理、重复建设,造成投资特别是土地资源的浪费。应按照“质量+进度=效益”的建设原则,一手抓加快速度、一手抓质量求效益;全面落实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责任人责任和“政府监督、业主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质量保证体系;积极探索乡村“义务监督员”制度的成功经验;发挥业主管理关键作用,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对业主的奖惩力度;对项目资金,技术质量要求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实行阳关工程。做到农村公路建设一条,达标一条,确保合格率,提高优良率。

3、创新农村公路建设机制,保证投资效益。结合农村公路的实际,可利用公路专业部门的技术管理力量、施工组织经验、机械设备等优势组织当地农民进行施工,在发改、财政、交通等部门对质量、进度、投资、安全责任有效控制的前提下,让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效益,同时解决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公路部门为财政供养的事业单位,也有义务完成政府下达的建设任务,质量意识较强,能确保发挥投资效益。

4、强化服务,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密切配合,各负其责,认真解决好农村公路建设中涉及的征地拆迁,爆炸物品使用等问题;制定标准适当、统一的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维护补偿标准的严肃性,保证补偿公平合理。

(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1、明确乡镇职责、机构。乡镇负责辖区内乡道泥路和村道的管理养护工作,协助县公路管理部门开展路政管理,有条件的乡镇可筹集一定的资金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乡镇应通过内部编制调剂,设立交通管理站,具体负责本辖区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和建设。

2、完善考核体系。市县人民政府要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纳入相应下级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明确养护目标。市人民政府负责督促县人民政府及时配套到位日常养护资金;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协调乡、镇人民政府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要将村公路养护管理纳入对村民委员会的年度目标考核。

3、严格执法。加大超限治理力度,把治理超载作为保障公路安全、合理使用,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发挥投资效益的有效手段。

公路管理调研报告 篇5

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响应省委号召,认真开展"思想大解放、企业大发展"讨论活动,对xx省公路建设的思路和出路进行了广泛的、深入的探讨。各方人士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并形成了深化改革谋发展的共识。当前推行新型公路建设管理模式改革的时机逐渐成熟,加快开展改革试点可以成为总公路建设整体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一、xx省公路建设面对的形势和困难。

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和xx省高速公路网发展规划,未来几年要投资修建3000多公里高速公路,还需要 500亿元至xx年开始,xx省还将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将加强沿边三级以上公路网建设。xx省沿边公路网总规模6300公里,需要新建、改建总里程4 97公里,共需投资4 2亿元。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结构,决定了公路运输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将是交通运输的主要载体。多年来,公路建设更多的带有公益性和服务社会发展的战略目的,而不是出于逐利动机,不少道路的经济收益并不理想。长期借贷--修路--还贷的直线型投资方式,加上收益与投入倒挂,从政府主导型到企业化运作的转变。现阶段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补助和银行贷款,其中银行贷款占了较大比例。公路投资公司作为一个筹融资平台,在还贷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如何圆满地进行资本运作,克服投资需求与建设资金不足之间的深刻矛盾,将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难题。

面对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变革、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需求的进步和国际竞争等各方面的压力,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和投融资体制面临迫切需要改革的呼声。

二、国内公路建设管理模式发展的最新动向对我们的启示。

由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沿海和内地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先期接受了国外先进的公路建设管理理念,公路建设改革尝试起步较早,在外资和民间资金的强大支持下,开始了引入社会资金、拓宽融资渠道的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演变以及社会力量的全面介入,bot系列模式的广泛采用,促进了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和自身管理模式的转变。专业化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发育较快,并迅速向代建制发展。产业系统内主体整合迅速,通过兼并重组、联营、联合等方式,产业资源得到了较好的重新配置,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总承包模式日渐普及。民间自发的探索又促进了地方立法的进程,立法的推出又反过来促进了市场的规范,公路建设管理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从当前来看,设计施工组织集成的设计施工总承包、突出专业细分的代建制和搭建融资平台的bt(属bot大类)等建设管理模式,已成为国内、国际建设管理的流行模式。

在总结其他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抓住历史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管理体制,拓宽融资渠道,使公路项目建设从传统的自营式管理走走向社会化、市场化的运作,进而带动全省公路相关产业的孵化和发展。

本轮改革应以达到以下三个成效为目标。

一是促进行业市场细分,强化行业专业优势,提高公路工程质量,降低投资造价。通过试点新型建设管理模式,培育单一阶段、多阶段的项目管理咨询服务市场,整体化建造经营市场,大跨度的整体经营承包市场,促进咨询--勘测--设计--施工的相互渗透,促进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房建、机电等进行真正的专业承包,促进市场细分,通过市场细分,提高细分市场的技术管理水平,提升项目管理的整合能力。发挥行业多年的专业沉淀,提高公路工程质量,降低投资造价,树立专业队伍品牌,以独有竞争力面对来自"大土木"的外来竞争。

二是通过试点新型建设管理模式,实现职能转换,促进企业发展。目前,xx省公路建设改革已取得较好成绩,高等级公路得到迅猛发展,但是在建设管理上的弊端依旧不同程度地存在。政府应制定市场规则并行使监督职能,鼓励企业以市场经营的方式参与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或多个阶段。以市场为导向,激励本土公路企业扩大经营范围,延长价值链,挖掘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潜力,提高盈利能力,以求增强本土企业的综合实力,使其在参与外来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升其向省外和国际市场进军的竞争力。

三是通过试点新型建设管理模式,打开筹融资渠道,加快建设步伐。xx省公路建设投资需求甚大,给公路开发投资带来了严峻考验。通过新的建设模式,吸纳社会资金,盘活现有资产,使行业外投资人,行业内有资金实力的企业,均有机会进行公路投资,分享收益,实现共赢共进。

公路管理调研报告 篇6

农村公路是区域路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关系到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高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农村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县已全面实现100%乡(镇)、行政村通水泥(油)路目标,通自然村公路硬化率达%,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基础性作用。

截止20xx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xx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国道xx公里,县道xx公里,乡道xx公里,村道xx公里。20xx年以前,受重建轻养思想的影响,我县农村公路基本上处于失管、失养、失修状态。无论县道还是乡村道路,路面日益破损,路肩杂草丛生,边沟严重淤塞,侵占路产路权现象大量存在,以致交通事故时常发生,公路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给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我县又属暴雨区,每当遭遇洪灾时,损失更是巨大,交通中断现象屡见不鲜。对此,广大干部群众颇有怨言,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反映强烈。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热切期盼!

随着国家、省、市坚持农村公路建养并举方针的提出,去年以来,我县积极策应,迅速转变重建轻养思想,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摆上重要的议事干事日程,并结合县情,大胆探索创新,狠抓工作落实,相继健全了养护管理机构,出台了《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落实了养护资金和人员,建立完善了一系列机制、模式和方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取得了良好成效。为进一步了解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现状,近日,笔者深入各乡(镇)、村及相关部门,对农村公路养护存在问题、养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走访,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xx年以前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问题

1、思想认识有偏颇。

各级政府存在重建轻养的思想,通村水泥(油)路修建期间,各级政府及广大群众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轰轰烈烈实施通村水泥路建设工程。公路建成后,大家都认为行路难问题已经解决了,管理和养护根本不重要,不值得重视,于是乎出现乡(镇)不管、村委会不理、建路理事会解散等现象,农村管养和建设呈现出“冰大两重天”的奇异景象。

2、管理体制不畅。

20xx年虽然出台《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试行)》,但未能真正贯彻落到实处,“分级负责、属地管辖”原则中明确的责任主体只落实在纸上,因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管理考核机制,各责任单位对农村公路养护均采取回避态度。

3、养护投入不足。

一是养护资金严重不足。全县所有农村公路的养护只有县每年50万元的转移支付费,而乡(镇)、村根本未落实养护资金的配套,且全县各乡(镇)真正用于公路养护的经费不足下拨经费的1/4。

二是养护人员缺位。大多数乡(镇)只作表面文章,有名无实,只有个别乡(镇)有少量的养护工人上路养护,同时养护工人工资偏低,月工资只有200~300元左右(甚至有的一年只有几百元),养护机构、养护人员、养护机具得不到落实,大部分路段处于缺养状态(特别是村级水泥路)。

4、路政管理一片空白。

一是机构人员未予落实,根据县“三定”方案,“县路政大队”挂于县县乡公路管理站,属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而因近年来我县重点项目和农村建设任务繁重,人员全部参与其技术指导且显单薄,根本无力承担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其职能;

二是管理机制未落实。我县林木、砂石资源丰富,县内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需要,运输需求较大。广大业户为降低成本,盲目追求高额利润,超限超载现象极为普遍,对农村公路造成极大程度的破坏。但由于农村公路点多面广,加之管理机制上的缺失,很难杜绝类似情况发生。

5、农村公路技术状况差。

由于上级补助低,自筹资金能力差,导致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低,路况技术条件差,县乡主干道水泥路基本只能达四级公路,路面宽5米左右,交通安全设施基本空白。通村水泥路状况更差,路线随弯就坡,路面材料一般就地采集,材料规格指标达不到规范要求;防护排水设施不到位,抗灾能力弱。

鉴于以上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导致我县农村公路极难得到有效管养,侵占路权行为屡见不鲜,路面破坏程度大,极大影响了农村公路的通畅水平,制约了我县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近两年来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主要工作做法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如何开展?兄弟省、市、县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好的做法。但针对财力穷、山区公路多等县情,我们还是在养护管理的机制、模式、资金筹措等各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

努力营造一种氛围,解决有无必要养路的问题。多年以来,人们都认为公路一旦硬化就可一劳永逸,不需要像砂石路那样进行日常养护了。因此,各级政府及广大群众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建设、轻管养的思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洪水侵袭,我县农村公路损毁严重,大部分路段都遭受重创。广大干部群众在探究原因时猛然发现:除了建设标准和质量因素外,最重要的还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管养,农村公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太脆弱。如这些公路能得到有效管养,损失可大大降低,真可谓是“人祸”大于天灾!

有了这样的醒悟,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开始形成一种共识:水泥公路不仅要养护,而且养护的要求要更高,管理的力度要更大;养护农村公路不仅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也是党和政府“三送”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有效载体!共识形成后,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氛围也随之浓厚起来。在这一认识转变、氛围营造中,县交通运输部门作了许多努力:对全县1200多公里农村公路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深入千家万户和基层一线开展对农村公路养护问题的民意调查,并问计于民;争取了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纳入“三送”工作内容和县委、县政府对乡(镇)及有关部门绩效管理考核内容;促成县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农村公路现状调研,形成了有很强指导性和操作性的调研报告,供县委、县政府决策,县主要领导就该项工作进行了多次批示。

全力落实两笔资金,解决有无钱养路的问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核心问题是“钱”。20xx年以前,我县农村公路的养护只有农村税费改革时安排的50万元,相对需求来说,可谓是杯水车薪。为此,我县通过整合各渠道资金落实了农村公路养护所需的两大笔资金。

一是日常养护资金。通过县财政采取“包”和“补”的方式以及乡村两级自筹解决。县养公路按4500元/年·公里的标准,由县财政“包”其需要的100余万元。乡(镇)养公路按2500元/年·公里的标准,县财政按1000元/年·公里“补”近40万元,其余近60万元乡(镇)统筹至县财政。村养公路按1000元/年·公里的标准,20xx年,由县财政“奖”10万元(对年度综合考评达优良且排在前200公里的村养公路),其余通过“一事一议”、“三送”项目、热心人士捐助、义务投工投劳等渠道解决;今年1月份起,对村养公路养护资金由以奖代补改为直接补助,即对全县近660公里村养道路按每年每公里5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并要求所在乡(镇)每年每公里补助200-300元。

二是大中修、安保和小型水毁修复工程资金。实行分级负责、多方筹措的办法,即县养公路由县财政统筹安排,每年预算60万元,由县交通运输局根据需要提出使用计划、财政部门审核拨付,如超过60万元,则由县财政另行追加;乡(镇)、村养公路则由乡村两级通过“一事一议”、“三送”项目、群众捐资或义务投工投劳等渠道解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县财政安排了9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水毁工程修复、县乡公路主要路段安保设施完善和小桥涵洞的维修。

着力组建三支队伍,解决有无人养路的问题。

首先,组建了一支管理队伍。20xx年以前,我县只有交通运输局下设的县乡公路管理站负责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因人员太少,仅参与公路建设规划、监管就力不从心,根本无法承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职责。根据工作需要,20xx年我县在交通运输局内设机构中增设了“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兼挂“县农村公路路政大队”牌子,10个全额拨款编制。同时,各乡(镇)也按照要求组建了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站,由乡(镇)分管领导兼任站长,并按乡1-2人、镇2-3人配备工作人员,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建设和管养工作。

其次,组建了一支养护队伍。根据《办法》明确的县养公路公里1人、乡(镇)养公路5-6公里1人、村养公路每人养护长短不限但每条路段至少1人的原则,按照“年龄40-60岁,热心公益事业、吃苦耐劳、厚道实干、常居本地”的要求,我县组建了一支280人组成的养护队伍,其中县养公路养护工人50人,乡(镇)、村养公路养护工人230人,这种规模的队伍基本满足了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的需求。队伍组建后,县交通运输局立即对这支队伍开展了岗前培训,提高他们的养路技能和护路知识,确保了他们尽早“上路”、“入门”。

再次,组建了一支信息员队伍。这支队伍由养路工人、农村班线司机、乡村组干部和热心群众组成,人数达500人之多。通过他们能最快、更多地收集和掌握路政路况信息,对发现的险情和侵权行为,便于相关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致力探索并创新一系列工作机制、模式和方法等,解决有无效养路的问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的认识、资金、人员问题解决后,为了确保工作有效开展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大胆探索并创新了一系列工作机制、模式和方法等,从而解决养护责任划分、养护模式确定、养护检查考评等一系列操作层面的问题。

(1)探索并创新了养护责任机制。

我县探索性地提出了“县养公路”、“乡(镇)养公路”、“村养公路”的概念,明确县养公路包括主要县道和专用公路,养护责任主体是县人民政府,县交通运输局具体实施;乡(镇)养公路包括非主要县道、乡道和主要村道,养护责任主体是乡(镇)人民政府;其余公路为村养公路,由村委会负责养护。这打破了传统的县、乡、村道的框框,把养护责任更多地落实到县乡两级,从而提高了养护资金的保障度。

(2)探索并创新了养护模式。

县养公路我们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以养护工程对外发包的形式,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承包公司,一包三年。乡(镇)养公路则是因地制宜,灵活多样:高田镇是参照县养公路模式确定总承包人,丰山乡则采取分路段(约5公里)发包给个人养护,而其余8个乡镇是按照“属地原则”由公路所在村委会负责承包管养,除与养护经费挂钩外,还与村级转移支付挂钩。村养公路的养护模式则更加灵活,以有效、管用为原则,自行确定。

(3)探索并创新了资金筹措方法。

针对财政穷县的实际,我们采取了分层次、多渠道筹集的方式,通过财政安排、乡镇自筹、村级配套、“三送”项目、“一事一议”、群众捐助等渠道解决。同时,根据工作推进程度,逐步提高补助标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确保乡(镇)养公路的乡镇自筹部分到位,我们经过乡(镇)确认养护里程和自筹金额后,由县财政从下拨经费中扣除并进入专户,这多少带有强制性。

(4)探索并创新了养护检查考评办法。

首先,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列入了对主管部门和乡村两级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以此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其次,在考评内容上,将考评内容分为养护质量和养护组织管理两个方面,并各占总分的70%、30%;在考评要求上,县、乡、村养公路以及文明样板路与普通路区别对待,标准不一;在考评时间上,县养公路每月分线路全面检查考评,乡(镇)养公路则文明样板路每月检查,普通路月抽查、季度全面检查,村养公路则由去年的乡(镇)对其月抽检、季度全面检查,县对其季度抽检、半年全面检查,今年调整为县对文明样板路每月检查,普通路季度抽查,半年全面检查。再次,为了确保检查考评的公平公正,防止打“人情分”,我们推行了复查机制,当复查结果与检查评价差异较大时,启动对参检人员的责任追究。

(5)探索并创新了激励手段。

县养公路如年度综合考评达优良,除全额拨付养护经费外,还实行奖励。乡(镇)养公路在季度考评中扣拨的养护资金,分别按50%、30%和20%奖励给年度综合考评达优良且位列前3名的乡(镇)。去年,村养公路年度综合考评达优良且排名列200公里前的每年每公里奖励500元。这些激励手段大大激发了乡村之间相互竞赛、争先创优的热情。

三、工作进展及成效

县养公路从20xx年10月1日起,50名养护工作人员齐装上阵,投入15台割草机、2台挖掘机、4台运输车,锄头、铁锹、畚箕、砍刀人手一套,分上、中、下3个片区正式启动养护工作。采取“先分路线集中整治,后落实到个人管养”的方法,扎实开展割杂草、培路肩、清水沟、扫路面等工作。截止去年11月底,13条县养公路共229公里已全部整治到位,12月初将养护责任落实到人。县财政安排200万元“三送”民生资金用于县道维修和安保项目,累计完成路面修复4600m2、砌挡土墙1780m3、浇注(砌片石)水沟620m、修复涵30m、安装标牌标识等近800块、防护栏300m、划标线1200m2,里程碑150余块。经过集中整治,路肩平整、水沟通畅、路面干净、视线良好,受到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也得到了省局领导和市局养护考评组的充分肯定。目前,在正常养护的同时,正在按40%的比例打造文明样板路,促使养护管理提档次、上水平。

乡(镇)养公路

20xx年8月上旬开始,各乡(镇)均制定了乡(镇)养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方案或管养办法,成立了管理机构,并结合实际,采取村委会承养或公开招投标等形式落实了养护人员,并购置了相关养护器械,10个乡镇共购置割草机43台和人手一套的简易养护器具。大部分乡(镇)采取“先集中整治,后移交养护工人”的办法,扎实推进养护工作。县财政安排700万元“三送”民生资金用于乡村道交通项目,据统计10个乡(镇)完成路面修复6700m2、砌挡土墙7230m3、浇注(砌片石)水沟9735m、修复涵管95m、安装标牌标识等570块、防护栏540m。截止去年11月底,389公里乡(镇)养公路已全部完成整治任务,12月初起落实到了养护工人个人。根据县交通运输局年终总评结果,乡(镇)养公路优良率达90%,合格率为100%。目前,各乡(镇)也在按30%的比例打造文明样板路。

村养公路

各村均落实了养护人员,开展了养护工作。特别是今年3月份起,由于养护经费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各村积极性明显提高,在坚持日常养护的同时,也按20%的比例创建村养文明样板路。

在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的同时,我县还强化路政管理,建立信息队伍,加强路政巡查,严格路政执法,保护路产路权,消除交通隐患。全县共清理占用路肩种植农作物万余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近4600处,拆除近500处,查处乱搭乱建案件6宗。

由于工作成效明显,我县被评为20xx年度全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第一名),今年3月份作为好的典型迎接了市人大常委会的专题调研,4月底全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赣南日报》分别在5月14日、5月28日、6月12日先后3次报道了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经验做法。

四、目前存在不足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存在不足

一是养护经费仍然不足。与国务院的要求和实际需要比,我县无论是县养公路还是乡(镇)、村养公路,无论是日常养护资金还是大中修资金,都还很不够。

二是村养公路养护管理相对滞后。受资金等因素影响,部分村养公路养护管理效果还不尽人意。

三是路政管理力度不够。个别乡(镇)未严格按规定审批道路两旁的建筑物,公路沿线个别群众乱堆乱放、占道经营、晒东西现象时

有发生,利用路肩种植农作物未完全杜绝,超载超限屡禁不止。对这些现象,我们在路政执法中法律依据不明,执行力度不够,效果自然不明显。

(二)今后工作打算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县“一年打基础,两年促提升,三年抓巩固”的推进工作思路,今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思想认识再提高,增强深入推进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养护管理摆上更加重要的干事日程,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工作;把农村道路的养护工作当作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成为“三送”工作一项重要内容;把农村公路养护纳入各级组织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做到知行合一、立说立行、立见成效,让群众感受到明显的变化,得到真正的实惠。

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从多渠道筹措日常养护经费,使县、乡(镇)、村养公路分别达到每年每公里7000元、3500元、1000元的标准。同时,多种渠道筹措大中修资金。

突出工作重点。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全力突破村养公路的养护管理,做到全覆盖、常态化,使县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协同推进。对村养公路要做到四“落实”,即养护经费落实、养护人员落实、养护工作落实和检查考评落实。

二是着力抓好“文明样板路”建设。在去年“示范路”创建的基础上,围绕“畅、洁、绿、美、安”总要求,大力推进“文明样板路”创建活动,全面提升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

三是努力抓好路产路权的维护。继续抓好农村公路执法宣传,增强沿

途群众爱路护路意识;依法批建道路两旁建筑物;坚决制止占用路肩、边沟、边坡种植农作物行为,及时查处违章建筑和占道堆放、经营案件,打击超载行为,强力维护路产路权。

猜你喜欢